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九年,清政府派遣總督陳錦、金礪等出兵攻打在廈門的鄭成功

順治九年,清政府派遣總督陳錦、督統金礪等出兵攻打當時在廈門的鄭成功。陳錦、金礪原以為可以一舉擊破,誰知鄭成功兵精糧足,久攻不下。七月七日,陳錦在大營中安排酒宴,還找來一班營妓載歌載舞以排遣苦悶。這些營妓大多是清軍沿途虜掠來的民女,還有部分隆武宮人。觥籌交錯之間,在這群營妓中,陳錦注意到一個人,這個人風姿綽約,楚楚動人,但卻蓬頭垢面,頭上隨便插著幾隻金釵,十分落寞地坐在一邊。陳錦喊她來到身邊,問姓名、身世也只是羞澀地低著頭不肯回答。陳錦命她唱曲,一再催促之下才抱起琵琶,轉軸調絃,慢慢唱道:"柔情似水,佳期如夢……"聲音婉轉有致,陳晉聽得入迷,就叫來掌管營妓的軍士,問這歌伎的來歷,軍士回答說是前幾天剛剛選入營的,名字叫做薛鳳子。一幫幕僚、手下見陳錦如此喜歡,自然竭力慫恿,仗著酒意,陳錦半推半就地攜薛鳳子到後帳去了。其餘諸將仍在大帳裡擊鼓傳籌,推杯換盞,到深夜才各自散了。

順治九年,清政府派遣總督陳錦、金礪等出兵攻打在廈門的鄭成功

第二天早上,轅門吹起號角,各部將兵士裝備整齊到大帳前集合點名,陳總督卻沒有來。想到昨天晚上的事,地下人們交頭接耳地竊笑說:"這大帥學唐明皇呀,從此不早朝了!"久久不來,督統金礪就去到帳中催他,叫了幾聲沒有動靜,才覺得不妙,破門一看,只見陳錦僵臥被外,血肉模糊,已經斷氣多時了。地上扔著兩隻金釵,小小的金釵居然有機關,一個從一頭探出來一把亮閃閃的小匕首,另一個一扭之下彈出來一柄鋒銳無比的小叉,一刀一叉都是純鋼百鍊而成。

順治九年,清政府派遣總督陳錦、金礪等出兵攻打在廈門的鄭成功

秦淮名妓孫宛君

順治年間,秦淮河畔有一名妓,叫做孫宛君,人稱孫大娘。為人有丈夫鬚眉氣,而且自命倜儻,她經常對別人說:"到我那裡的無論達官貴人還是俊朗的公子哥無不流連忘返,而我自認為還有一些積蓄,從不與人談錢物。"服侍她的僕人有二十幾個,都穿著上好的綢緞做的衣服。與她同時代的名妓像柳如是、顧眉娘等都自愧不如。

孫大娘早年就是秦淮河畔的花魁,後嫁給了新安的吳天行。吳天行早早過世,給她留下了大筆的財產。孫宛君無枝可依,於是回到秦淮,重操舊業。雖然錢財充裕,卻免不了感懷身世,自然非常的落寞。

一日,尚書龔芝麓碰巧遇到了孫宛君,立刻被她的風采迷住了,拿出萬兩白銀為他脫籍,迎回家中做妾。當時,清兵南下攻打隆武王朝,受明朝封賞的龔芝麓要和錢謙益一同請降。孫大娘聽說此事以後,對他說:"你算不上是明朝義士也應該算作明朝的人呀,怎麼能像只狗一樣奴顏卑乞仰仗清人鼻息過日子呢?從今以後,所有人都會說你是二臣、叛將、豬狗不如的!"說罷,抽出一把匕首刺入自己胸膛,等人回過神來搶救的時候已是氣絕身亡。

順治九年,清政府派遣總督陳錦、金礪等出兵攻打在廈門的鄭成功

"孔夫子死了"

清代文壇鉅子金聖嘆,名採,字若採,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從小就很有才氣,名動鄉里。喜歡批書,而且還是位幽默大師。

年輕時金聖嘆在家人和鄉鄰們的促使下前去參加鄉試,考題為"西子來矣"(西子即西施美稱),題意要求評說越國的西施出使吳國的史實。金聖嘆面對試題,寫道:"打開東邊的城門,西子不來;打開南邊的城門,西子不來;打開北邊的城門,西子不來;打開西邊的城門,西子終於來了,西邊的人來了。"主考見他把功名視若兒戲,也在捲上批道:"秀才沒了!秀才沒了!"於是,金聖嘆名落孫山。

第二年再考,題目是"孟子將見王"。金聖嘆的試卷上一字不寫,卻在考卷的四角寫了四個"籲"字,主考一見不明白什麼意思,金聖嘆解釋說:"文章之中提到孟子的地方難以計數。在這個考題之前已經寫過四十多個了孟子,所以'孟子'二字沒有必要再寫了。至於說見王,那見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都是見王,所以也不必寫了。題目五個字中,只有'將'字可以寫一些。"他又說,"沒有看過演戲嗎?王上朝的時候,總是先有四個內侍,站在左右發'籲'聲。我的試卷實際上講的就是'將'字的意思。"

金聖嘆對清朝大興文字獄極為憤慨,他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並帶領學生去哭孔廟,表示抗議,結果被清統治者判處死罪。據顧炎武記載,他兒子帶著梨和蓮子前往探監,父子相對,涕泣如雨。金聖嘆口占一聯:"蓮(憐)子心中苦,梨(離)兒腹內酸。"語義雙關,對仗工整。臨別,兒子詢問他有什麼事要囑託?金聖嘆悄悄對他說:"醃菜和黃豆一起吃,有胡桃的味道,只要把這秘密傳給你我就沒什麼可遺憾的了。"

金聖嘆臨刑前,不忍看其他人被殺的慘狀,就對行刑的劊子手說:"我手中攥著二百兩銀票,如果你肯先殺我,銀票就歸你。"劊子手第一個殺了他,扳開金聖嘆手一看,手裡果真有一個紙條。劊子手大喜等打開一看,卻只是一張白紙,上面寫著兩個字:真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