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這些,越早存下100萬!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張圖

說的是在自己的這個年紀應該是什麼樣子

越早知道這些,越早存下100萬!

雖然大多數網友都是頭頂問號

表示自己沒這個孩子

越早知道這些,越早存下100萬!

越早知道這些,越早存下100萬!

越早知道這些,越早存下100萬!

看到這裡

小寶突發奇想

要是從小開始父母就培養我的財商

那麼現在的我會不會已經存款百萬了呢

雖然小寶已經過了小時候

但如何培養小孩子的財商確實是大問題

雖然我現在存不了百萬

說不定我的孩子可以呢!

下面就請跟小寶一起來重新學習吧

越早知道這些,越早存下100萬!

財商是什麼?

財商這個詞最早是由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提出的,指的是一個人與金錢(財富)打交道的能力,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質。

為什麼要從小開始培養財商呢?因為6歲到12歲之間的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會突飛猛進,到大約12歲時就會“基本成熟”,所以,6至12歲,正是兒童掌握財務基本概念的最佳時間。

那麼要怎麼培養孩子的財商呢?

越早知道這些,越早存下100萬!

第一步:正確認識錢

首先,應該向孩子講明白什麼是錢。最好的方式是明確直白地告知孩子:錢從哪來,有什麼用,價值如何。

比如,錢不是憑空而來的,是父母通過努力工作掙來的,並且爸爸媽媽的錢是有限的。消除孩子以為錢是ATM機或爸爸媽媽的口袋裡生出來的概念。

比如在逛街時帶上孩子,讓孩子參與購物的過程。認識價格標籤,熟悉付款的流程,讓他們知道1元硬幣可以買一個棒棒糖,10元的紙幣可以買一盒彩色鉛筆,從而形成數值上的認知。

第二步: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有節制的消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的好習慣。要學會區分“想要”和“需要”。“需要”的就是必需品,“想要”不是必需品,有可以,沒有也可以。在日常交流中,可以跟孩子討論:這件東西是必須的嗎?為了得到這件東西,你要付出什麼、放棄什麼?

從小開始,孩子們就會萌生一個個的小目標,比如,想買一套自己夢寐以求的玩具。想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要讓他們有一定的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適當地為孩子提供零用錢,當他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如何存錢來實現目標。

第三步:掌握自己的經濟來源

投資必須有財。在直接給孩子零用錢的同時,可以引導孩子拓展自己的“經濟來源”。

比如儲蓄。儲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和信用。送一個儲蓄罐給孩子,這樣會顯得更有使命感。告訴他們平時零用錢並不一定要全部花完,可以選擇存起來。

比如開源。可以跟孩子約定,掃地、洗碗、倒垃圾多少錢一次,讓孩子知道金錢來源的同時,培養剋制消費的能力。

當然在培養孩子財商的同時應該還要告訴他們,金錢只是滿足我們生活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我們生活的目的。我們不應該被金錢支配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