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與場內交易員多年感悟:交易,從來都不談技術分析?

談理念的不一定是高手,但是高手通常能談的只有理念,所以你希望向一個交易高手學習交易秘訣多半會失望,有的時候你會發現所謂的交易高手還不如你對交易技術研究的細緻,但是卻一點不妨礙他們在賺錢,你在賺錢,問題出在哪?是你學習了錯誤的知識麼?

技術分析與交易理念不是單純的劍宗與氣宗的區別,而是上下兩個不同的層次,很多人覺得學會了技術理念就學會了交易,結果就可以賺錢了,幾乎每個人的入市路徑都是這樣的,結果也基本都是虧錢的,所有不同的故事就產生在這個虧錢以後,有的人繼續在技術指標裡鑽研,有的人則慢慢的通過漲跌現象的概率,慢慢觸摸交易的本質。

任何技術指標都不是確定性的,理論與結果之間沒有必然的導出關係,所以拿不確定性希望去推導出確定性這件事情本身就不靠譜,當能夠認識到市場客觀存在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之後,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去執行一種概率性交易,每一次交易都是等待被客觀走勢證明與否,而不是驗證自己的預測正確與否。

所以交易技術是階梯,他們構成了交易系統最基本的框架,但是交易心理和理念的支撐才會讓這些系統變得鮮活,每一次進出不管對錯都會變得有理有據,所以不是交易高手不談技術分析,而是那是最基本的東西,不是他們不用,只是他們已經完全的融合進了交易的執行裡面,剩下的就是對交易執行的一致,這些就涉及到了交易理念的東西。

主力與場內交易員多年感悟:交易,從來都不談技術分析?

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要兼容

自古以來,交易者就分成了基本分析派與技術分析派兩大陣營,從而展開了一場孰優孰劣的爭論。有人提出,為什麼就不能將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兼容起來考慮問題呢?難道非要在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中進行二選一嗎?

基本分析從價格運行的根本原因入手,可以在運行方向與幅度的判斷上有一定的優勢;而技術分析從價格波動的本身入手,對於具體點位的把握有一定的優勢。那麼,如果用基本分析進行品種和交易方向的選擇,然後在通過技術分析來尋找具體的買入點位豈不是更好?理論上講,這樣的方法是可行的。當一隻股票基本面顯示該股應該大幅上漲,而現實的股價卻在不斷的下跌時。我們不妨先不要逆勢買入,而是等到該股技術上擺脫下降趨勢再買也不遲。要知道我們手上那點可憐的資金,完全沒有必要像基金管理人那樣逆勢吸納。

至此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如果買入後該股又繼續下跌該如何呢?基本分析的本質就註定了其不可能存在彈性,我們很難將止損思維與基本分析兼容起來。基本分析是因為“便宜”而買入,那麼我們又如何能夠因為更便宜而賣出呢?按照巴菲特的說法,當其買入的股票出現下跌時,不過是給他一次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的機會。由此看來,基本分析大師通常是不止損的。

那麼,基本分析大師又是如何防範風險的呢?按照林奇的說法:假如你手中的十隻股票有三隻是大贏家,他們就能彌補你其中一兩隻的損失和六七隻表現平平的股票。對於巴菲特而言,也有一次性投資中使用其合夥公司資金不超過25%的原則。由此看來,基本分析大師是靠分散投資來防範風險的。如果持股時間超過一定尺度的話,那麼系統風險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畢竟指數沒有不能逾越的頂部。那麼基本分析者,完全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規避非系統風險。

在股市上,如果你有絕對的止損點,那麼分散投資的意義不大。但如果是在期貨市場上,即使你有止損點,也必須要考慮到分散投資的問題。事實上,方法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的搭配,並且讓這種搭配能夠適合你的自身要求以及市場環境。對於交易而言,你必須將買入、持倉、賣出組成一個環。即使這樣也不存在能夠保證一次見效的交易策略,那麼我們還要將這些眾多的環組成一條鏈。一個人交易做得好不好,關鍵是看他的交易鏈是否很好。

既然沒有能夠為單次交易負責的方法,那麼技術分析只能靠多次運用來實現他的價值。而多次使用技術分析,就等於形成了一個交易系統。這時就出現了盈虧同源的問題,利潤不再是利潤,而只不過是收入;虧損也不再是虧損,也只不過是成本。這時如果我們在付出多次成本後,又放走了屬於我們的利潤,那時我們最終只能是出現總體虧損。我們在規避了虧損的同時,可能也會放走潛在的利潤;而如果放走了利潤,就絕對不是沒有賺錢的問題。因為我們如果不能用必然的利潤來對沖必然的虧損,那麼我們只能出現虧損的結局。對於交易系統而言,並不可能每次買入信號都能夠有基本面的配合。

即使是最好的基本分析者,也不可能對所有品種都能夠做到清晰的分析。這時採用基本分析就會存在放走黑馬的可能。如果你只使用基本分的話,那麼放走其他的黑馬並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放走的黑馬,恰恰是你由技術分析構建起來的交易系統所能夠捕捉的話,那麼這對你而言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損失。按照“盈虧同源”的理念來看,放走利潤和出現虧損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要知道,放走一次利潤可能會出現數次虧損無法對沖。巴菲特可以放走網絡股的利潤,畢竟他有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但趨勢跟蹤者如果放走網絡股的利潤,那麼他該如何對沖曾經多次無效止損的成本呢?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將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融合起來應對某次特定交易的可行性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將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結合起來組建一個能夠循環使用的交易系統,就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何況每一種交易方法不但有其優勢,同樣也有其成本。如果我們不倫不類的將不相干的交易思路融合至一起,就會出現眾多基本面因素加上一個緊密止損點的可笑局面。要知道任何基本分析都不能保證價格不會反向波動百分之幾。

在我看來,每一種特定的交易方法都應該有其適合自身的風險防範策略。風險防範策略從本質上來看是一種成本。以止損策略為例,這種思維不過是把可能的錯誤當作錯誤來處理,自然這裡就會存在“誤殺”的可能。風險防範策略本來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隻要能夠對你的整體系統有效就可以了。比如,在雨天出行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直接打車;也可以選擇打一把雨傘來乘坐公交車;還可以穿上雨衣騎自行車。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穿上雨衣,再打一把雨傘,然後打車出行。

我相信對於任何交易者而言,最難接受的風險防範策略就是止損點,這意味著交易者必須放棄本能對確定性的追求。我也是經歷了數年的尋找用其他方法來防範風險都無效之後,才心甘情願的使用“無條件”的止損策略。最早我用買入業績好的股票來防範風險,結果業績好的股票也是可能出現大幅下跌,這時我無法防範業績滑坡和虛假的風險;後來我採用買入長期下跌的股票來防範風險,結果弱的股票通常會更弱;最後我用擇強太弱的方法來買入股票,結果同樣還是不能夠保證不會大幅虧損。沒有辦法,我只能放棄確定性而接受無條件止損。要知道止損策略的成本是相當高的,我的經驗表明超過半數的止損通常都是無效的,而且超過半數的買入(開倉)都會產生止損的結局,甚至賣在地板價上也是經常的事情。但與此同時,我也獲得了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業績差的股票我敢買;價位高的股票我也敢賣;大幅上揚後的股票我照樣敢買;幾乎沒有我不敢買的股票。道理很簡單,無論一隻股票長期的風險有多大,對於我來說短期的風險都是一定的,那就是止損點的幅度。而理論上來講,除價格走勢本身外,沒有任何選股策略能夠對減少觸及止損點的次數有效。事實上,市場上很多快速上揚的股票、高市盈率的股票、價位高的股票,他們的龐大利潤經常都是無人認領。一個簡單的止損策略,就能讓我不用忌諱這些風險。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些股票不但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具有巨大的風險,反而是一種最安全的選股策略,至少這樣的股票通常更有大幅上漲的潛力。哪一類股票中持股的散戶少,那麼哪一類股票的風險就小。根據我這十多年的經驗,當牛市結束的時候,價位越低、漲幅越小的股票,下跌的速度就越快。

從交易者的信念體系來看,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也是截然不同的。技術分析屬於統計學範疇,通過具有概率優勢並且富有彈性的方法來實現獲利。對於一個好的技術分析者而言,他可以完全不用考慮未來的走勢如何,利潤來自於不斷的試錯。而基本分析則不同,他是通過指出未來市場“應該”運行的方向與幅度而實現獲利的分析方法。由此看來,基本分析者是必須能夠“看懂”未來走勢的人。這時出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當你以試錯的心態來實現止損時,同以分析和預測的心態來實現止損時,心理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對於分析和預測而言,止損能夠給你帶來一種挫敗敢。一次止損還好,但如果是連續多次止損的話,那麼這種挫敗敢將會變得難以讓人接受。從我的成長經歷來看,讓我虧損最慘重的交易,通常都是我最有信心的交易。當我得知越多看好的理由時,我就越難實行無條件止損。畢竟應該止損的時候,我的那些看好理由通常都還存在。如果不等到價位低得已經使我傷及元氣的話,那麼這些向好理由通常是不會消失的。人都是有感情的,當你由於過多的瞭解一隻股票的優點而產生感情時,那種保持彈性的轉變將會越來越困難。

對於我們這些個人投資者人言,如果你沒有與眾不同的信息源或價值觀的話,那麼當基本面與現實走勢分道揚鑣的時候,永遠相信現實走勢!市場即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畢竟所謂的“理”是由市場來定的。當成為廢紙的鉀肥權證還有人願意用0.1元的價格來購買時,你會作何感想?如果是保證金交易的話,除非你有足夠的資金和足夠的耐心支持你與“不合理”的波動對抗,否則還是不要和市場講理。如果市場已經不理智的話,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非理智不可。在市場中交易時間越長的人,往往就越能敬畏市場的力量。


“股性”很重要,抓住活躍股

人的性格千差萬別,有的人天性活躍,有的人則內向沉默。股票也會和人一樣有自己的個性,有的股票活潑好動,上躥下跳;有的股票“沉默是金”,一年當中也難得有表現機會。股票的這種個性可稱之為“股性”。總體而言,股票的股性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股性“活”的股票。由於這類股票要麼有大機構、基金進駐,要麼業績優良,要麼有炒作題材等,所以,每當股市有行情時它們往往率先啟動,即使在大盤低迷之時也會常常有所表現。毫無疑問,股性活躍的股票總是最受投資者的青睞。

第二種,股性“死”的股票。由於這類股票要麼盤子較大,要麼業績太差,要麼群眾基礎不好等,所以這類股票股性表現“呆滯”,每當股市有行情時它們也是慢半拍,而且也是一閃而過;如果大市低迷,它們更會率先下挫。很顯然,股性“死”的股票往往遭到投資者的冷遇。

第三種,介於股性“死”和“活”之間的股票。這類股票是跟隨大盤而動的“羊群股”,走勢隨波逐流,股性不“死”不“活”。應該說這類股票才是滬深兩市股票的主體,它們既不會領先於大盤提前反應,也不會落後於大盤行情。

當然,我們應當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眼光看待不同股票的股性。隨著我國股票市場的不斷髮展,廣大投資者素質的不斷提高,很多股票的股性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儘管“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移”還是可以“移”的。例如,一些本來股性“死”的股票,正在逐漸“活”起來,而一些股性曾經十分活躍的股票由於諸多原因正變得“死”起來。

對於散戶來說,要多買入股性“活”的股票,儘量不要去碰那些股性“死”的呆股。因為股性越活。機會就越多;而股性越死,機會就越少。

“股性”如此重要,那麼投資者該怎樣識別股性是否“活”呢?一般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1.利用成交量來判斷股性。從成交量的大小變化可以感覺到股性的活躍程度,在有主流資金關照的股票中上漲和下跌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時不時的大手筆成交更能顯示股性的活躍,而在同一價位區域內連續巨量成交則是一種強烈的信號。

2.利用均線來識別股性。股性非常活躍的超強勢股中,上升時股價往往連5日均線都靠不著,而貼著5日均線的上攻走勢的股票已是難得,同樣沿著l0日均線上漲的也是相當可取。問題是在均線的支撐力度方面我們關注得不是太仔細。有的能堅守均線陣地,有的則時不時退居下一道防線,從中我們完全可以觀察到趨勢的變化。

3.利用指標的變化來判斷股性。指標對股性的研判也是十分重要的,這裡面同步是判斷的要點,當發出金叉而股價卻無力上行或死叉股價就是不跌時,判斷股性是否活躍並不是太困難的事,這為我們的操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既然投資者能分辨出股性的強弱,那就要根據不同的股性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這樣才能避免虧損,增加贏利。具體來說,投資者可針對不同股性的股票採取如下投資策略:

1.投資自己熟悉的股票。

投資者應當投資自己所熟悉和了解的股票,這樣對於股性可以有更深的認識。試想,你如果對一隻股票的股性十分熟悉,你就能夠更好地把握好買入和賣出的時機,成功的概率就一定比你做不熟悉股性的股票要高許多。有不少投資大師教導我們做自己熟悉的股票,我們沒有理由不這樣做。

2.機動靈活,因“性”而異。

對於股性“活躍”的股票,投資者應當敢於逢低買入並長期持有。只要你買入的這類股票不是在天價買入的,即使套牢也不用擔心,因為你可能隨時有解套並獲利的機會。

對於股性“死”的股票,投資者確實應當少碰為佳。因為這類股票一旦套牢,等待解套的時間將十分漫長。在這一點上,投資者主要是要克服“揀便宜貨”的心理,因為這類股票,價位通常是非常“便宜”的。

對於股性“不死不活”的股票,投資者也應當有足夠的耐心與嚴格的紀律,因為這類股票一年中的表現機會畢竟也是有限的。理想的投資策略是在底部區域買入,逢高堅決出貨,不能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當投資者能真正掌握股性,嚴格遵守“多選‘活股’,少選‘死股”的操作紀律時,贏利就會變得很容易。寧願高價買“活股”,不要低價買“死股”。


短線操作實戰應用

一、短線操作的真正目的不是不想賺大錢,而是為了不參與走勢中不確定因素太多的調整。“走勢中的不確定因素”就是一種無法把握的巨大風險,用短線操作的方法,就可以儘量避開這種風險。

因此,只要一隻股票的攻擊力消失,無論它是否下跌,都必須離場———這是短線操作的原則。

二、左、右側交易的概念很重要

(1)何謂“左、右側交易”?A、在股價上漲時,以股價頂部為界,凡在“頂部”尚未形成的左側高拋,屬左側交易,而在“頂部”回落後的殺跌,屬右側交易。B、在股價下跌時,以股價底部為界,凡在“底部”左側就低吸者,屬左側交易,而在見底回升後的追漲,屬右側交易。C、有時同樣一個價位,卻有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之區別。

(2)左側交易是業餘水平標誌,而右側交易是專業水平證明。左側交易(高拋、低吸)中的主觀預測成分多。右側交易(殺跌、追漲)則體現對客觀的應變能力。

(3)專業高手既不做“左側交易”,也永遠不追求”拋在頂部、吸在底部”的神仙境界交易。

(4)對右側交易的重要性,除了須有上述認識之外,更需要經過心理性格上的訓練,方有可能做到。

三、炒股成功之“四心”

(1)等待機會出現的無比耐心;

(2)機會出現時有辨別機會真假與大小的超人細心;

(3)確認機會降臨後能果斷出擊的決心;

(4)判斷出錯後敢於迅速改正錯誤(補倉或止損)的狠心。

耐著性子等待最完美圖形出現的時機與時機出現時的果斷出擊,是專業短線高手最重要的基本功。

四、短線操作出錯後的保護措施——低位的補倉救援與高位的斬倉止損

1、高位看錯必須嚴格止損,低位看錯應該敢於補倉。

2、在實戰中,股價處於高位,後市下跌空間大,獲利機會已消失,即必須止損。

3、若股價尚在循環週期的低位和上升通道之中,則應在支撐位處補倉待變。如股價是在下降通道中運動,下方無重要技術支撐時則嚴禁補倉,而只能果斷斬倉止損。

五、短線操作的大盤條件

(一)當日漲幅排行榜中顯示的條件:

(1)當日排行榜第一板中,如果有5只以上股票漲停,則市場是處於超級強勢,大盤背景優良。此時短線操作可選擇目標堅決展開。

(2)第一板中如所有個股的漲幅都大於4%,則市場是處於強勢,大盤背景一般可以。此時短線操作可選擇強勢目標股進入。

(3)第一板中如果個股沒有一個漲停,且漲幅大於5%的股票少於3只,則市場處於弱勢,大盤背景沒有為個股表現提供條件。此時短線操作需根據目標個股情況,小心進行。

(4)第一板中如所有個股漲幅都小於3%,則市場處於極弱勢,大盤背景不利。此時不能進行短線操作。

(二)個股漲跌股只數的大小對比顯示的條件:

(1)大盤漲,同時上漲股只數大於下跌股只數,說明漲勢真實,屬大盤強,短線操作可積極進行。若大盤漲,下跌股只數反而大於上漲股只數,說明有人在拉抬指標股,漲勢為虛,短線操作要小心。

(2)大盤跌,同時下跌股只數大於上漲股只數,說明跌勢自然真實,屬大盤弱,短線操作應停止。大盤跌,但下跌股只數卻小於上漲股只數,說明有人打壓指標股,跌勢為虛,大盤假弱,短線操作可視個股目標小心展開。

(三)大盤漲跌時成交量顯示的條件:大盤漲時有量,跌時縮量,說明量價關係正常,短線操作可積極展開。大盤漲時小量,跌時放量,說明量價關係不利,有人誘多,短線操作宜停或小心展開。

六、常規短線技法條件總則:目標股3日均線帶量上揚。

1、3日均線朝上。

2、股價漲幅大於3%。

3、盤中量比放大到1倍以上。

4、股價運行在日線、周線循環低位。

5、成交量大於5日均量1.5倍以上。

6、實戰可於放量當日買進1/3倉位。

7、若股價衝高回落既可獲利出局,也可在回落2天后補倉。

七、搜索目標股:

1、第一步:從漲幅榜上尋找:

①大盤上漲時,而目標個股漲幅大於3%者。

②或大盤震盪調整時,目標個股走勢強於大盤有異常波動者。

2、第二步:在量比排行榜中,尋找量比放大1倍以上的股票,越大越要關注。

3、第三步:確認第一、第二步都符合條件的目標。

4、第四步:打開已確認的目標個股日K線圖檢查。該目標股:

①3日均線是否帶量上揚

②前期是否有一組止跌K線

③今日該股是否最近時期第一次放量。

5、上述條件如獲滿足,則打開目標股的周K線圖檢查:

目標股的周K線KDJ是否剛剛低位金叉或正在強勢區向上運動。

6、如符合,則可確定該股已具備短線攻擊條件,獲利機會來臨。

7、若出現誤判,該股3日均線一旦走平、失去向上攻擊能力,就必須撤出。


股市高手的制勝感悟

不要預測未來的行情,而應該評估現在的行情性質並制定好交易策略!

買賣規則重於預測!這是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停損單是贏家的法寶,保本是永遠不敗的秘訣。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煉場,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態和德行的統一,三者不可分離。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慾、無喜、無憂、無恐懼。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一切必須由市場來決定,市場永遠是客觀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觀來決定的。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

機遇是留給肯下苦功,目光遠大的人的;留給不受眼前行情起伏震盪,有完全思想準備的人的;留給有博大的胸襟氣度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優秀的人格魅力的人的。

人們往往對簡單的真理視而不見,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他們智商的侮辱,難度越大的事情,人們往往樂此不疲,因為它具有足夠的刺激和挑戰性,而對於簡單的方法,人們往往不屑一顧。

投機市場的遊戲就是一個管理和控制風險的遊戲,而不是追求利潤的遊戲,估計很多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但這是我的理解,這使我很安全!盯住止損,止損是自己控制的;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

其實資本市場的實質就是資本再分配,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態的較量。

大多數人都要過戰勝自己這一關,能儘快意識到自己的弱點才有可能少走彎路!

股票就是賭博,玩的就是心態,贏時要放膽,輸時要捨得放棄。

對行情賺到錢沒啥了不起,看對行情虧了錢還能不受影響接著下單才厲害。

自己不是輸在盈利能力,而是死在虧損大了捨不得砍,老是幻想能挺回來。

允許自己犯錯並能控制自己的虧損應該是最終的目標。

戰勝自己很難的,我覺得能明白自己的毛病想法去避開比較現實。

只做自己有把握的行情,做單不用想的那麼複雜,簡單有效就行。

根據自身特點找到合適的方法,就能在市場活得長久,紀律和心態控制比技術提高更重要。

男兒在世,一諾擲地,自當濺血赴約,然投機市場,比拼的是放棄的技巧,似不宜過分執著為好。

任何時候忘記了去尊重市場,都會鑄下大錯。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采取什麼樣的戰略戰術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思考創造了人,多想想,想透澈點,盲從會死人的。

任何一種方法固定下來都能最終贏利,只是科學控制倉量的學問。久錯必對,久對必錯,取長去短,少取長活,不戰則已,戰則必勝。在有成績後可以放棄,而在受到挫折後絕對不可放棄。

因為成功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對做大趨勢者猶為重要)

金融交易的全部----就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趨勢策略,加上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用“分散”而“持久”的手段,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

既然是做趨勢就不應該經常換短線來做,因為趨勢和短線考慮的角度是不同的,手法也不一樣。操作方法到一定程度要繼續改善也是很難的,因為無論如何都有出錯的概率存在。

永遠不要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永遠不要承擔過度的風險。

只要你在入場前確定了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的風險,從原則上來說那就是個好交易。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說起來很容易的一句話,但是你是否能夠“交易你的計劃”,卻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最難執行的。


在市場內操盤主要圍繞三個字轉:買、空、賣

衡量一個高手真正水平的只需要裡面的一個字:空

炒股乃人性的大暴露。在股市上,人最容易暴露的缺點,主要有貪婪、惰性、賭性、依賴性、散漫性和愛吹忌批性等六種,所以說---炒股致富 先學做人

"財富"二?對一般人而言,都是個夢幻空間。"發財致富",字數擴大到四個,對各行各業的人而言,意味著發財、致富得有各自的絕招。如果繼續擴容,"炒股發財致富",則彰明瞭我們股民的心態。大體而言,股市成了股民愛恨交加的發財致富的逐利場。但十幾年炒股下來,大多數股民財沒發,富沒致,卻落得傷痕累累。其中原因很多,有些確非股民所為,比如:上市公司亂圈錢,銀廣夏、中科創業造假,等等。但是,任何事情的成敗,難道與當事人自身素質毫無關係嗎?

我認為,炒股發財致富,首先學習做人。炒股與做人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炒股乃人性的大暴露。在股市上,人最容易暴露的缺點,我認為有這樣幾點。

一,貪婪。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往往表現出貪得無厭,甚至忘恩負義、不擇手段違法斂財的貪婪行為。在炒股中,有的股民將人性的這一缺點進一步放大,表現得淋漓盡致。典型的是,自己的賬戶資金升值已達20%、50%……300%以上,但還是不死心,不平倉,掙多了還想再掙更多。我不反對您多掙,全世界的錢您一個人都掙走,那是您的本事,我和全世界的人民都為您祝賀。但是可能嗎?如果您認識到在各行各業掙錢如此之難的背景下,您沒費什麼勁,手指頭一動,其賬戶資金升值就達20%、50%……300%以上,您應該知足了。許多股民的最後結果往往是悲慘套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太貪。所以,股民想靠炒股發財致富,就一定要克服人性貪婪的缺點。知足者常樂,而貪婪者常悲。

二,惰性。如果沒有生存、競爭壓力,人們往往陷入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輕鬆生活圈中。世界首富蓋茨,頭一次推銷他的電腦時,就被人拒之門外,甚至遭到譏諷,說他退學了,還能研發什麼高科技產品?當我們看到一個體育運動員站在領獎臺高舉獎盃的輝煌時刻,外人是無法體會他(她)為此付出的人生代價。因此,不論哪個行業哪個人,要想"發財致富"奪取金牌,背後都付出了"流汗、流淚、流血"的成本。但又有多少股民"頭懸樑、錐刺股"地學習證券知識呢?至於與股市相關的經濟、金融知識更是一無所知。三點從股市下班後,基本上是休閒娛樂。所以,您要想靠炒股發財致富,您就必須克服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惰性,必須比常人付出百倍的精力去學習、鑽研股市的各種政策、知識、技巧等。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三,賭性。不少人喜歡賭一把,撞大運,摸大彩,儘管中獎的概率極低,但還是樂此不疲。這充分反映了人的投機賭博習性。這也是自然的,否則世界的賭場、彩票的銷售、有獎促銷等等類似的經營行為也早就無影無蹤了。但我們必須適可而止,不能依賴賭一把,撞大運,摸大彩來發財致富。炒股本身存在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具有一定的投機賭博成分,比如虧損股,它的風險最大,但是一旦扭虧為盈,它的股價也會一步登天。因此炒虧損股就帶有很大的投機賭博性質。這也是為什麼虧損股的股價有時比業績好的股價炒得還高的原因之一。您可能遇到一點點運氣,但我們絕不能靠投機賭博去買賣股票。

四,依賴性。主要表現在:做事缺少主見,希望依賴他人點津,坐享其成。一些股民在炒股中經常如此。買賣股票主要靠打聽消息,靠股評,自己的分析主張很少。及時與他人溝通交流信息,聽股評是需要的,但是買賣股票是掙錢的行為,過分依賴別人不現實,現在無償為您服務的也不多,股評說錯的比說對的多,各種小道消息五花八門。因此,想靠炒股發財致富,還要克服依賴性,以己為主。

五,散漫性。人的行為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自我性、分散性。因此政府須制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來規範、約束個人的行為。比如您在單位上班,就有各種規章制度管束您,就有領導、同事監督您,您就不能我行我素。但在股市炒股發財致富,環境不同了。您獨來獨往,自己是自己的領導,此時您的散漫習性就暴露無遺了。一無紀律管束,二無他人監督,您買賣股票時可以說是目中無人、為所欲為。但此時隱患也就不期而至了。主要是您沒有給自己制定一個嚴格的買賣股票的紀律,即使制定了紀律,由於無人監督,您自己也沒有及時自覺執行,結果是功虧一簣。所以您想靠炒股發財致富,必須克服人的散漫習性,炒股時一定要制定紀律,特別是盈利目標、止損邊界,且必須自我監督,執法必嚴。

六、愛吹忌批性。主要表現在:遇到開心順心之事,則眉飛色舞,喜形於色,忘乎所以,逢人炫耀;遇到挫折困難,則寢食不安,愁眉不展,逢人嘮叨,怨天尤人。人的這個缺點在炒股中表現得相當突出。如:炒股盈利後,就杯盤狼藉猛搓一頓,逢人就吹噓自己的業績。而炒股失敗後,情緒一落千丈,對親友和同事發無名火,遇到股友,則無休止的車軲轆話嘮嘮叨叨。而且從不總結失敗的教訓,更不主動從自身上找失敗的原因,從不作自我批評,而是一味指責他人,將失敗的原因全部歸結於股評、政策、莊家等。我認為,作為一個股民,想靠炒股發財致富,就一定要堅決克服這個愛吹不愛批的陋習,炒股不管盈虧,最好不要逢人嘮叨,要不動聲色,胸有城府。要贏得起,輸得起。尤其虧損時,要多從自身查找原因,多作自我批評、自我反思,不能把責任都歸於他人。

人當然還有其他缺點,但以上幾點在想靠炒股致富的人中更突出,如果不注意約束、克服,則對您終身炒股非常不利。實際上您也可以通過炒股發現自己的人性缺點,然後逐一克服,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

好人有好報,好人炒股一定可以炒好。如果您炒股業績不斷提高,也說明您的為人水平有了提升。如果您炒股水平徘徊不前,甚至老是虧損,說明您在克服人性缺點方面還有差距。所以,必須明白這個道理:炒股致富,先學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