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高層將領後來爲什麼要刺殺希特勒?

和風漫談


不是後來,是一直都有刺殺希特勒的計劃,只不過1944年7月的那次實施的程度最深,影響最大。值得注意的是,謀劃刺殺希特勒的主要為貴族出身的德國國防軍高級軍官。

一、咱們可以先看看什麼是國防軍,什麼是黨衛軍。整體來說,兩者都是30-40年代德國的武裝力量。國防軍是德國的正規的合法的武裝力量,在1871年德國建國時候就存在,國防軍將領不都是納粹黨員,是正規的職業軍人,有較高的素養。將領很多是傳統容克貴族出身,比如,傳統的東普魯士(戰後已經被割讓給了波蘭等國)的貴族家庭就盛產國防軍軍官。名字裡面有馮(von)的都是貴族出身,比如馮.曼施坦因,馮.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的國防軍上校)。他們崇尚騎士精神和貴族榮譽感。

馮.施陶芬貝格伯爵。施陶芬貝格家族是德國南部一支天主教的貴族,其家族淵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列祖列宗多是教堂主持、政府官員和高級將領。馮·施陶芬貝格伯爵的父親是符騰堡王國的將軍,母親是普魯士軍隊改革家——格耐森瑙元帥家族的女伯爵。

雖然,黨衛軍整體地位要高於國防軍,但是往往受國防軍鄙視。黨衛軍是德國納粹用來控制德國社會各界的私人武裝和工具,類似納粹黨的私人打手團。裡面的成員魚龍混雜,比如他們的頭頭——希姆萊,出身比較低微,父母都是普通市民,自己當過養雞場負責人。很多黨衛軍高層出身都不高,所以加入黨衛軍成了許多底層青年快速致富,提升社會地位的捷徑。因此,國防軍裡面的馮(von)們看這些黨衛軍難免有那種大城市精英看山區文盲和城鄉結合部流氓的意思。

電影《刺殺希特勒》劇照,“女武神行動”謀劃者幾乎是清一色的國防軍貴族軍官,多數名字裡面都有馮(von)

電影中,立場搖擺不定的警衛營長雷麥爾少校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實中的雷麥爾雖然是國防軍將領,但同時也是一名納粹信仰者,甚至在戰後還不遺餘力的傳播納粹遺毒。

雖然國防軍裡面也有諸多堅定的納粹黨支持者(比如上圖雷麥爾少校),但不少高層軍官還是認為忠於德意志要遠勝於忠於元首本人,所以有了第二點解釋。

第二、搞掉希特勒的計劃三十年代就有了,甚至閃電進攻前,一些高層就已制定了逮捕希特勒恢復民主國家的計劃,並組成秘密抵抗團體。44年7月前,希特勒至少遭到過41次的暗殺。比如,43年東線的 海寧·特雷斯考夫上校,曾經把裝著炸彈的白蘭地送上了希特勒的專機,結果因為高空極度低溫,把炸藥凍住了,沒成功。

44年女“武神行動”(刺殺希特勒)的原因電影裡面也比較客觀的還原了,除了與黨衛軍長期不合以外,一個重要是納粹的種族屠殺和各種暴行,讓這些原本效忠元首的軍官對納粹理念產生了懷疑和抵制,比如施陶芬貝格本人,開始也是希特勒忠實的崇拜者(親身體驗到了希特勒復興國家,重整軍隊,開疆破土的威力),後來逐漸轉成了懷疑、甚至厭惡(可以參考施陶芬貝格的個人日記)。

到了44年,東線早已經轉攻為守,西線盟軍已經在諾曼底登錄,雖然老百姓和中下層官兵被洗腦和矇蔽,但是這些高層已經看得很清楚,德國戰敗已成定局,投降是遲早的事兒。但是,希特勒的性格重度偏執,信奉“要麼勝利,要麼滅亡”的極端人生信條,是一定要不惜代價,死戰到底的,會讓德意志民族與第三帝國共存亡。

所以,在他們看來,只有推翻納粹專治,建立新政府,由新政府與盟軍談判,才可以利益最大化,比如爭取一個相對緩和的投降條件,保全德國在1939年以前就據有的主要領土,甚至可以同蘇聯接著平分波蘭,允許德國保留軍隊,避免外國軍隊進入德國等。總之,越早與盟軍談判就越能掌握主動權,保留越多的既得利益。

這種投降就是有條件的投降,可以保證德國儘可能多的既得利益和領土完整,而非45年德國的無條件投降——割地又賠款,還被分區佔領。



但是,這個計劃缺乏群眾基礎,而且沒能籠絡住其他德軍高級將領,像隆美爾,古德里安都多多少少聽說過這個計劃和組織,但只是隔岸觀火,沒有提供任何實質幫助。柏林城內的反希特勒分子優柔寡斷,行動遲緩,並未及時解除納粹高層的權力,武裝佔領柏林。甚至部分成員在得知希特勒沒有被炸死後動搖倒戈,讓計劃中的政變亦告流產。

隨後,希特勒對參與者進行了大規模的報復,有7000多人遭到逮捕,其中將近5000人被處死。這些曾經的政界、軍界高官受盡羞辱,比如故意收走他們的褲帶,讓這些驕傲的貴族軍官在受審過程中全程提著褲子,衣衫狼狽。死刑的實施方法也是聳人聽聞:用鋼琴絃勒住,掛在屠宰場的鉤子上慢慢死去,行刑過程還被拍成了電影。隆美爾為此也被逼自殺。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我曾經通過《世界軍事》、《軍事史林》等軍事書刊,多次閱讀到有關刺殺希特勒的文章,不同的版面有不同的描寫,但核心議題是:在一九四四年的七月二十日的確是發生了一件刺殺希特勒的一次行動!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一九四二年發生在蘇聯境內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在埃及境內的阿拉曼戰役的失敗,預示著德國最後的戰敗已經是不可避免,這時的一部分上層軍官感到了一種對未來前景的悲哀。又加之希特勒對於軍事上的不切合實際的干預,使得一些軍官包括陸軍元帥維茨勒本、克魯格、隆美爾以及陸軍參謀長貝克在內的一大批將領對希特勒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一九四三年的英美盟軍登陸西西里島的行動,更加劇了這種情緒的嚴重抬頭。

七月二十五日,由於軍事上的失利和國內反法西斯運動的高漲,意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被撤職囚禁。

一個由巴多格力奧元帥組成的新政府開始與英美盟軍洽談意大利退出戰爭的事宜,並無條件投降。


為了能夠體面的結束戰爭,還德國人民一個交代,一個秘密的推翻希特勒的計劃開始形成。

但希特勒不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兩人雖然都是獨裁者,但希特勒在牢牢地控制著德國的軍政大權,如果像意大利的囚禁墨索里尼的行動那樣顯然是不行。

於是,一個秘密刺殺希特勒的行動秘密出爐!

但是秘密組織的人很有點像蘇聯918事變中的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成員一樣,一方面對最高當權者有著嚴重的不滿,希望能夠溝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改變現狀,但另一方面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而畏縮不前,不想承擔太多的責任。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德國陸軍中的一個上校勇敢的站了出來,他就是施道芬堡。


施道芬堡,德國陸軍上校。出身的國貴族家庭,在戰爭中由於一次敵機的轟炸使他徹底的失去了一隻眼睛和整隻右手,以及左手的兩根手指。

戰爭的殘酷性使他對希特勒產生了極大的不滿,他開始有計劃的接近秘密組織,併成為了該組織的核心人物!

施道芬堡與其他渴望改變德國命運的軍官一起開始一次次的刺殺希特勒的行動。

刺殺組織中包括了歐布利特將軍和佛洛姆將軍等德國軍隊的重要人物。

應該說,越是完美的計劃也正是越出紕漏的計劃,其中有兩次看似完美的計劃卻因一些小小的遺憾而泡湯。


一次是希特勒出席一次會議,因秘密組織的計劃是想將納粹的第二號人物戈林一起幹掉,因戈林未能到場,於是一次看似非常有希望的刺殺計劃告吹!

第二次是想乘希特勒到前線視察的機會,在他乘坐的座機上安裝炸彈,但由於希特勒臨時改變決定而失去機會!

一九四四年六月英美盟軍施行了號稱“霸王計劃”的諾曼底登陸,盟軍的這次行動使秘密組織更加劇了刺殺希特勒行動的緊迫心理。

因為他們明白,一旦英美盟軍打到德國就失去了刺殺希特勒的意義,也就是說失去了和盟軍談判的籌碼。

1944年7月20日秘密組織迎來了一次最重要的機會,施道芬堡上校奉命參加由希特勒召開的有關討論蘇德戰場的會議,由施道芬堡奉命彙報有關計劃。

當日下午12時許,施道芬堡憑著個人特有的機智,將裝有定時炸彈的公文皮包巧妙地放置在希特勒的腳下,然後找了一個巧妙的藉口悄悄地溜出了會議室!

炸彈在預定的時間發生了爆炸,濃煙夾裹著人體破碎的四肢衝出屋外,所有跡象表明希特勒必死無疑!

但在柏林靜靜等候消息的秘密組織卻遲遲未採取行動,像後來的蘇聯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優柔寡斷一樣,沒有按照事先的分工協調一致,正是由於不應有的遲疑竟給自己後來帶來了致命的嚴重後果!

但不幸的是傍晚時分傳來了希特勒的廣播聲音!

希特勒並未死亡,是一個幕僚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和厚厚的橡木桌子救了他的一條性命。

大搜捕隨即開始,施道芬堡上校、歐布利特將軍、基爾海姆上校,當即被捕並立即槍決。

按照希特勒的命令,維茨勒本元帥、貝克將軍、奧爾布里希特將軍等一大批德國參與秘密組織的將領被送上了絞刑架。

大搜捕共被逮捕了7000多人,其中的4000多人被處死,除此之外對秘密組織抱有支持同情心裡的隆美爾元帥和克魯格元帥也被牽涉其中,被逼服毒自殺!

一九四五年的三月份,英美盟軍已經逼近德國境內,這種殘酷的大審判還仍在進行中,雖然希特勒在最後時刻把參與者都送上了審判臺,但也就僅僅過了不到兩個月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終點,仍然沒有逃脫正義的審判!


東西方不敗i


第一,國防軍的總參-容克集團本身就對希特勒大權獨攬非常不滿,不論第二帝國還是魏瑪共和國,總參-容克集團都是處於“共治天下”的地位,但是這個地位在希特勒上臺後逐步被剝奪了,國防軍中相當一部分軍官對此非常不滿(他們不是反對納粹對外侵略擴張和民族屠殺喔,相反在德國擴張順利的時候他們對此都是非常積極的)。



第二,43年後德軍開始受挫,尤其是美國參戰後,這些人很明白這樣戰爭是打不贏了,德國必然會慘敗,於是一些高級軍官開始加入密謀集團,這些人認為如果能夠幹掉希特勒,就可以把所有戰爭罪責一股腦都推到希特勒和納粹頭上,把國防軍打扮成無辜的小白鼠從而實現西線單獨媾和(他們對自己在東線乾的鳥事心裡其實還是很有逼數的),並且在英美支持下打敗蘇聯(我能說這就是一幫政治白痴麼?),當然,和英美單獨媾和去打蘇聯人在三德子後期其實非常有市場,不過就是實現途徑的問題。



第三,實際上密謀集團除了幾個少壯派中級軍官之外,絕大多數高級軍官都首鼠兩端猶猶豫豫,這才是取死之道。

密謀集團中只有馮.施陶芬貝爾格等少壯派比較堅決


DDG的老船塢


在戰爭後期,德國的軍力不在佔據優勢,而希特勒對於戰爭決策干預越來越中使得德國的戰敗已成定局。德國軍官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二戰盟軍也計劃過要刺殺希特勒,但考慮到在希特勒的統治下德國滅亡的更快所以取消了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