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我們看電視劇《水滸傳》,大家都對宋江的招安深惡痛絕,十之八九的梁山好漢都為此斷送了性命。這次且不論那些所謂好漢是否真好漢,我們看看宋江是不是真心想上梁山。話說宋江在青州大鬧一場,殺死了清風寨主寨劉高一家老小,收編了霹靂火秦明。因探聽到青州慕容知府上報朝廷說,反了花榮、秦明、黃信,要起大軍來掃蕩清風山,眾好漢商量;‘此間小寨,不是久戀之地。’這時候宋江推薦大家去梁山,備說了梁山地勢易守難攻,且和晁天王的交情。秦明聽了,大喜道:“兄長既是他那裡大恩人,事不宜遲,可以收拾起快去。”在這裡可以看出秦明很想上梁山,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水滸傳》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及時雨宋江

最後有三五百人隨從一塊上梁山,分三隊下山,宋江、花榮領三五十匹馬,秦明、黃信領八九十匹馬,燕順、王矮虎、鄭天壽領四五十匹馬,打著收捕草寇的軍官的旗子,一路上梁山來,於路上又收編了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然後在酒肆中,宋江遇到攜帶了家書的石勇,信中宋清說父親去世,等宋江回家奔喪。宋江執意回家奔喪,留了一封推薦上梁山的書信,便獨自離去了。話說這些人去了梁山以後,共計二十一個頭領。座次是這樣的,1晁蓋2吳用3公孫勝4林沖5花榮6秦明7劉唐8黃信9-11三阮12燕順13王矮虎14呂方15郭盛16鄭天壽17石勇18杜遷19宋萬20朱貴21白勝。從此時的排名上就能看出來,宋江的人和晁蓋各佔一半了,除去杜遷宋萬這兩個最早跟著王倫混的,算作中間派,朱貴、白勝這戰鬥力也不值一提了,從戰鬥力上講,在宋江未上梁山時,宋江派就已碾壓晁蓋。

《水滸傳》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我們且說宋江回到家中才知道父親詐死,宋太公自己說:“怕你一時被人攛掇落草去,做個不忠不孝的人”。因朝廷冊立太子,已降下一道赦書,凡事民間犯了大罪的,盡減一等科斷(判處)。所以,宋江的罪名不算殺頭的罪,這時候閻婆已死了半年,加上縣官維護,宋太公拿錢買賣,給宋江安排了個好出去,刺配江州。宋太公自己說:“我知江州是個好地面,魚米之鄉,特地使錢買將那裡去。你如今此去路過樑山,切不可依隨他,教人罵做不忠不孝。”

宋江和兩個公人張千、李萬一路走來,遇到劉唐搶人,要殺了兩個公人,請宋江上山。宋江說:“這個不是你們兄弟抬舉宋江,倒要陷我於不忠不孝之地,萬劫沉埋,若是如此來挾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等上了梁山聚會,晁蓋、宋江中間坐了,宋江叫兩個公人只坐在自己身後,與他寸步不離。晁蓋說:“仁兄直如此見怪?既然賢兄不肯壞了兩個公人,給他們些銀兩,說你被我梁山泊強擄了去,不見得治罪他們。”宋江道:“哥哥,你這話休題!這不是抬舉宋江,明明是苦了我。家中上有老父,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違了他的教訓。小可如果順從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雖生何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宋江是不想上梁山的,跟當時的朱仝一樣,不是殺頭的罪,過幾年刺配生活,免了罪,就能回鄉繼續當良民,況且自己家境殷實,犯不上上梁山落草為寇,落下罵名。況且古人那時候對於三綱五常、忠孝節義很是看重,對自己的名聲非常愛惜,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只有有了“名”,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尊重。別說過去,就是擱到現在,誰也不想落個賊人的名頭,與政府為敵,所以,想做個忠孝的宋江此時是不想上梁山的。至於宋江既然不想上梁山,為什麼要坑害秦明,到底是為了一時的保住清風山兄弟,還是為了將來上梁山有了和晁蓋對抗的資本,正是有了秦明,才能牽制住林沖,這個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水滸傳》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