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高温天气下混凝土生产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高温天气不单单指夏季,在春、秋季节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也属于高温天气:

「干货」高温天气下混凝土生产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高的外界环境温度;

(2)低的相对湿度;

(3)强的阳光照射。

高温天气下混凝土施工时,主要注意控制浇筑前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和浇筑后的保湿养护。

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温度对水泥水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越高水泥水化速率越快,水泥在20℃时的水化速率是5℃时的3倍。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往往难以精确计算,一般认为混凝土的温度每上升10℃,坍落度每小时要损失加快10mm~40mm。水泥的快速水化将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快,流动度降低,给混凝土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温度的升高使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混凝土拌合物中气泡破裂的速度增加,也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不同程度的降低。

(1)注意水泥温度

水泥温度高,活性大,水化速率快,再加上粉磨过程中,一部分二水石膏脱水变成半水石膏,不能有效控制C3A的水化,导致混凝土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加快,在高温天气下尤为明显。高温天气和高温水泥也会使部分缓凝剂的缓凝效果变差,难以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的水泥,水泥温度必须控制在70℃以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水泥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以降低对外加剂的吸附,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多数混凝土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都是水泥随来随用,给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说,温度度高的新鲜水泥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外加剂掺量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有时也会遇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特别快,提高外加剂掺量依然控制不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情况。此时,应及时联系外加剂公司调整外加剂。如外加剂来不及调整,生产时可将混凝土拌合物控制在轻微离析的状态,以保证浇筑时,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或到工地现场采用二次添加减水剂的办法(添加过程过程中应注意掺量的把握和搅拌的均匀,切勿使用含有缓凝组分的泵送剂调整),严禁单独加水调整混凝土坍落度。

(2)适当提高矿物掺合料掺量

高温天气,水化速度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在保证混凝土强度 情况下,适当提高矿物掺合料掺量,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坍损,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选择相容性好的外加剂

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好的外加剂通常具有:①掺量适中,便于控制;②外加剂掺量变化±0.1%左右,混凝土状态不发生明显变化;③用水量变化5kg左右,混凝土状态不发生明显变化;④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较小,满足运输和施工要求;⑤泵送前后,混凝土状态变化较小。

(4)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降低原材料温度是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温度的一种方法。降低骨料温度是一种非常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的办法,当骨料温度降低2℃,混凝土温度一般会降低1℃。目前,大部分搅拌站的料场都进行了封闭,这样可以避免太阳直接照射骨料。水的比热是水泥和骨料的4~5倍,通常情况下,水温降低4℃可使混凝土温度降低1℃,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采用地下冷水搅拌混凝土。有资料上提出,使用地下水对骨料喷淋降温和把冰破碎后与水形成冰水混合物进行搅拌,使用这两种方法应注意。采用地下水喷淋骨料,注意骨料含水率的控制和喷淋的均匀性,即骨料表面与内部(底部)含水率的差异;采用冰水混合物时,碎冰的用量尽量控制在25%以内,这样能保证搅拌时,碎冰能完全融化,避免搅拌后存在没有完全融化的冰,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倒大”。

(5)合理调度混凝土运输车辆

高温天气下浇筑混凝土容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生产调度人员应根据工地浇筑情况,运输路途交通情况合理调配车辆既要做到不压车,也要做到工地不长时间断车。一般来说,汽车泵泵送速度10~20min浇筑一车(12m3)混凝土,调度人员可以依据交通情况和距离合理安排车辆。混凝土运输车辆到达工地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浇筑,保证混凝土在具有良好工作性时浇筑到工程部位,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工地浇筑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夜间环境气温相对于白天来说稍微低点,混凝土坍落度等各方面性能能够保持地更好。

(6)定期检验计量系统

高温对各种传感器的精度影响很大,要不定时对各种计量传感器进行校准,尤其是外加剂传感器,使称量值在误差范围内。外加剂超量会造成混凝土缓凝,形成大量收缩裂缝,严重的会形成贯穿裂缝。

浇筑后的保水养护

由于高温天气温度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凝结较快,施工操作时间变短,混凝土的浇筑、抹压比较困难,容易形成分层施工缝,造成蜂窝、麻面漏筋以及产生裂缝冷接头“冷缝”等质量问题。

混凝土在高温、低湿天气浇筑时,室外温度高,混凝土表面积大,太阳照射,混凝土表面水分迅速被蒸发,引起面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是防止水分散失,减少塑性开裂的有效手段。面积较大的板式结构浇筑、振捣、找平后,混凝土表面无明显泌水时,应立即覆盖薄膜保湿。对于墙、柱等竖向构件拆模后,要不间断地进行洒水养护。也可在墙体顶端设多孔淋水管,达到脱模强度后,可松动对拉螺栓,使墙体外侧与模板之间有2~3mm的缝隙,确保上部淋水进入模板与墙壁间。对于高层的剪力墙,最好是先脱内模从内养护,而后再脱外模,这样既加快提高混凝土强度,又能使混凝土温度从内冷却。做到前7天坚持洒水保持湿润,经常连续养护,并坚持按时段养护,后期做到间断的洒水养护,使结构逐渐干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