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課堂變革

“互聯網+”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傳統課堂像數字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發展,許多學校開展“電子書包”“智慧教室”“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智能學習終端”等教學實驗,對智慧課堂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互聯網+時代的課堂變革

在學校信息化教學實踐中,智慧課堂對教學活動起著調節作用,對完成學習任務起著推動作用,其構建的目的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教育技術手段的信息化、智能化,創設富有智慧的教學環境,以支持智慧的教與學。智慧課堂的普及與應用,給教育教學活動改革帶來了新的景象。

一、課堂動態開放

智慧課堂本質上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藉助大數據、雲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智能手機、可穿戴計算設備等各種智能終端,使課堂系統超越了時空限制,動態的信息互通交流,實現了更為開放的教室、更為開放的課堂活動,使得課前、課中、課後成為一體,單一、封閉的課堂教學向多元化的開放式教學發展。同時,開放的課堂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鼓勵學生自由、自主地學習,為學生激發潛能、發展智力創新思維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課堂高效互動

課堂互動指的是在線教學環節中所需要的主要互動功能,包括組班、發佈通知、在線答疑、實時交流、作業佈置和批改等。智慧課堂主要利用智能化的移動學習工具和應用支撐平臺,例如“速課網”,提供全方位的教學互動,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加立體化,大大提高了課堂互動能力和教學效率。

通過情境感知、數據挖掘等方法,可以提前預知學生潛在的學習需求,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通過資源共享和智能推送等方式,在第一時間推送最新的學習課程資源,基於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即時教學評價信息反饋,實現強交互式教學,增加師生互動交互的深度和廣度。

三、數據化測評與學習跟蹤

智慧課堂中,學生考試評測和學習記錄跟蹤軌跡可通過大數據系統實現。如速課網移動教學平臺,在考試評測模塊功能中,學校及老師可以建立試題庫,生成試卷或自例定義試卷,並定時定人組織考試,把試題推送到每位學生的手機上,並進行在線評卷和成績反饋等。速課網輔助智慧課堂的開展,提供完善的學習記錄跟蹤和評測系統,學生的閱讀、練習、考試等各個學習過程,可實時反饋給老師,老師可根據記錄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實現因人施教。

四、個性化教學與學習

大數據使實施個性化教學和因材施教具有了現實可能性,真正實現從群體教育的方式轉向個體教育。老師可通過大數據移動教學應用工具平臺製作個性化教案,並把教案整合在教材裡輔助教學。速課網專注於移動教學,以校內課堂電子化、教學活動雲端化為特點,提供了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最佳方案,為老師和學生打造課堂互動、個性化教學、混合式學習的創新體驗。

此外,基於大數據的學習分析,能夠準確把握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的評估,使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認知度更清晰、更準確,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和輔導策略,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料,在課後進行個別化的“微課”作業和輔導,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一對一”的個性化教學。

五、引導性施教

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在教學全過程中始終起著重要的引導性作用。

在智慧課堂中,首先教師要通過情境建構、問題激發,引導學生對預習內容產生興趣,並積極主動地查閱資料、開動腦筋、探討研究教師推送的預習材料和測驗;其次,通過互動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激發思維,闡述自己對預習內容的認識過程、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引導學生髮現新的問題、展開討論;最後,通過佈置個性化的作業及教學輔導,教師引導學生形成對知識的整體掌握和更深入的理解,幫助學生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