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黃庭經》

《黃庭經》,王羲之小楷作品,一百行。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朗之意態。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行穰帖》

《行穰帖》頗有雄渾圓融之氣,可謂得其綱要,書法必須要有靈,要有朝氣,才能雄秀兼善,即所謂力與美的兼備,古法雄而不秀,或有秀而難雄者,這是王羲之書法新體之變,是質的變化,是徹底的變革。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行穰帖》為王羲之草書中最為奔放爽暢之作,顯示著其書筆勢由內擫向外拓的跡象。其字與字大小懸殊前所未見,且字勢一瀉而下,體格開張,姿態多變,開王獻之“尚奇”書風之先河。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此帖風格與王氏其他草書作品有一字差異,故臨習中要特別注意一點,即其線條形態飽和豐滿,筆勢以按為主,線質圓厚滋潤有重量感,避免輕飄浮躁。

《哀禍帖》

《頻有哀禍帖》草書,紙本,現藏於日本前田育德會。字間傾側、俯仰、鉤連,筆畫輕疾、圓轉、牽引,結體多有取橫勢者。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第一行主要靠單字距離去調節疏密關係,第二行“不能自”三個字聯寫在一起。第三行的距離關係,有單字、有組合的應用。盡顯大氣疏朗。

《胡桃帖》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書《十七帖》,全文見《右軍書記》:“得足下旃、胡桃藥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胡桃帖》中第一、二行疏,第三、四行密,第五行疏,第六行密;第一行中,"足下所疏"密,"疏雲此果"疏,"果佳"密,"佳可"疏,"可為"密。這樣忽疏忽密的排列,就使得章法起伏跌宕,節奏分明。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在《胡桃帖》中,行與行之間沒有犬牙交錯的字跡,三、四行之間較寬,最後一行留有較大的空隙,而且,"此、當、胡、篤、種"等字中間有較大的空白,"足、下、可、為、桃、皆、子"等字的筆畫又十分細勁,這樣,整體就顯得比較疏朗。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END·

无法逾越的王羲之(下)

廣西青年書法家協會秘書處地址:廣西南寧市青秀區金湖路39-6號廣西共青大廈3樓

聯繫電話: 0771-5781662/17776535280

郵箱:[email protected]

QQ:2813780824

合作官網:中國-東盟藝術網(www.10m1.com)

合作官微:亞聯藝術、東盟藝術館

合作展館:中國-東盟藝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