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書院:電商運營需要注意的十大錯誤(上)

摘要:在電商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暗藏著許多危機,如果你不知道很容易掉進去。

隨著電商的流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紛紛投身電商行業,殊不知電商是個水很深的行業,需要精密的佈局和獨特的營銷手段。身處電商尷尬位置的你還在為自己的店鋪煩惱嗎?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電商運營中的大坑吧,賣家們要小心避讓哦。

企業書院:電商運營需要注意的十大錯誤(上)

一、單純賣貨思維

這是傳統品牌的傳統營銷思維在電商運作上的繼續,或者說還是以傳統的營銷思維來做電商。其實,傳統品牌在傳統渠道也是賣貨的思維,說白了賣貨的思維就是批發的思維。這種賣貨思維就是在貨品開發之前,沒有全盤規劃,在推向市場之後根本不管銷售如何。本來做批發就是一錘子買賣,代理商把貨拿回去了,管你賣不賣的。

當用這種賣貨思維來做電商就立即凸顯了二者的衝突,電商的本質是零售,而零售講究的是品牌整體的運營能力,需要的是品牌各種資源的整合和匹配。具體表現:

1、抄襲山寨一盤貨;

2、隨便到批發市場組一盤貨;

3、反正倉庫大把庫存,是最典型的想法。

二、無優質內容生產能力

品牌是優質內容的綜合體,電商店鋪和實體店鋪一樣都是優質內容的情景化和劇場化的再現。無論是在實體店表現優異的品牌,還是在電商運作方面出類拔萃的品牌,他們無不體現這點。反之,那些死去的電商和即將死去的電商,都缺乏優質內容的生產能力。

具體體現:

1、根本沒有策劃創意部門;

2、對網絡媒體的應用一無所知;

3、只是電商平臺的寄生蟲;

4、完全依賴促銷活動生存。

三、單純KPI思維

新浪微博上流傳一篇文章叫《績效主義毀了索尼》,大家知道績效即為KPI。如果說真的是績效主義毀了索尼,那麼,國內無數傳統企業都毀在這個時髦的概念上。在國內,凡是時髦的概念,土豪們必然都有興趣去學去做,凡是土豪們去學去做的概念,必然會在實際執行中扭曲。很不幸,很多品牌的電商運作也就是死在這扭曲的KPI上。

具體表現:

1、凡事必大談轉化率。

2、KPI為核心,無任何試錯機會。

3、策劃創意乃至任何創新都是不可能的。

四、對新媒體缺乏認知

很多品牌的電商店鋪除了依賴電商平臺自身的推廣工具之外,幾乎“與網隔絕”。後來,發展到在微博、**群、**空間發各種令人不厭其煩的促銷廣告。但從根本上來說,這種簡單粗暴的促銷信息的推送,對於店鋪與網絡世界的溝通,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具體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