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跳槽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没有跳槽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最近,我的大学群里在疯狂讨论一件事——跳槽。

说起跳槽,我们总是“乐”此不疲,一下子群里就被刷了屏。大家先是对奇葩老板进行“人身攻击”,接着说起公司的种种不是,甚至不少同事也不幸躺了枪。

我们有千万种跳槽的理由,但其中一个朋友的话便能够以一概全——干的不爽!

但就算如此,仍旧有许多人选择忍气吞声妥协下去,李明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昨天,李明打电话给我,先是朋友之间的寒暄,接着便开启了他的“抱怨时间”。

李明说起自己公司制度不合理,规章不够人性化,甚至连前台女孩儿鼻子上的一颗雀斑也惨遭吐槽。

李明抱怨完公司的种种“不合理”,看我没有任何反应,立马掉过头来说我也毫无“人性”。

我在心里呵呵一笑,问他:“既然你那么嫌弃公司,为什么不跳槽?”

他一下子被我戳中了痛点,哑口无言,刚刚还一副“我说的全都对,你必须得赞同”的高傲模样。现在只能在电话那头怏怏地辩解起来。

其实,他的抱怨我相信很多职场新人都会遇到,比如,公司领导凭什么让我一直帮他拿快递,本是保洁阿姨打扫的地面卫生为什么变成了我的工作?明明是我自己想的金点子为何却变成了领导的?其他跑腿,传话,打印的小事更是不胜枚举。

可是,简单分析一下便很容易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呀。而太多年轻人不能够明鉴这一点,觉得做了就是亏了,没做反而是赚了。

于是,一部分人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最后选择跳槽,可结果呐?往往是越跳越迷茫。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选择李明一般的“忍气吞声”,不愿与领导摆明立场,一味妥协。只能找身边的朋友撒气。如此的妥协正是证明了自己的无认知,无条件与无底线。

那些没有跳槽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在职场中,隐忍是重要的生存技能,但谈条件是隐忍的先决条件。

小成是我在招聘会场认识的一名女孩儿,那时,我也刚刚大学毕业。

就在前几天,我同小成聊天,得知她刚从工作了三年的公司跳槽了。

我记得她说过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要不然也不会一做做三年。于是,我问她原因,她有些无奈地说是她自己的原因。准确来说,是她当时的“没谈条件”害了她。

小成的“善良”始终让她不好意思提出离职跳槽的事,结果,被老板当初的“假大空”妥协了三年。

当时,小成同我一样都是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好不容易有公司愿意要自己了,心里除了说不出的快乐,其实更多是不安。

我能不能胜任这份难得的工作?工资我是该要4000呐?还是3000呐?每天可不可以不加班呀?

等等问题充斥在我们的脑海里,可小成偏偏什么也不说,她只顾点头,前后签合同的时间都不到两分钟。用她现在的话讲,她当时不好意思去谈。

不好意思去谈?!恰恰是这份不好意思去谈让小成在公司里“忍”了三年,最终决定放下脸面去谈了,却不得不选择跳槽了。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这样说,能风平浪静则忍一时,当真海阔天空便退一步。

初入职场的新人往往认为自己没有经验,能力欠佳,不好意思或者觉得不能够和领导谈条件,可交流与合作的实质就是,各自摊开各自手里的牌,选取对彼此有用的牌。藏着牌不摊牌,又怎么去选牌呐?

职场里的妥协是一种美德,但谈条件的妥协则是一种大智慧。你的隐忍需要带点锋芒。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职场恰恰不是如此简单,而是,

人往利处走,水往低处流。

三国时期,曹操俘获关羽,想重用之,可谓是万般讨好。金钱,权利,美女,甚至是自己手上的天下也愿与之分享,可关羽不为所动,一心只念刘营。

关羽深知自己心底的“痛点”——为刘备打天下。放在交友处事来看,这是难得的“忠”的宝贵品质,放在职场里,则可以说是一心不愿跳槽了。

然而,人的所需才是所求的本质出发点,没有需求就不会有追求。越是具体的需求,便越能带来意义明确的追求。

你赠给饥肠辘辘的人十块钱远不如递上一块烧饼,哪怕一块烧饼并没有十块钱“值钱”。跳槽也是如此,你需要什么,就会去其他公司寻找什么。

关羽求“忠义”当头,“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求“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小胡两年之内换了十份工作,人送外号“跳跳虎(胡)”。他不但不生气,反而以这样的战绩为豪。

他说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想要的就努力去争取,不想要的就果断舍弃。何必在意别人所说所想。

正是他的这种处处为“利”的心态,让他现在的生活工作过的风生水起。

人还是有信仰与追求好,但很多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信仰别人之信仰,追求别人之追求。我们要明己之利,跳己所需。

跳与不跳,其实都该撇开他人,是为“己需”与“己利”。

有人说,跳槽是自由的。这话一点也没错,人人都喜欢钱,同样的,没人不被权力所吸引。

跳槽犹如人生选择,跳与不跳终究是个选择。我们能说那些不跳的人“苟且偷生”,毫无勇气可言吗?不能!我们能承诺那些那些跳来跳去的人就能成功吗?也不能!

我们能知道的只是你的跳槽里必须带着自己的锋芒,与他人战斗不及与自己战斗更能锻炼自己,当你有所意向时,就该拿起跳槽的矛,竖起坚守岗位的盾,两者较量一下吧!

其实,这就像是在玩投掷硬币的游戏,当你将硬币投出去之时,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那些没有跳槽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