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九年,清政府派遣总督陈锦、金砺等出兵攻打在厦门的郑成功

顺治九年,清政府派遣总督陈锦、督统金砺等出兵攻打当时在厦门的郑成功。陈锦、金砺原以为可以一举击破,谁知郑成功兵精粮足,久攻不下。七月七日,陈锦在大营中安排酒宴,还找来一班营妓载歌载舞以排遣苦闷。这些营妓大多是清军沿途虏掠来的民女,还有部分隆武宫人。觥筹交错之间,在这群营妓中,陈锦注意到一个人,这个人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但却蓬头垢面,头上随便插着几只金钗,十分落寞地坐在一边。陈锦喊她来到身边,问姓名、身世也只是羞涩地低着头不肯回答。陈锦命她唱曲,一再催促之下才抱起琵琶,转轴调弦,慢慢唱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声音婉转有致,陈晋听得入迷,就叫来掌管营妓的军士,问这歌伎的来历,军士回答说是前几天刚刚选入营的,名字叫做薛凤子。一帮幕僚、手下见陈锦如此喜欢,自然竭力怂恿,仗着酒意,陈锦半推半就地携薛凤子到后帐去了。其余诸将仍在大帐里击鼓传筹,推杯换盏,到深夜才各自散了。

顺治九年,清政府派遣总督陈锦、金砺等出兵攻打在厦门的郑成功

第二天早上,辕门吹起号角,各部将兵士装备整齐到大帐前集合点名,陈总督却没有来。想到昨天晚上的事,地下人们交头接耳地窃笑说:"这大帅学唐明皇呀,从此不早朝了!"久久不来,督统金砺就去到帐中催他,叫了几声没有动静,才觉得不妙,破门一看,只见陈锦僵卧被外,血肉模糊,已经断气多时了。地上扔着两只金钗,小小的金钗居然有机关,一个从一头探出来一把亮闪闪的小匕首,另一个一扭之下弹出来一柄锋锐无比的小叉,一刀一叉都是纯钢百炼而成。

顺治九年,清政府派遣总督陈锦、金砺等出兵攻打在厦门的郑成功

秦淮名妓孙宛君

顺治年间,秦淮河畔有一名妓,叫做孙宛君,人称孙大娘。为人有丈夫须眉气,而且自命倜傥,她经常对别人说:"到我那里的无论达官贵人还是俊朗的公子哥无不流连忘返,而我自认为还有一些积蓄,从不与人谈钱物。"服侍她的仆人有二十几个,都穿着上好的绸缎做的衣服。与她同时代的名妓像柳如是、顾眉娘等都自愧不如。

孙大娘早年就是秦淮河畔的花魁,后嫁给了新安的吴天行。吴天行早早过世,给她留下了大笔的财产。孙宛君无枝可依,于是回到秦淮,重操旧业。虽然钱财充裕,却免不了感怀身世,自然非常的落寞。

一日,尚书龚芝麓碰巧遇到了孙宛君,立刻被她的风采迷住了,拿出万两白银为他脱籍,迎回家中做妾。当时,清兵南下攻打隆武王朝,受明朝封赏的龚芝麓要和钱谦益一同请降。孙大娘听说此事以后,对他说:"你算不上是明朝义士也应该算作明朝的人呀,怎么能像只狗一样奴颜卑乞仰仗清人鼻息过日子呢?从今以后,所有人都会说你是二臣、叛将、猪狗不如的!"说罢,抽出一把匕首刺入自己胸膛,等人回过神来抢救的时候已是气绝身亡。

顺治九年,清政府派遣总督陈锦、金砺等出兵攻打在厦门的郑成功

"孔夫子死了"

清代文坛巨子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从小就很有才气,名动乡里。喜欢批书,而且还是位幽默大师。

年轻时金圣叹在家人和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去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子即西施美称),题意要求评说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金圣叹面对试题,写道:"打开东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南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北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西边的城门,西子终于来了,西边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也在卷上批道:"秀才没了!秀才没了!"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第二年再考,题目是"孟子将见王"。金圣叹的试卷上一字不写,却在考卷的四角写了四个"吁"字,主考一见不明白什么意思,金圣叹解释说:"文章之中提到孟子的地方难以计数。在这个考题之前已经写过四十多个了孟子,所以'孟子'二字没有必要再写了。至于说见王,那见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都是见王,所以也不必写了。题目五个字中,只有'将'字可以写一些。"他又说,"没有看过演戏吗?王上朝的时候,总是先有四个内侍,站在左右发'吁'声。我的试卷实际上讲的就是'将'字的意思。"

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抗议,结果被清统治者判处死罪。据顾炎武记载,他儿子带着梨和莲子前往探监,父子相对,涕泣如雨。金圣叹口占一联:"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语义双关,对仗工整。临别,儿子询问他有什么事要嘱托?金圣叹悄悄对他说:"腌菜和黄豆一起吃,有胡桃的味道,只要把这秘密传给你我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金圣叹临刑前,不忍看其他人被杀的惨状,就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我手中攥着二百两银票,如果你肯先杀我,银票就归你。"刽子手第一个杀了他,扳开金圣叹手一看,手里果真有一个纸条。刽子手大喜等打开一看,却只是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两个字:真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