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史料摘译——

原文: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译文:

范蠡于是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文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

1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一力促成“三千铁甲终吞吴”;

作为一个大商人,他三度上演“千金散尽还复来”;

对时机的把握,对人性的洞察,让他成为难得的人生赢家。

后人给他十六字评价: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他就是在民间有“财神”之称的范蠡。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2

范蠡也能名列武庙?

废话,灭国之功足以让范蠡在武庙有一席之地,而且排名靠前。

在宋朝的武庙大名单中,范蠡的排位进一步提高,他和管仲一起挤掉了原来属于白起、吴起的位子,名列“武庙十哲”。

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搏杀,但背后的战略策划、运筹帷幄是更高层次的博弈。

武庙在筛选祭祀的武将时,权重是按战略、治军和战役指挥递减的。一场两场战争往往不能左右全局,而一个合格的战略家主导着国家战略,使之始终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范蠡就是这样的战略家。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3

这样的大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却没有单独列传,不过,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范蠡的戏份还是比较多的。

范蠡成名在越国,却是一个楚国人,因为在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所以空有满腹才华的范蠡不得不去外国求发展。

范蠡不但自己去了,还说服了家乡的父母官一起前往越国,这个父母官就是范蠡后来的好搭档——文种。

不要以为范蠡去了越国就能大展拳脚。他真正被越王勾践信任并且重用是在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会稽山之后。

这一年,范蠡已经42岁,来到越国也已经有十七年之久。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4

之后“卧薪尝胆”,二十年磨一剑,勾践最终复仇成功的故事早已为人熟知。

这里只想说一个人物,那就是范蠡的师傅——辛文子。

范蠡肚子里那些东西都是辛文子教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辛文子是勾践灭吴的幕后英雄。

辛文子是晋国逃亡到宋国的落难贵族,由于他对亲水旅游的狂热,被称作渔父。辛文子在越国旅游的时候碰到了范蠡,并且收范蠡为徒,还见了勾践。

徒弟范蠡希望师傅辛文子可以留下来一起辅佐勾践成就霸业,辛文子对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这也是后来范蠡原话告诫文种、自己急流勇退的原因。

师傅说的话,怎么会错呢?

据说辛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尤其擅长计算,也因为他在计算方面的超能力,辛文子在历史上更多的被叫做计然。

在《史记·集解》以及《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史书中,计然又被叫成计倪、计研,这是因为吴越方言中“然”、“倪”、“研”发音相近,其实说的都是辛文子。

辛文子传授给范蠡发展经济、振兴商业的七大对策,范蠡只实施了其中的五条,就成功灭吴。后来,范蠡经商致富,同样是靠的这些办法,范蠡还专门著书立作,把这七条计策记录下来,命名为《计然七策》。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5

范蠡之所以被后世推崇,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审时度势、激流勇退,更加了不得的是,他转战商场,同样做出了让人高山仰止的成就。

按照《史记》的记载,范蠡的精彩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然是辅佐勾践复仇灭吴,第二阶段则是变异姓名在商场上长袖善舞。

灭吴后,范蠡在信劝说文种归隐未果后,“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化名鸱夷子皮,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期间还执掌齐国相印三年,再往后,范蠡定居陶丘,自号陶朱公,再度上演商业奇迹。

范蠡离开勾践时已经68岁了,到他去世时88岁,二十年时间上演了无数商业奇迹,这也是后人将范蠡尊为“财神”的原因。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6

问题来了。

西汉初年的文学家贾谊,他所在的年代要略早于司马迁,他的著作《新书·连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梁尝有疑狱,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梁王曰:“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

这里的梁王应该是指魏惠王,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魏又被称作“梁”。

勾践灭吴是公元前473年,这一年范蠡63岁。魏惠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

如果陶朱公就是范蠡,那么即使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一即位就见了陶朱公,那么陶朱公,也就是范蠡应该足足有167岁了。

这有可能吗?

所以陶朱公有可能另有其人,司马迁笔下的人生大赢家范蠡很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7

如果范蠡不是后来的陶朱公,那么他的下场如何呢?

还是贾谊的《新书·耳痹》中有明确记载,“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蹈五湖,大夫种系领谢室,渠如处车裂回泉”。勾践灭吴后,帮助他灭吴的几位功臣都被他杀掉,范蠡是被捆上石头后,投到太湖里淹死的。

西施的命运和范蠡一样。

北齐的《修文殿御览》转引《吴越春秋》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越王勾践仿照伍子胥之死,也把西施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之于江。

还有一种说法,这里的“鸱夷”就是指范蠡,也就是两个人都有被活活淹死。

关于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史料中惟一的记载是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奇怪的是,现今流传的《吴越春秋》、《越绝书》都没有上述的文字。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8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中国的史书中大量存在,正史的修撰权被官方掌控后,各种涂抹、各种谎言,历史变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还是喜欢范蠡西施同泛五湖的说法,善良的人们总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陶朱公另有其人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能是拼接出来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