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原鄉里·柿子溝

原鄉里·柿子溝位於距離北京兩個半小時車程的河北滿城柿子溝,這裡有一片綿延數十公里柿子林,有五隻小兔子,還有一個腿長一米八的店長歐巴和手藝一流的廚師帥亮。

“這裡很真實,

是非常原生態的真實”

很多人其實很好奇每天住在柿子溝店裡的店長的日常,很好奇這個地方或者這個工作到底有什麼巨大的吸引力,會讓人樂意前往。所以有了這篇關於柿子溝店長劉一早的小採訪,文章不長,謝謝你來看。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店長劉說,柿子溝是個可愛的地方,這裡沒有水,只有山,不完美,但確實可愛。這裡的山像草原,遠遠望去只有草,少有樹,山上的石頭更可愛,每一塊似乎都會說話。

就在這群山環抱之中,我和廚師亮仔走遍了店裡前前後後的山峰,甚至給他們都起了名字:鎮守門戶的兩座,分別是狼居胥峰和臥龍山,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山峰——不老峰、七星臺、群仙嶺、十二生肖、玄武鋒……每一座都配得上我巍巍太行的豪邁雄壯。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山間採風的店長劉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山間採風的廚師亮

這裡的基礎設施不如北京的鄉村,尤其是道路和衛生等方面,但這也成就了柿子溝原生態,人為痕跡少的特點。關於這裡的人,可以用一個詞形容——真實。

如果多住一些日子,能讓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國農村的方方面面。其中有淳樸, 有勢力,有野蠻,這裡不是童話世界,也不是暴力街區,這裡是真真實實的中國農村。真切到我現在都沒完全適應。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店長劉&廚師亮

隔壁的奶奶會摘來黃瓜硬塞給我幾根;

養雞的劉大娘會拎著一小兜柴雞蛋讓我們嚐嚐;

沒有糧食了我們會去隔壁花姐家借一盆,要還時她還總是不收;

也會有村裡的大爺大娘上門讓我們幫忙代銷柿子餅,或者直接來質問:我家也養了柴雞,為什麼不帶客人到我那去買雞蛋呢?

一切都那麼真實,撤掉了人身上所有的偽裝,每個人都赤裸相見。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店長劉在小院裡摘槐花

問答

很多人都覺得民宿店長是個有趣的工作,你對這個工作是怎麼認為的呢?

店長劉:誰說有趣的話,可以來換宿一個月嚐嚐滋味。

沒聽過那句話嗎?沒做民宿前以為生活都是琴、棋、書、畫、詩、酒、茶,做了民宿才發現生活就是換床單——洗床單——換床單——洗床單……

我們在店裡的生活遠沒有大家想象的美妙,我們也有上級檢查,最多的是為客人探索、組織各種活動,服務好客人的衣食住行,偶爾還要面對村裡停電、停水、修路等等引爆客人小宇宙的不可控因素。

在這裡,你得和客人聊的出詩和遠方,也要換得了燈泡、通得了馬桶……從天堂到地獄我們辦了通票……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帶隊山洞探險

問答

在民宿裡有沒有感到無聊的時候,如果無聊會做什麼呢?

店長劉:基本沒有無聊的時候,有思維枯竭、想撓牆根的時候,那就去喂兔子,把它們挨著個的數落一遍:大白,你怎麼總這麼淘氣?二白,來翻個筋斗讓爺樂樂。三白,再往飯盆裡拉屎就關你禁閉!四白,你最近口味變的……哎?四白,人呢?又翻牆上山啦???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問答

民宿接待的客人很多,有沒有遇到過難以招架的客人?

店長劉:難以招架的客人暫時還沒有,不過確實有一些比較難纏的客人,半夜12點多了還在篝火晚會,影響周邊村民休息,1點多跳閘了讓我們給合閘去。但這類客人還是少數,我們民宿本身的氣質也容易吸引高素質的客人入住,大家對我們的工作還都比較支持。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問答

那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客人,為啥印象深刻呢?

店長劉: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以書換宿活動的一位客人。他們是五一假期來的,一家三口,小孩只有7歲左右。第二天我帶領的攀登狼居胥峰活動,只有他們一家三口報名,本來我以為帶著7歲的小孩會在半路放棄,折返回來。

沒想到在完全沒有路的情況下,一直跟隨我到了峰頂 ,而且說來慚愧,下山時本來應該路過狐仙洞,是我帶錯了路,從荊棘叢中沿著山崖而下,走了好大的彎路才到達洞口,客人竟然沒有一句怨言,還鼓勵他們的孩子體驗爬野山的魅力,讓我印象極為深刻,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帶錯路的內疚心情。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問答

在活動或者日常中,有沒有感到很開心的瞬間?

店長劉:很開心的瞬間?那就是客人在山洞裡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我們藏的寶貝,每找到一個都會驚呼一聲。

還有吃飯時(我們的餐飲是套餐,沒有菜單,如果客人問有什麼菜,我都會說看我們廚師心情),每端出一道菜,客人集體“哇”的驚呼,直到我端出最後一道菜 ,並且玩笑的告訴大家:今天我們的廚師長中彩票啦,加送大家一道菜!所有人都大聲的說一句:哇,謝謝!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問答

如果讓你放下手機,一個人在柿子溝的小院住上三天,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店長劉:看書。把高陽先生的慈禧全傳和胡雪巖再看一遍,或者也可以看看他的其他作品。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柿子溝公建書吧

問答

如果可以帶一個人和你一起體驗三天沒有信號的山間生活,你會帶誰呢?最想跟他/她一起做什麼事?

店長劉:心上人。院子裡,樹蔭下,都在看書,偶爾抬頭,相視一笑……或者我在看書,她在刺繡;也或者她在看書,我在泡茶……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問答

在柿子溝,吃到的最最好吃的一樣食物是什麼?

店長劉:杏鮑菇炒柴雞蛋,裡邊還有點紅辣椒,亮仔做的,能配一盆米飯吃……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亮仔做的另一種蛋

問答

覺得自己發掘的最有趣的一項活動是什麼?

店長劉:山洞探險。

經過村裡鄭大叔介紹,我們找到了周圍山上的兩個山洞。

第一次戰備洞探險之後,毫不遲疑的就決定在洞裡開展活動了,因為天然優勢太明顯了,洞長200-300米,探險深度足夠;

通風情況良好,沒有大型危險動物,安全性基本有保障;

出洞口只能爬行而出,增加體驗性和神秘感;

出洞後攀爬不老峰,峰頂一片麥浪似的草甸,文藝範拍照絕佳地點,下山途中小天梯驚險刺激,沿路獾道(獾子常走的一條草叢中小路)引路,探險翻山A 線路順理成章的成型了。

之後又和亮仔探索了難度稍高的B線路,C線路,以及難度最高的半山環線至尊線路。

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山的饋贈。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深夜上山探路藏寶

問答

在策劃最近的親子活動中,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店長劉:最大的感觸就是,每一項活動都是磨合、實踐出來的,一開始想的再好都沒用。帶著孩子們去抓螞蚱,結果螞蚱毛都沒見著一根,臨時決定去種菜的小院剪幾棵小蔥,沒想到讓孩子不亦樂乎,從那以後,剪小蔥就和抓螞蚱活動捆綁了。

so,設想的再好都沒用, 而且也會浪費大把時間,幹就完了,邊想邊幹,乾乾想想,想想幹幹,沒有前人的經驗,我們就去摸石頭吧。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在村民家體驗撿雞蛋

問答

給你無限大的想象力,你最希望大家來這裡能感受到什麼?你想帶他們做什麼事情?

店長劉:幸福。

不管是直接的幸福,還是經過努力後的幸福,我最希望的就是把幸福感帶給大家。不單單是來玩一趟,希望把幸福感留在孩子們的記憶裡。

如果放開想象力,我希望這裡是城市孩子的鄉土教育基地,孩子們可以擺脫鋼筋水泥的束縛,在這裡感受泥土的氣息, 感受大山的豪邁。

見識羊的粑粑是圓粒粒的,剛下的雞蛋是溫溫的,野雞的叫聲是嘎嘎的……蒙以養正,用真真切切的天空和大地的氣息滋養我們被電子設備包圍的孩子們。

我還希望這裡是親子基地,父母可以陪孩子在這裡感受親情的溫暖,有成就感的快樂,大人們也能找回在孩子心中的崇拜感,擺脫家庭中雞飛狗跳寫作業的氛圍。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店長劉 還想說的一些話:

作為店長,同樣也作為柿子溝村裡的一員,我還希望原鄉里·柿子溝是村民們致富的紐帶,是村裡孩子接觸外面的跳板。

我希望我們是城鄉溝通的結構洞,洞的一頭連著臃腫的城市,另一頭連著日益凋敝的農村。

人生漫長又短暫,我珍惜所有能和別人相處的瞬間,也希望我們所做的事能給這個世界上帶來一道光亮。

80後民宿店長在十八公里柿子林中,現實版的”鄉村變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