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高层将领后来为什么要刺杀希特勒?

和风漫谈


不是后来,是一直都有刺杀希特勒的计划,只不过1944年7月的那次实施的程度最深,影响最大。值得注意的是,谋划刺杀希特勒的主要为贵族出身的德国国防军高级军官。

一、咱们可以先看看什么是国防军,什么是党卫军。整体来说,两者都是30-40年代德国的武装力量。国防军是德国的正规的合法的武装力量,在1871年德国建国时候就存在,国防军将领不都是纳粹党员,是正规的职业军人,有较高的素养。将领很多是传统容克贵族出身,比如,传统的东普鲁士(战后已经被割让给了波兰等国)的贵族家庭就盛产国防军军官。名字里面有冯(von)的都是贵族出身,比如冯.曼施坦因,冯.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国防军上校)。他们崇尚骑士精神和贵族荣誉感。

冯.施陶芬贝格伯爵。施陶芬贝格家族是德国南部一支天主教的贵族,其家族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列祖列宗多是教堂主持、政府官员和高级将领。冯·施陶芬贝格伯爵的父亲是符腾堡王国的将军,母亲是普鲁士军队改革家——格耐森瑙元帅家族的女伯爵。

虽然,党卫军整体地位要高于国防军,但是往往受国防军鄙视。党卫军是德国纳粹用来控制德国社会各界的私人武装和工具,类似纳粹党的私人打手团。里面的成员鱼龙混杂,比如他们的头头——希姆莱,出身比较低微,父母都是普通市民,自己当过养鸡场负责人。很多党卫军高层出身都不高,所以加入党卫军成了许多底层青年快速致富,提升社会地位的捷径。因此,国防军里面的冯(von)们看这些党卫军难免有那种大城市精英看山区文盲和城乡结合部流氓的意思。

电影《刺杀希特勒》剧照,“女武神行动”谋划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国防军贵族军官,多数名字里面都有冯(von)

电影中,立场摇摆不定的警卫营长雷麦尔少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中的雷麦尔虽然是国防军将领,但同时也是一名纳粹信仰者,甚至在战后还不遗余力的传播纳粹遗毒。

虽然国防军里面也有诸多坚定的纳粹党支持者(比如上图雷麦尔少校),但不少高层军官还是认为忠于德意志要远胜于忠于元首本人,所以有了第二点解释。

第二、搞掉希特勒的计划三十年代就有了,甚至闪电进攻前,一些高层就已制定了逮捕希特勒恢复民主国家的计划,并组成秘密抵抗团体。44年7月前,希特勒至少遭到过41次的暗杀。比如,43年东线的 海宁·特雷斯考夫上校,曾经把装着炸弹的白兰地送上了希特勒的专机,结果因为高空极度低温,把炸药冻住了,没成功。

44年女“武神行动”(刺杀希特勒)的原因电影里面也比较客观的还原了,除了与党卫军长期不合以外,一个重要是纳粹的种族屠杀和各种暴行,让这些原本效忠元首的军官对纳粹理念产生了怀疑和抵制,比如施陶芬贝格本人,开始也是希特勒忠实的崇拜者(亲身体验到了希特勒复兴国家,重整军队,开疆破土的威力),后来逐渐转成了怀疑、甚至厌恶(可以参考施陶芬贝格的个人日记)。

到了44年,东线早已经转攻为守,西线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登录,虽然老百姓和中下层官兵被洗脑和蒙蔽,但是这些高层已经看得很清楚,德国战败已成定局,投降是迟早的事儿。但是,希特勒的性格重度偏执,信奉“要么胜利,要么灭亡”的极端人生信条,是一定要不惜代价,死战到底的,会让德意志民族与第三帝国共存亡。

所以,在他们看来,只有推翻纳粹专治,建立新政府,由新政府与盟军谈判,才可以利益最大化,比如争取一个相对缓和的投降条件,保全德国在1939年以前就据有的主要领土,甚至可以同苏联接着平分波兰,允许德国保留军队,避免外国军队进入德国等。总之,越早与盟军谈判就越能掌握主动权,保留越多的既得利益。

这种投降就是有条件的投降,可以保证德国尽可能多的既得利益和领土完整,而非45年德国的无条件投降——割地又赔款,还被分区占领。



但是,这个计划缺乏群众基础,而且没能笼络住其他德军高级将领,像隆美尔,古德里安都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个计划和组织,但只是隔岸观火,没有提供任何实质帮助。柏林城内的反希特勒分子优柔寡断,行动迟缓,并未及时解除纳粹高层的权力,武装占领柏林。甚至部分成员在得知希特勒没有被炸死后动摇倒戈,让计划中的政变亦告流产。

随后,希特勒对参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报复,有7000多人遭到逮捕,其中将近5000人被处死。这些曾经的政界、军界高官受尽羞辱,比如故意收走他们的裤带,让这些骄傲的贵族军官在受审过程中全程提着裤子,衣衫狼狈。死刑的实施方法也是耸人听闻:用钢琴弦勒住,挂在屠宰场的钩子上慢慢死去,行刑过程还被拍成了电影。隆美尔为此也被逼自杀。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我曾经通过《世界军事》、《军事史林》等军事书刊,多次阅读到有关刺杀希特勒的文章,不同的版面有不同的描写,但核心议题是:在一九四四年的七月二十日的确是发生了一件刺杀希特勒的一次行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九四二年发生在苏联境内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在埃及境内的阿拉曼战役的失败,预示着德国最后的战败已经是不可避免,这时的一部分上层军官感到了一种对未来前景的悲哀。又加之希特勒对于军事上的不切合实际的干预,使得一些军官包括陆军元帅维茨勒本、克鲁格、隆美尔以及陆军参谋长贝克在内的一大批将领对希特勒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一九四三年的英美盟军登陆西西里岛的行动,更加剧了这种情绪的严重抬头。

七月二十五日,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被撤职囚禁。

一个由巴多格力奥元帅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英美盟军洽谈意大利退出战争的事宜,并无条件投降。


为了能够体面的结束战争,还德国人民一个交代,一个秘密的推翻希特勒的计划开始形成。

但希特勒不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两人虽然都是独裁者,但希特勒在牢牢地控制着德国的军政大权,如果像意大利的囚禁墨索里尼的行动那样显然是不行。

于是,一个秘密刺杀希特勒的行动秘密出炉!

但是秘密组织的人很有点像苏联918事变中的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一样,一方面对最高当权者有着严重的不满,希望能够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现状,但另一方面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而畏缩不前,不想承担太多的责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德国陆军中的一个上校勇敢的站了出来,他就是施道芬堡。


施道芬堡,德国陆军上校。出身的国贵族家庭,在战争中由于一次敌机的轰炸使他彻底的失去了一只眼睛和整只右手,以及左手的两根手指。

战争的残酷性使他对希特勒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他开始有计划的接近秘密组织,并成为了该组织的核心人物!

施道芬堡与其他渴望改变德国命运的军官一起开始一次次的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刺杀组织中包括了欧布利特将军和佛洛姆将军等德国军队的重要人物。

应该说,越是完美的计划也正是越出纰漏的计划,其中有两次看似完美的计划却因一些小小的遗憾而泡汤。


一次是希特勒出席一次会议,因秘密组织的计划是想将纳粹的第二号人物戈林一起干掉,因戈林未能到场,于是一次看似非常有希望的刺杀计划告吹!

第二次是想乘希特勒到前线视察的机会,在他乘坐的座机上安装炸弹,但由于希特勒临时改变决定而失去机会!

一九四四年六月英美盟军施行了号称“霸王计划”的诺曼底登陆,盟军的这次行动使秘密组织更加剧了刺杀希特勒行动的紧迫心理。

因为他们明白,一旦英美盟军打到德国就失去了刺杀希特勒的意义,也就是说失去了和盟军谈判的筹码。

1944年7月20日秘密组织迎来了一次最重要的机会,施道芬堡上校奉命参加由希特勒召开的有关讨论苏德战场的会议,由施道芬堡奉命汇报有关计划。

当日下午12时许,施道芬堡凭着个人特有的机智,将装有定时炸弹的公文皮包巧妙地放置在希特勒的脚下,然后找了一个巧妙的借口悄悄地溜出了会议室!

炸弹在预定的时间发生了爆炸,浓烟夹裹着人体破碎的四肢冲出屋外,所有迹象表明希特勒必死无疑!

但在柏林静静等候消息的秘密组织却迟迟未采取行动,像后来的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优柔寡断一样,没有按照事先的分工协调一致,正是由于不应有的迟疑竟给自己后来带来了致命的严重后果!

但不幸的是傍晚时分传来了希特勒的广播声音!

希特勒并未死亡,是一个幕僚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和厚厚的橡木桌子救了他的一条性命。

大搜捕随即开始,施道芬堡上校、欧布利特将军、基尔海姆上校,当即被捕并立即枪决。

按照希特勒的命令,维茨勒本元帅、贝克将军、奥尔布里希特将军等一大批德国参与秘密组织的将领被送上了绞刑架。

大搜捕共被逮捕了7000多人,其中的4000多人被处死,除此之外对秘密组织抱有支持同情心里的隆美尔元帅和克鲁格元帅也被牵涉其中,被逼服毒自杀!

一九四五年的三月份,英美盟军已经逼近德国境内,这种残酷的大审判还仍在进行中,虽然希特勒在最后时刻把参与者都送上了审判台,但也就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仍然没有逃脱正义的审判!


东西方不败i


第一,国防军的总参-容克集团本身就对希特勒大权独揽非常不满,不论第二帝国还是魏玛共和国,总参-容克集团都是处于“共治天下”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在希特勒上台后逐步被剥夺了,国防军中相当一部分军官对此非常不满(他们不是反对纳粹对外侵略扩张和民族屠杀喔,相反在德国扩张顺利的时候他们对此都是非常积极的)。



第二,43年后德军开始受挫,尤其是美国参战后,这些人很明白这样战争是打不赢了,德国必然会惨败,于是一些高级军官开始加入密谋集团,这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干掉希特勒,就可以把所有战争罪责一股脑都推到希特勒和纳粹头上,把国防军打扮成无辜的小白鼠从而实现西线单独媾和(他们对自己在东线干的鸟事心里其实还是很有逼数的),并且在英美支持下打败苏联(我能说这就是一帮政治白痴么?),当然,和英美单独媾和去打苏联人在三德子后期其实非常有市场,不过就是实现途径的问题。



第三,实际上密谋集团除了几个少壮派中级军官之外,绝大多数高级军官都首鼠两端犹犹豫豫,这才是取死之道。

密谋集团中只有冯.施陶芬贝尔格等少壮派比较坚决


DDG的老船坞


在战争后期,德国的军力不在占据优势,而希特勒对于战争决策干预越来越中使得德国的战败已成定局。德国军官才会有人想要刺杀他。

二战盟军也计划过要刺杀希特勒,但考虑到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灭亡的更快所以取消了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