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以下是正文

又到一年菌飘香

每年的这个时候

菌子大量上市

也是吃菌子最好的季节

不过吃菌子一定要注意

尤其是野生菌

更要格外小心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7月5日

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宋志忠表示

云南每年发生菌子中毒事件超300起

因此千万不要采没见过

或者不认识的菌子

以避免中毒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云南有300多种菌子

可食用的有200多种

宋志忠介绍,一提云南大家都认为气候好,动植物丰富,有很多天然而且美味的食品,其中就包括野生菌。“比较特色的像松茸,确实是非常好的山珍美味,但是也带来非常多的问题。因为云南有300多种菌子,可食用的有200多种,其中还有100多种是有毒的,所以每年云南发生菌子中毒事件都在300起以上。”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千万不要采没见过的菌子

更不要去买

他强调,野生菌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云南农村,因为农民喜欢自己上山采菌并且进行烹饪,无论是从烹饪工艺和对菌子的认识上都是有限的。“要避免菌中毒最好的办法是一定要买或者到山上去采那种我们认识的,千万不要采没见过的菌子,更不要去买。”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制作野生菌

一定要熟透

此外,野生菌在烹饪过程中如果没熟透也容易中毒。“比如牛肝菌如果煮不熟就是有毒的,包括松茸也不要吃生的,因为和松茸长得很像的菌子也有很多种,有可能就是有毒的。”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群体聚餐

严禁加工野生菌

今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预警公告。

不随意采摘、出售、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或霉变的菌子。对不熟悉的野生菌或对是否有毒把握性不大,过于幼小难以识别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不宜采摘烹调加工食用,或多品种混合加工。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所含某些成分会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从而引发中毒,所以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的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加大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监管力度。各乡(镇)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执行《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加强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监管, 严禁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加工野生菌(包括干野生菌),防止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14中常见可食用菌

白牛肝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红牛肝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黄牛肝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红葱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黄赖头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奶浆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松茸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干巴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鸡油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青头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鸡枞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马皮勃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黄虎掌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乳头菇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5种常见毒菌

小白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小豹斑毒散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锥鳞白鹅膏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鳞柄白毒鹅膏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苦马肝菌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燥、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毒菌中毒的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

溶血型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神经精神型

潜伏期半个小时至6个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症状,重者可有肺水肿、呼吸抑制及昏迷等,通常伴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出现幻觉、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损害,或发生嗜睡、精神错乱、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这一类型严重者死亡率高。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肝损害型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及救治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尤其是有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3、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注意!云南每年因为吃它中毒事件超300起 省疾控中心作出回应

提醒:野生菌虽美味

但一定要看清楚是什么菌

彻底煮熟了再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