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七弦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聽彈琴

唐·劉長卿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盡人皆知

琴棋書畫中藏著人人渴望的悠然

但若細問琴何為是?

大多隻是茫然

自古齊魯為禮樂之邦

就在這齊魯大地之上

有一支古琴藝術流派

奏響過不同凡響的燦爛樂章

這便是諸城派古琴

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

歷經了幾千年的滄桑風雨後

於清末民初萌生的一朵奇葩

這傳遍華夏的絲竹古韻

見證諸城派古琴的歲月今朝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跨越千年興衰往事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諸城派古琴主要代表人物 王賓魯

古琴跨越數千年的時光

七絃之上流淌過無數文人雅士

寄情風月的精神絃歌

也見證過俱往矣的世間絕響

如今在歲月綻放

古琴,又名“琴”,亦稱“絲桐”,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撥絃樂器之一,是中國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民間藝術形式。它是中國古代最受尊崇的樂器,其文化內涵遠遠超出了音樂的範疇。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諸城既是“諸城琴派”的故鄉,又是中國古琴的發源地。諸城古琴稱“山東諸城派古琴”,又稱“琅琊派古琴”,早在4300多年前,出生於諸城諸馮村的虞舜就善於制琴、彈琴。《禮記·樂記》載:“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諸城既是“諸城琴派”的故鄉,又是中國古琴的發源地之一。諸城派古琴形成於19世紀中葉,歷經幾代琴家的探索、交流、吸收、發展,形成了一個具有諸城特點、風格、技巧和特有曲目傳譜的古琴流派。

傳承之路多風雨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遙望歷史長河

古琴與文人雅士的不解之緣

幾乎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

然而諸城派古琴的傳承之路

卻是在風雨中前行

諸城派古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出生於19世紀初的王既甫(字浦長,1807-1886)和王冷泉(字雩門,1807-1877)。二人所彈奏的許多獨特的諸城派琴曲如《長門怨》、《秋風詞》等都是一致的,但是由於二人的琴學淵源有異,王既甫師承虞山派,王冷泉師承金陵派,因此他們的演奏風格也有所不同,諸城派古琴最初的傳播僅限於諸城境內。

19世紀後半期,王溥長之子王作禎琴藝超越其父,和王雩門被稱為琴壇“諸城二王”。王作禎表弟王露,師從王作禎學琴,與王作禎、王雩門並稱“諸城三王”。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宣統三年(1911),王雩門嫡傳弟子王賓魯被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古琴導師;民國八年(1919),王露任北京大學古琴導師。諸城派古琴進高校,推動諸城古琴傳向全國。

但是到了20世紀後半期諸城古琴在諸城本地曾一度傳承乏人,甚至銷聲匿跡。據諸城派古琴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高培芬回憶說:“80年代初我成立了‘文革’後的山東第一家琴社——山東古琴社,免費傳授古琴,但效果不佳。那時候為了留住一個學生,我不僅不收學費,還留學生在家裡吃飯,甚至向學生贈送古琴。即便是這樣,還是很難留住學生,大部分人直接把琴送回來了。”直到進入21世紀,諸城古琴重新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2008年6月,諸城派古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11月,諸城派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正如昔賢所云:琴道幾絕矣,然天不欲絕此道也。琴道不傳而傳。

絲竹古韻遍華夏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諸城派古琴走過傳承風雨終復響

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佳韻

譜寫了一首首撼人心懸的樂章

於虛實沉浮裡保留風雅情愫

諸城古琴的立調體系是以三絃為宮而以律呂命調。其藝術風格細緻、含蓄、質樸、流暢;節奏固定、標準統一,劃分節奏並附有簡譜。諸城古琴以《長門怨》《秋風詞》《關山月》為獨有曲操。琴譜有王冷泉輯《琴譜正律》,載琴曲21首;王既甫、王心源、王秀南祖孫三代相傳的《桐蔭山館琴譜》,載琴曲16首;王露輯《玉鶴軒琴譜》,載琴曲30首;王賓魯傳《梅庵琴譜》,載琴曲14首。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王賓魯 《梅庵琴譜》

經過歷代琴家的探索,諸城古琴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剛中帶韌,密中見疏,實中有虛,一氣流轉,重而不滯,既以麗密深曲為特徵,又具空靈迴盪之美。緊勁聯綿,循環超忽,氣捲風雲,韻綴繁星,以超然的姿態綿延於中華文明之中。

泠泠七絃上,古調傳千年——諸城派古琴

古琴乃古代所謂的“載道之器”

非音樂藝術範疇的“樂器”所能侷限

伏羲作琴、神農作琴

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嵇康刑前仍從容不迫奏《廣陵散》

撫琴言志,寄託情思

諸城派是中國古琴四大琴派之一

與虞山派、廣陵派和川派

共同演繹古琴藝術的高韻雅緻

如一縷幽香浸潤著歷史與文化

在時間流轉之中傳遞著真善美的意義

(注:圖文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