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容易得罪人,該怎麼辦呢?

個人發展學會


說話總是得罪人,要分成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第一個是你說話得罪人的模式是什麼?
第二個就是你為什麼總是會覺得自己得罪人,有沒有可能是太過在意別人的感受和看法。

先說假如說你說的是真的,就是你真的很容易得罪人。

首先要說的是,你為什麼能夠察覺自己得罪人呢?是事後回想自己得罪人了嗎?還是覺得經常跟別人發生矛盾?有了很明顯的外在表現。如果是後者,那麼說明你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你沒能考慮到別人的立場和感受,你要學會用同理心去和別人交流。從問題上看,你是不希望自己去樹敵太多的,你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所以,每一次引起別人不愉快的表現,你都說了些什麼話做了什麼事?這些話是怎樣傷害到別人的?你的本意是什麼?只要把這幾件事弄清楚,做一些改變就可以了。

有些話可能你說的是真的,但對方的情感情緒上接受不了,那就換一種說話的方式,有些話,是你無心的,那就多一點小心,多一點謹慎,交往中多一點考慮別人所處的情境。如果是事後回想,覺得自己可能得罪人了,那麼說明你最近的社會交往關係,讓你覺得不友好了,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容易傷害到別人,這個時候說明你很焦慮了,問題出在你的心態和情緒上。試著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完美主義,有沒有太過於在意別人,你的那些傷害是不是真的有你想象的那麼大,跟別人去交流一下,跟那個你以為傷害到的人去交流一下,看看他真正的感受是什麼?


然後我們說第二個點,就是你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得罪人?你對自己的意見,對自己說的話,做的事,是不是真的很沒有把握?你做的事情是錯的嗎?是不應該的嗎?你是在按照自己所想、所需要的、所需求的去表達和行動嗎?它們是合乎情理的嗎?如果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所設想的得罪人,對你來說可能不是你的問題。如果從小到大,你總是會得到否定,總是會有人譴責你,斥責你,總會有人覺得是你不夠好,你做錯事情了。那麼,在你成熟之後,做起事情來,就很容易自我指向。這就涉及到了提升自信和自我認同的問題。希望你能夠不斷的為自己積累成功的經驗,認可自己,不再懷疑自己的想法和行動。漸漸的,你會爭取到更多的經驗和認同感,你的焦慮和恐懼感就會慢慢的淡化和消失。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馬海明


暖心理



人在職場難,難在自我的約束上,難在不該說的話不能說,不該做的事不能做。尤其在職場上,比不上在自己家,說錯了話,家人可以不計較,可以用愛來包容你。職場不是沒有愛,不是沒有包容,而要看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人對什麼事來體現愛和包容。

職場是個講規矩的地方,有些是明規矩,有些是潛規矩。明規矩不可觸,潛規矩也不可越。壞了規矩,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職場上只講結果,不看初衷。很多時候,儘管你說話做事的出發點不錯,但結果事與願違,不如不說不做。說錯話做錯事是要付出代價的。病從嘴入,禍從口出。語多必失,腹水難收。因此,慎言不多嘴,管住自己的口,對自己是最大程度的保護。否則,輕則得罪人,重則傷自己。怎樣才能不說錯話不得罪人呢?

首先,要嚴於自律。亂說話,口無遮攔,表面上是性情性格所致,實質上是做人的任性和幼稚。不要把大大咧咧、為人耿直、心直口快當成是個性和坦率而悠悠自得,這是職場上不成熟、不自律的表現。嚴於自律,首先要從慎言慎行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樹立底線思維,才能做到遵從規矩守好自律的底線。

其次,要調整心態。心態決定行為習慣。職場中,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和地位。你不是上司,就輪不到你對別人指手畫腳、評頭論足;你不是知己,就沒有資格對別人指東道西、說長論短。嫉妒心損德,好奇心傷情。對什麼事都看不慣,問題出在心態上。什麼話不過腦子就往外噴,什麼話不加斟酌張嘴即言,身邊人有一個你就會得罪一個。管住嘴,先要守住心。職場上,應該多看,但最好少說;應該多思,但最好慎行。

再次,要注重修養。語多必失,話失罪得。職場中,做人就要守做人的規矩。當說則有理有節有度地說,可說可不說的則不輕易地說,不該說的則堅決不說。把握好說話的度,就要注重個人的素質修養。當你境界層次提高了,心智也就成熟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說恰當合適的話,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修養。缺乏能力,就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做人的智慧;缺乏修養,就缺少思想深度和文化內涵。有的人說話,讓人受用舒服,具有認同感,可以為人;有的人說話,讓人內心不爽,具有厭惡感,易得罪於人。一高一低,一上一下,反映的是能力,根子在於修養。


老漢心語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宋振輝:


宋振輝,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中共黨員,從事兒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兒科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婦專委、懋德服務中心志願者,現返聘於房山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專家門診,房山區第一院心理諮詢,有豐富的兒內科臨床經驗,從事心理諮詢10年以上,擅長早期教育、青少年心理諮詢、家長課堂、青春期健康教育。

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不是憑空而發的,它是思維的外化和結果。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說”與“不說”之間有很大的差別,要學會說出一句“得體的話”、能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要有能力控制自己。

云云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與做人的個性,人際關係的確不好相處。對人“好”有餘地,是交際準則。

在人際關係相處中,說話容易得罪人的人,心理學角度分析:基本上都屬於講話不懂得幽默、讚美、欣賞;講話缺乏藝術性、趣味性;說話直截了當,語速較快,語音調門高;不在乎別人的感受,自以為是。

還有一種人說話表現出攻擊性,講話攻擊性的人,家教嚴厲,小時候常常被指責,容易反抗、叛逆、有憤怒行為。長大後,在人際關係上傾向於攻擊性的方式,說話生硬,冷麵孔,常與人搞不好關係。

在人際交往中,人人都期望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卡耐基說:“說話是一種藝術,但人們往往忽視這一種藝術”。說話容易得罪人的人,就該分析一下自己與人交往的因果關係,從中去尋找人際交往中的最佳技巧。

假如你是因為說話經常得罪人的人,就應從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 撿好聽的說,避免出口傷人,比如和女士說話,不要夸人家胖。同著矬子不要說短話。與小朋友講話要多鼓勵,與長者講話要注重禮貌,與領導說話要注意分寸。

2 講話要平和,語速不要過快,聲音不要過高,講話不要著急,語言反應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學識水平、思辨能力。語言好像著裝打扮一樣,是一個人的門面。每個人都應注重培養自己的良好講話習慣。

3 講話時要注重對方的反應,比如說老師講課發現學生不耐煩,就應該改變一種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與別人講話時發現不高興、不耐煩,就應該隨即制止。每個人講話都應注重面部表情,學會微笑,眼神交流。在別人講話時,要用眼睛觀察對方,以示尊重對方。

講話不注意會得罪人,相反的,說話是一門藝術,學會這門藝術,就會增加人際交往的感染力。

溫暖,相處時會表達出溫暖與感情。

信任,對對方有信心。

自我袒露更加了解自己,

承諾花時間與精力去幫助對方,

相信關係是持久的,相信雙方的友誼是長存的,

友誼是知情,是知音,是知心,好酒難得,好友更難得。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我有一個好消息,還有一個壞消息。先說壞消息,就是你這種直來直去的性格基本上是改不了的。不過好消息是,你可以給自己的語言化化妝,或者整整容。

我們來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一個體型偏胖的朋友拉著你去買衣服,她試穿了一件緊身款的裙子讓你給意見,你想都沒想張口就說:“哎呀這條不好看,顯得你好胖啊!”

我敢打賭,聽到你這句話以後,這位朋友一定在心裡把你拉黑了,或至少把你拉黑一個下午。

我猜,你進入職場時間不算長,大部分對社會對生活的認知恐怕還停留在學生時代。不論誠實是多麼寶貴的品質,有話直說都會傷及人們的自尊、激起人們的憤怒。

成年人的生活並不是一場接一場“揭露真相的新聞發佈會”,即便你有一片揭露真相的好心,也要恪守這樣一個原則:給出解決方案遠比說出實情更有教養。

因為說出實情往往帶著主觀評價,當產生主觀評價的時候,你就站在了對立面,是個指指點點的人。

而解決方案則意味著,你和對方站在了一起,你在替他想辦法。這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還是拿買衣服的這個場景舉例,讓我們體會一下這兩種方式的差別。

說出實情的說法是:哎呀這條不好看,顯得你好胖啊!

給出解決方案的說法是:我覺得旁邊這條藏藍色的裙子更適合你,顯得你身材更修長了。

其實,我挺理解你的。有時候並不是一定要說真話的,而是覺得說假話有負罪感,會認為自己不夠誠實、顯得虛偽。說真話,至少讓我們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有道德優越感。

關於這一點,我把蔡康永的那段話送給你:說話之道,講的是教養、策略和心態,這些既不在道德之上,也不在道德之下,而是不涉及道德的項目……

這件事是在不動搖人生根基的原則下,令我們人生可以更順利的做法。

剛才我說,你對許多事情的認知或許還處在學生時代。學生時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二元對立式”的思考模式:對和錯,黑和白,高和低,好和壞。

總感覺自己手裡握著一把尺,以自認為正確的標準丈量身邊的人和事,同時進行簡單化的分類。人是很有意思的動物,喜歡把事情簡單分類,卻又討厭別人對自己簡單地概括和解讀。

不管這是不是人性的弱點,我們都完全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就是少一些評價多一些建議。

如果你想獲得更厲害的方法,我也有,就是連建議都省去,從現在起學著做一個傾聽者,在傾聽中不帶一絲評判地去感受對方的喜怒哀樂,感受而已。

就好比在電影院看電影,如果身邊坐著一位邊看邊議論的人,你一定會火冒三丈,恨不得拿爆米花堵住他的嘴。

同樣的,當再有朋友向你傾訴傷心事時,不妨卸下你解救眾生的道德包袱,扔掉你明辨是非的原則立場,只需端一杯熱茶放在朋友面前,聽著她的心事自然流淌,用眼神和表情告訴她,此時你的情緒正和她一同起起伏伏,那一刻你就會擁有朋友間最美妙的信任。


個人發展學會


古人云: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禍從口出。

語言是一門學問,要認真研究啊!

為了避免說話得罪人,怎麼辦呢?那就不說或少說。人,大多都想聽好聽的話,這是面子問題。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這個道理。

當下,還是少說多做。該說的,就恰當好處的去說,不該說的,就不要說。

說話要看對象。君子愛聽忠言,小人愛聽奉承話。












中州耕牛堂主


看來你是在不適當的時候說了對的話。雖然是性格使然,但說話確實是講究方式和時機。如果你真的想改,那我給你幾個建議:

1、多聽對方講,發表意見時,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2、勸說雖人時,要面帶微笑,不要讓人覺得你是笑話他,是看不起他。

3、回答問題時要婉轉,雖人問你對不對時,不要直接說結果。

4、因人而宜的說,看看對方是什麼事,是什麼人,要對症下藥。

5、要找準時機,在不適當的時候,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

6、要多看別人的優點,別把別人的缺點放大化。


點樂生活


職場中做到這三點,你才能少得罪人

我經常說職場中得罪人是有代價的,很多人在職場中受不得委屈,只要別人的話不中聽立馬惡語相向,孰不知職場中別人之所以欺負你,因為你是一顆小草,沒有和別人公平對話的權力,所以當你在底層之時,應該主動爭取上位,才能改變自己、才能擺脫受人擺佈的命運,所以你需要在沒有上位之前,必須要先把自己的臉皮磨厚了、能力練強了,然後一步一步向上爬,當你身處逆境或身在底層的時候,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慾望,因為職場中只有先低頭你才能抬頭,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職場中如何的韜光養晦:

一,職場中必須要少樹敵。我經常說職場中上司決定著你的前途,同事決定著你的情緒,如果職場中你樹敵的話,得罪上司你就失去了加薪升職的機會,如果得罪了同事,那麼你在職場中就別想安安心心的工作,也別想在職場中做出成績,要知道職場中能合作就儘量合作,能配合就儘量配合,長時間爭鬥只能是兩敗俱傷,誰都得不到好結果,甚至是樹敵過多的話,別人聯合起來對付你,雖然說同事們沒什麼權力,但是有選舉權,有什麼好事情不選舉你,壞事情都推薦你去做,你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麻煩之中,所以職場中你必須要記住少樹敵,即使是你很不爽的人,你也儘量不要得罪他們,要是到風水輪流轉,說不定有一天你就落在別人手裡,必須要記住時刻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二,職場中必須要少爭端。我們經常說有脾氣是本性,控制本性是本事,不起挑逗,像汽油一樣一點就著,要知道職場中即使你有理在先,在失控的情緒之下會給別人留下一種盛氣凌人的印象,甚至是做出難以控制的事情來,很多人在怒氣中天之時,不給任何人的面子,即使是你的上級領導過來協調,也是不依不饒,非要爭出來個子醜寅卯出來,要知道職場中的贏了不重要,因為你失去了上司的厚愛,只為自己的一點小利益就鬧得不可開交,贏了又有什麼用呢,要知道職場當中比的不是誰更厲害,而是誰活的更加長久,要想活的長久,就必須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因為只有懂得隱忍的人,才是活的最久的人。

三,職場中必須要少結怨。我們中國人經常講山不轉水轉,職場中無論是你的同事還是你的上級,儘量不要同他們結怨,很必須要得饒人處且饒人,即使是別人得罪了你,不到萬不得已請不要結死仇,能高抬貴手就高抬貴手,畢竟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仇人少堵牆,要知道在這個社會當中別人可能幫不了你,但是在關鍵時刻害你是非常容易的,職場中狗咬人這是正常現象,但是人咬狗這個就不正常了,所以職場中你必須學會廣結善緣,即使是小人你也需要把關係搞好,雖然他們提拔不了你,但是他們卻可以在很多地方為你提供方便,不在背後陷害你,不拖你的後腿,讓你在職場中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職場中很多人認為韜光養晦是懦弱、退縮、逃避的表現,其實韜光養晦是在沒有把握徹底打倒對手之前,是一種忍耐、一種蟄伏,就像獵手一樣,一旦有足夠的機會,立馬將獵物一刀致命,比給獵物翻盤重來的機會,這期間可能等待的時間很長,但是隻要你足夠耐心你就是勝利者,因為狐狸終究會漏出尾巴。


職場法則


我們喜歡性子直的朋友,這樣交往起來很痛快,沒有心機。但不喜歡說話很直的人,他們似乎有一種強大的支撐力,認為,我說的是實話,無所畏懼。

我相信題主也是個熱心腸的人,熱心幫助別人,卻沒發現自己說的話已經中傷了對方。

說話太直傷到人,要學會換位思考

這類性格的人,通常我們會說,情商不高。因為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只顧自己的邏輯順序,並沒有考慮到對面和他正在交談的這個人的感受,他們更多的是對於這個話題的思考和關注,焦點不在人際關係,而在問題上。他不在意你的當下感受和你的情緒,不會想到原來自己的話會傷害到你。

所以,對於題主來說,最重要的要學會換位思考。

溝通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共情”。

比如你同事和你訴苦,那你作為她的朋友,要先關注到她的當下情緒,可能是悲傷和難過,那你就可以想,如果你是她,你會想得到對方的什麼幫助?

要認識到人與人的差別

當遇到同一個問題時,你的朋友認為很煩躁,而你會覺得,這有什麼可煩躁的,你甚至會不理解對方,從而產生誤會。你要學會每個人的三觀和性格都是不一樣的,你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僅僅代表你的個人感受,要尊重別人的感受和情緒,因為你們不是一個人。

可以學習一些溝通交流的技巧,比如說一些大咖寫的書或者電視節目,學習他們的說話方式。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說話容易得罪人,該怎麼辦呢?

我來說三點,你可以根據我的答覆選擇:

第一,說話容易得罪人,可能是善意,也可能是惡意,善意的得罪是不說侮辱別人的話語,不進行語言攻擊和輕蔑等方式,而是直性子,說話直來直去,但不是以傷害別人作為前提,個性和思想獨立,不隨別人觀點,所以有時候會得罪人。這種得罪人的方式可以諒解,而且還可以溝通和調解,我們並不能因為某人的性格缺陷而排斥某人。非惡意的得罪,即使是謙謙君子也會情不自禁的釋放出來,所以,某些人善意的得罪其實是想對對方的勸導,TA不希望你做某事或者不想讓你堅持某個不好的觀點,自然會得罪你,所以某些時刻,海納百川是一種境界。

第二,惡意的得罪是故意行為,看不慣別人、輕蔑、瞧不起、過度自負和狂妄,沒有掂量自身的能力就以自己自不量力的言行挑釁他人,這些都是惡意行為,這種得罪人的方式不可諒解,因為當事人純屬故意,所以,請善良的人遠離這樣的人,敬而遠之!不懂得互相尊重的人,不配和善良的人在一起,否則善者永遠會被欺負,從而成為替罪羊。

第三,沉默型人士(就像我這樣),沉默者一般不想主動說話,所以有時候和別人說話,會得罪別人,但沒有惡意。沉默者說話不喜歡被質疑,沒有憑據的話和不說沒區別,所以,只說有憑據的話,當受到反駁時,要麼回擊過去迫不得已得罪別人,要麼沉默,各執己見。以上所述就是我的答覆,答覆可以以換位思考的視角來思考、斟酌,根據答覆選擇即可。


世界教授


你向剛剛分手本來心情就不好的人說她不對,她肯定難以接受。

其實你也是好心,真心實意想幫她,但你首先應該順著她說,比如說那個男的有什麼問題,然後再說他會後悔的,然後再來個但是,就可以說女孩的問題了。

你用這樣的順序說,她如果懂事,就能明白你的好意了。

以後遇到事情,先從對方角度順著說,然後客觀分析問題,最後再說對方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