1995 重庆棒棒军

说起重庆,很多外地崽儿会很兴奋:哦!牛角沱吃火锅,解放碑看美女。那是不懂重庆,更不懂啥叫雄起。直辖市以前的重庆,无论你走到哪儿,你的视线里永远是这么一群人:筋骨强健,撸袖挽裤,手持一根三尺棒棒,棒头挽一圈麻绳。他们的眼神里充满期待,期待和你对视。你无论有什么重物,大到钢材、家俬,小到行李、挎包,只须当街一声吆喝:棒棒儿——!立马就会围上来一群,争先恐后要帮你拿,帮你抬,帮你背,帮你扛,不管是上高坡,下陡坎,指哪儿到哪儿,莫得一丁点蒗瓤抖摆。

重庆人管他们叫棒棒。1995年前后,在重庆,凭一身筋骨一根棒棒一束麻绳找饭吃的“棒棒儿”,至少在10万以上,俨然成军。所以,又有人把他们叫做——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菜园坝火车站。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朝天门二码头。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喳喳钱也是钱,做完一单,要数一数。

1995 重庆棒棒军

临江门街边,偷闲走一盘。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菜园坝,长江边的棚户区。棒棒们大多来自郊县,或更偏远的农村,他们住最便宜的,吃最便宜的,为的是省下钱带回家,家里有老小,有庄稼,农忙时节他们大多会返乡。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望龙门,陡坎底下就是长江。建材要下去,也要靠棒棒。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1995 重庆棒棒军

长江,走船,载客,运货。码头在水边,城市在坎上,千百年,进进出出,上坡下坎,靠人力,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棒棒成军,情况才开始转变,转变为当下无处不在的——快递。

不要忘记,重庆不光有火锅,有美女,还有棒棒军。

重庆的雄起,棒棒军功不可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