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富人将从城市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再没有能力迁出来

城镇化的初期会有很多富人迁到城市,但是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再加上城市空气的污浊和环境的嘈杂,富人又会渐渐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没有能力迁出来,只好留在城市。

记得去年清明节假期,我坐在洒满阳光、绿意浓浓、鸟鸣鸡也鸣的院子,家里大黄陪着我看着这诗一般的远方和田野,享受着浮生这半日闲,邻居突然从城里回来了,说是清明节回老家来上坟的。

我爷爷建国前就一直在当老师,叔叔接了爷爷的班去了国企当了工人,后来分了房子并娶了城里的媳妇,现在由于拆迁分了几套房子,也得到不少拆迁费。而我爸爸在恢复高考后,考上了某大学,却因为爷爷在文革期间挨过批斗还没被平反,再加上村支书的阻挠,没有上成大学,就留在了农村,后来就当了当地老师,娶了农村媳妇。

几年后富人将从城市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再没有能力迁出来

我从小便生活在农村的这样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童年生活真的既充满了田园的乐趣,又受到了文化的熏染。人生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春天和小伙伴去田野采花、嬉戏,有时大家沿着铁轨走向一个不知目的地的远方,傍晚再沿着铁轨回来;夏天去池塘游泳、捉鱼、采莲蓬;秋天和小伙伴去田里偷玉米、大豆烤了吃;冬天里堆雪人、滑冰、过年,下大雪的时候坐在家里热炕上读红楼梦,感受大观园的姐妹们开诗社是一种什么样的乐趣,思考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那一回宝玉和妙玉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些美好的回忆是城市长大的孩子所不会有的。

几年后富人将从城市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再没有能力迁出来

而邻居来了之后唯一的话题便是相亲与买房问题,说现在结个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在城里有房子。现在要想找到媳妇,没有房子是不可能的,要想娶个城市的姑娘那就更要买房了。对于我来说,要想买房子就必须用光家里的积蓄付首付,然后每个月拿出工资的一部分还房贷,沦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房奴了。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于是我就想对邻居解释,我们家就在外环路附近,离工作的地方也这么近,即使骑电动车从城市的这一端到另一端也才用30多分钟,以后再买辆汽车,有了钱可以盖更新更漂亮的房子,居住在一个单独的大院子里,房间也比楼房大而且多,不是比居住在城市的蜂窝煤、马蜂窝里更舒适吗,特别是交通越来越发达,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先进,通信系统更完善,农村的环境和空气都很好,更适合生活。

几年后富人将从城市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再没有能力迁出来

记得上中学时,老师也在地理课上说过,城镇化的初期会有很多富人迁到城市,但是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再加上城市空气的污浊和环境的嘈杂,富人又会渐渐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没有能力迁出来,只好留在城市。我知道这样是说不通邻居的,更说不通那些待嫁的姑娘和丈母娘,他们的价值观里只要在城市拥有或买了房子住在那样的马蜂窝里就是体面的城市人,不买房住在农村里,就算离城市再近,院子房子再大也是不光彩的农村人。但我打算铁了心和这样的价值观反抗到底了,索性也就不解释了,只好一直保持沉默。

几年后富人将从城市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再没有能力迁出来

他们这样扭曲的价值观也正是开发商、多房一族通过电视、网络、各种文艺作品所极力宣传和灌输的。中国的房地产骗局就源自这样没有任何逻辑像魔咒一样的愚昧的价值观。再加上炒房者把房价炒得这么高,让人们觉得拥有了价格高的东西就是有钱人了,而没人真正的静下心来去考量其实际价值和财富。

一伙人之所以拿一种教条式的价值观去给别人洗脑,根本目的就是让人们无条件的去沦为这种价值观的奴隶,进而成了价值观宣扬者的廉价奴隶。人生要想不做别人的奴隶,唯一的途径就是不要相信教条,而是要尽量多读各方面的经典书籍多观察多思考社会的各种现象,去发现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去遵从这些规律,而且要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信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及生活方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不沦为既定教条和别人价值观的奴隶。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想真的猛士还要敢于坚守自己的价值观,敢于追求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生活方式,敢于面对不买房的歧视和闲言碎语,甚至敢于直面没有婚姻的人生。

几年后富人将从城市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再没有能力迁出来

中国房地产的疯狂的本质是价值观层面的洗脑,而现在随着人们渐渐具备了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就越来越发现了这场骗局,房地产也渐渐陷入了一种危局。

目前的房地产投机属性远远大于商品属性,投机品的唯一需求动机是投机者对投机品价格普遍看涨的预期,就像限购反而让房地产越来越热,最近一连串救市优惠政策也许会释放一定刚性需求,又会多了点房奴,但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看跌的悲观价格预期,抑制甚至驱赶支撑房地产的投机需求,无益于房地产危局。

几年后富人将从城市迁往郊区或乡村,而穷人却再没有能力迁出来

如果再像前几年流动性大放水,只会更加剥离房价和社会普遍真实购买力,造成购买力枯竭,加剧通货膨胀和更加悬殊的贫富差距,放大泡沫的规模,加剧泡沫破裂时的动荡,无非是饮鸩止渴,击鼓传花,只不过传的是定时炸弹,炸弹将在泡沫破灭前最后一批接盘者手中爆炸,到时候崩溃的肯定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

中国房地产的唯一出路是稳住房价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通过普遍提高百姓收入来消化房地产业过剩产能,但太漫长而又无利可图。

文/顾子午(略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