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天才」走上養蛭「天才」路——盧天才養殖水蛭小記

“這個人見人怕的螞蟥,竟然是一味中藥,能賣得錢?”5年前,這個做紡織貿易的盧天才決定一探究竟。

這好奇心便成就了今天養殖水蛭的“天才”。

盧天才是廣西復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研發負責人。近日,他帶記者參觀該公司水蛭養殖基地,只見他隨手拿來一根木棍,輕輕攪動一下,螞蟥便“聞聲而至”,紛紛現身,在水裡遊得歡快。

“水蛭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螞蟥。它的活動與氣溫有很大關係。像現在氣溫高,水塘一有動靜水蛭就會出現。10℃左右,水蛭基本不活動。等到冬天,它們還鑽進土裡冬眠。”半路出家的盧天才如今談起水蛭來頭頭是道。

今年30歲的盧天才是公司靈魂人物。但由於大學專業是紡織工程,所以大學畢業後先是從事紡織技術,之後是紡織貿易。2013年,他到越南做紡織貿易,碰到了做水蛭貿易、現在的公司董事長謝海林。

“水蛭長得難看,一旦粘上人,還要吸人血,一聽起來就令人毛骨悚然。更令人費解的是,這種小東西居然有人收購?”在與同是老鄉的謝海林一番交談後,迷惑解開了,原來水蛭是一味中藥材,市場前景廣闊。

“市場上的水蛭大多數是野生的,資源有限。人工養殖水蛭又有風險,所以沒有多少人養,但我想試試。” 盧天才對水蛭養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盧天才辭去紡織廠的工作,與謝海林等人一起成立廣西復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但盧天才不怕。2015年,他到廣西大學動物營養與科學學院,學習水蛭養殖技術。在那裡,他學會了水蛭的飼養管理技術、水質調理技術、人工培育技術、越冬技術等。

“水蛭體內的水蛭素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但難以提取。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在低溫環境下,溫度曲線變化對水蛭素的提取有很大影響。每毫克提取的含量比現有技術高一倍多。”盧天才告訴記者,通過產學研合作和技術成果轉化,公司在養殖技術和新品開發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在該公司標準化廠房裡,高速壓片機將粉劑壓成厚薄均勻的藥片,經測定儀反覆旋轉測定藥片硬度後,貼標機貼上標籤……另一邊,已製成成品的蛭肽素多肽片、麗假樂多肽壓片糖果、易素通固體飲料等產品整齊擺放著。三年來,廣西復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新技術,實現了生產、研發、加工、銷售一條龍。

2015-2017年,由盧天才主持申請的專利共69項,獲得貴港市科學技術進步獎、貴港市水蛭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南縣基層科學技術服務點等榮譽。此外,公司申請了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併成功轉化了一項科學技術成果,“水蛭產業化立體養殖和科研應用”項目更是獲得了自治區科技專項批號。

有了技術,盧天才不忘帶領鄉親走致富路,定期開展技術培訓班,指導農戶養好水蛭。2015年以來,水蛭養殖技術受訓人員超過2000人次。公司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向合作社或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農戶養成後公司以每公斤不低於160元的價格回收。這樣每畝的收益在1.5萬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