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到法国忍辱谢罪,无意中记下“绝世孤本”

晚清大臣到法国忍辱谢罪,无意中记下“绝世孤本”

图注: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遗址。1897年,在空置20年后重建,1900年又在庚子之乱中第二次被烧毁。1903年用庚子赔款再次重建。

1870年6月,天津发生了一场劫难,史称“天津教案”,随着岁月流逝,知道的人并不多了。

在当年4、5月份,天津数天之内发生了多起儿童突然离奇失踪事件,又因当时驻扎在天津的法国育婴堂几乎每天都有孤儿患病而死。一时间可谓是人心惶惶。

很快谣言散布开来,说是天主教的育婴堂修女杀死了孩子,作药材之用。

于是,愤怒的群众杀死了10余名修女、2名神父,还有数名法国人,并焚毁了望海楼天主堂、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基督教堂等。

晚清大臣到法国忍辱谢罪,无意中记下“绝世孤本”

图注:事件发生后,审判涉事人员

事件发生后,清廷受法国方面的要求,展开了调查。

朝廷派直隶总督曾国藩来调查处理。经调查,确认育婴堂并无伤害孩童之事,纯属谣言带来的危害。

为了谢罪,清廷赔偿巨额赔款之后,逮捕并处死了组织攻击天主教为首的18人,充军流放了20余人,罢免了天津知府知县,并勒令其充军。

即使如此,法国仍不善罢甘休,屡屡挑事。没办法,清廷只得派通商大臣崇厚充当谢罪专使前往法国巴黎亲自赔礼道歉。

晚清大臣到法国忍辱谢罪,无意中记下“绝世孤本”

图注:崇厚和张德彝(从左至右)。崇厚,三口通商大臣,兴办洋务,天津教案后,任全权大使出使法国谢罪;张德彝,8次出国,著有《航海述奇》,是他首次向中国民众介绍蒸汽机、缝纫机、巧克力等。

1871年1月25日,崇厚带着随从兼翻译张德彝抵达法国马赛。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因为当时正好赶上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第二帝国也就随着皇帝的投降而崩溃。

紧接着即成立第三共和国,但普鲁士并不乐意,继续大举进攻法国。

因此,对于崇厚、张德彝就“天津教案”谢罪一事,法国当局自然是无暇顾及了。于是,崇厚、张德彝就在法国住了下来,待了将近1年时间。

晚清大臣到法国忍辱谢罪,无意中记下“绝世孤本”

图注: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有意思的是,他俩在马赛待了近2月,感觉特别无聊,就决定到巴黎去看看。3月27日,他俩抵达巴黎,这正是巴黎公社起义的前一天,因为他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也因此就促成了一项绝无仅有的工作,那就是他俩亲眼目睹了巴黎公社起义的全过程,分别在28、29日的日记里详细记录了这两天发生的一切事情。

晚清大臣到法国忍辱谢罪,无意中记下“绝世孤本”

图注:起义民众推翻旺多姆圆柱。

张德彝曾先后8次出国,在国外度过了数十年,写下了近200万字的日记。巴黎公社起义的情景就记在其中。张德彝在日记中记下了“军队在人民力量的感召下倒向革命,活捉了勒康特将军等高级军官”“巴黎公社宣布起义,凡尔赛军队攻打巴黎”“巴黎公社战士坚守阵地,推倒了拿破仑石像”。

巴黎公社遭到镇压时,张德彝又记下了“反对派追捕并屠杀起义者的场景”。他还真实地记录了公社社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如描述:“有女子,虽衣衫褴褛、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有吸烟者、唱曲者,虽被擒,无忧惧也。”

晚清大臣到法国忍辱谢罪,无意中记下“绝世孤本”

崇厚的日记名为《崇厚使法日记》。日记中不仅记录了巴黎公社起义的全部场景,有些记录还填补了很多史实空白。崇厚还参加了凡尔赛当局为原巴黎大主教达尔布瓦被巴黎公社处死后,为他举行的葬礼。

有专家称张德彝和崇厚的日记属于“海内孤本”,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和见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