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村能给老百姓能带来什么优越性?

老百妙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号文件”中被提出,其内涵并非只是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包括乡村文化、人居环境的改善。我们的乡村建设落脚点不仅仅在于富强,而且还要民主、文明、和谐,这就要求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乡村田园生态以及人居环境。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等,其目的就在于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农民所希望的也不单单是收入的提高,对于自身乡土的情感,也使得他们更加希望能够留住绿水青山,居住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田野之中。生态村的建设,就是契合到了农民这一心理需求,让他们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够在心理上有更多的满足感。


韩一军


生态,对百姓的生活至关重要。生在生态村的人,是幸运的,生态给百姓带的的优越性众多而重要,福利而长远:

一、生态村,百姓健康指数高。在当代,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人惊心却无奈的现实,在生态村中生活,呼吸新鲜空气,吃健康菜蔬,是令人羡慕的事,是可遇不可求的优越;

二、生态是金字招牌。生态村出产的粮食、果菜,在市场上是热销产品,老百姓可以走产销一条龙的道路,可以做绿色产业,收益一定比非生态地域高,致富有优越条件;

三、生态村,环境好,生态优良,适宜养生、养老,老百姓在这样的地方可以安居乐业,享受因为环境带来的安稳老年生活,那种田园式的养老生活,是多少大都市的人们想往的优越性;

四、生态村利于创业。生活在生态村的老百姓,因为生态二字,可以做许多事,发展多条创业渠道,比如民宿、比如旅游,比如农家乐,生态二字在如今是自带价值的字眼,沾了生态的光,路就走得顺畅,老百姓的优越感和幸福指数也会一路上扬!


树姐带你去旅行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美丽中国","美丽新农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绿色,环保,蓝天白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蓝图,也拿出了一系列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家园建设计划的具体措施,为我们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如何落实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攻坚战。是需要我们全员共同参与,主动增强环保节能意识的运动。因而,它也是一场持久战。



我们人人都向往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形成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人与自然成为高度和谐的生命共同体,让人人享有清洁的水源,干净的空气,美丽的自然环境,生活在一个个生态村,自然村,绿色村,和谐村,无论是个人,家庭,社区或群体,整个社会都能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生态村生活,工作,养生,养老。共同享有我们创造的财富与文明。


我确信这一些不会太远,也不会太久,因为我们越来越觉得推动这样一个庞大的生态村,生态公园的建设更加紧迫而且必要。

那时,我们的幸福,健康指数会更高,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加认可,绿色食品,绿色资源,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等会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总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成就感会更加直观,我们节能,环保意识会渗透到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和行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