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出认知能力与逻辑陷阱?

(本文出自:李书玲)

《如何安心如何空》: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简单的信息探测与反应;

另一类则是对所

收集信息的思维加工与整合,

由此产生更高一级的知识。

知痛痒、知香臭是属于第一类的认知。

语言、文字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

一切人类文明则属于第二类知识。

怎样走出认知能力与逻辑陷阱?

第一类认知

是所有生命体都具有的能力,

相比之下,

人类由于第二类认知能力的强化训练,

对其第一类认知能力

还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各类修行训练是

对第一类认知能力的开发与强化,

但佛法的功能涵盖了全部认知训练。”

所谓“眼耳鼻舌身意”,

便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身体功能。

如我们把自己身体看做一个探测器,

这个探测器每天从外界接受大量信息,

同时也会向外部释放大量信息。

大人与小孩的区别在于,

大人因为教育针对大脑的强化训练后,

信息加工能力大幅增强,

第一类认知的能力非但没有提升,

反而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教育之所以在强化第二类认知的同时

忽略第一类认知的发展,

一个潜在的假设是:

我们认为世界是复杂的,

我们需要完成

对复杂世界的解构、认识以及利用,

才能更好地生存。

第一类信息探测与反应能力

只能处理简单的信息,

无法探测复杂而高维的信息。

怎样走出认知能力与逻辑陷阱?

那么,一个问题是

“人类自身有的信息探测与反应能力,

是否能够经过发展而探测到更为复杂、

甚至是终极的信息呢?”

越来越多的实相告诉我们,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人将心注入地与工作融为一体时,

往往会产生创意和直觉,

看似违背常规逻辑,

却往往更为准确,

甚至更能创造出动人心魄的美。

这所谓的创意和直觉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探测能力的呈现。

再比如,

各修行或灵修强化第一类认知能力开发

而使人拥有一定的特异功能、

或者是神奇的功夫。

又比如,

佛法修行能让人有机会体认终极智慧,

从而让人生所有问题根本性解决超越。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需要福德资粮,

需要悟性和长久的功夫坚持。

就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言,

第一类认知和第二类认知可相互促进。

简单的信息探测与反应能力

是人体天生自带的功能,

是第二类认知可以发展的基础。

反过来,

如果在第二类认知发展的基础上,

基于理性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研究心态

去发展第一类认知,

不仅有利于人们

拥有更为高级的信息探测与反应能力,

同时也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从而有助人类的集体学习与智慧提升。

然而,正如有句话所讲,

“我们打造了工具,

而工具又反过来塑造了我们”。

人类创造语言、文字、科技、工具等,

人类文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的同时,

也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边界和围墙。

以大脑为主轻视其他功能开发的情况,

也会对我们认识生命和世界的真相

带来信息和逻辑污染,

进而形成障碍和瓶颈。

关于信息污染。

尽管我们认识世界,

做出判断和反应,

主要依靠大脑对信息的加工。

然而,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很多

仿佛天生就有的偏好的种子,

喜欢喜欢的,

不喜欢不喜欢的,

而每个人的喜欢和不喜欢又存在差异。

大脑在加工信息的同时,

心里的反应也会同时发生,

在心和大脑不能合一的情况下,

会出现信息

在空间和时间里乱窜的情况。

思考当下的事情时,

过去的很多画面和信息

会闪回式的出现,

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也会带着一些念头插进来,

再加上情绪的生发,

便会让所有的信息

混乱地缠绕在一起。

所谓杂念丛生,

会干扰大脑功能的发挥,

甚至导致大脑思虑过重,

精神也得不到放松和休息,

不堪负荷。

怎样走出认知能力与逻辑陷阱?

“心浮不定、杂念丛生”的状态

在不经过训练和超越的情况下,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所谓训练主要是练心,

让心能够定下来。

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便是专注的工作。

长期专注地从事一项工作有助于我们

借由工作而进入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实现心脑合一,

这也是工作

对我们而言一个核心价值所在。

关于逻辑污染。

如果我们把心脑不一情况下

所产生的信息跳跃、情绪生发、

念头混乱看作是信息污染,

与信息污染相比,

受过长期教育和思维训练的人,

形成了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此所带来的逻辑的污染,

或者叫逻辑的陷阱,

往往更难以察觉,

也更加难以突破和超越。

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人,

擅长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解读,

从而容易建立成就感,

尤其是在信息

越来越丰富和庞杂的今天。

也正因为如此,

人们往往容易

陷入优越感当中而不去追问

所谓的加工和解读是否准确?

是否存在误导?

因为逻辑很容易陷入自循环,

相比于散点的信息而言,

逻辑通常更具有穿透力。

为什么会存在逻辑的陷阱?

一方面每个人的认知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边界。

这个边界是由我们

每个人天生的性格特质、

从小到大的经历、

所受到的教育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每个人的大脑开发程度不同,

信息及逻辑的容量不同,

第一类认知的发展程度也不同。

另一方面,

一个事物的发展往往是

各种影响因素叠加的综合结果。

复杂的事物往往没有简单的对和错,

当一事物规模和复杂性大到一定程度,

很容易超越个人的驾驭能力。

从空间上讲,

个人很难看到所有的影响因素和全局,

所谓全局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随着认知边界的放大,

看到的全局也往往会不断放大。

与此同时,

所有时点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

又是实时变化的。

当我们的觉察力不足的时候,

往往只会在发生剧烈变化

或者转折性改变的时候才会意识到,

而实际上,

量变引起质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更进一步,

我们又面临主客观间长久以来的对峙,

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

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不仅是学科建立的基础,

甚至也是哲学上长久争论的命题。

以上所有情况都会导致逻辑陷阱存在。

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事物时,

往往是先看到某个局部所呈现的结果,

然后基于结果去假设和寻找原因。

在这个环节,

如果我们假设中带着强烈的结论预设,

逻辑的污染就已然存在。

怎样走出认知能力与逻辑陷阱?

进一步如我们把观察的镜头拉近,

把观察的时间拉长,

就不仅仅能够看到结果,

还可以看到行为,

在行为和结果之间做因果关联。

同样在这个环节,

关于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论证,

如果我们习惯性地重复脑海当中

已有的逻辑和关系模式,

或者漏掉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

逻辑污染将再次出现。

接下来,

更进一步行为的背后存在意识和动机,

包括个体的,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

群体的,

大体一致的或者彼此矛盾的……

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隐性的,

更加难以准确地获取。

除此之外,

在上面讲到的任何一步,

当我们把镜头反向拉远,

又会发现宏观因素的影响,

看似偶然的或者必然的。

因此,

如果我们试图完成对一个

复杂事物发展规律的准确认识,

就需要考虑影响因素的空间范围

(因素的构成与因素间关系的可能性)

与时间变化,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

当事人意识和心念的加入,

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听起来似乎有点太过于复杂,

其实也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

思维的训练方式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就会发现过程非常有趣。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个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旦我们建立正确的认识

和习惯应用有效方法,

进步的速度就会加快。

在抵达真相之前,

所有的逻辑构建都需要格外小心,

都必须留下开放的接口。

不能用行为上的勤奋,

弥补思维上的懒惰,

指望别人提供简单封闭的答案。

也许答案原本就是简单的,

然而,

在看似简单的背后却包含着丰富的、

身心投入的、

经受过复杂考验的亲身经验。

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

看似简单却没有力量,

或者读不懂简单,

曲解简单,

把深刻的道理口水化鸡汤化,

无法基于简单的原理

而展开无限丰富灵活的应用,

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是否努力持续升级自己认知能力?

放大逻辑的同时提防逻辑的陷阱?

学习和经历是为了

建立知识落差还是寻找真相?

努力保持认知开放

还是沉浸于追求封闭的结论?

保持清醒的觉察

还是无所谓无知的误导?

决定了一个人根本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