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醫學類院校總是難逃「被合併」的命運?

縱觀我國頂尖的幾所大學的歷史變革

可以發現

這些院校在成長的過程中

大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合併與拆分

其中最大的共同點在於

這些一流高校,

都與醫學類院校有著或深或淺的淵源

為什麼醫學類院校總是難逃“被合併”的命運?

這其中,上海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山醫科大學、同濟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等原來都是很著名的老牌醫學院校,在醫學界,名聲不亞於同他們合併的綜合類高校。

醫學類院校為什麼會“甘於”合併?

而綜合類高校又為什麼都樂衷於和醫學類院校合併呢?

四川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李昌龍見證了原華西醫科大學與四川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四川大學的全過程。

李昌龍認為,醫學人才不僅要掌握醫學技能,更需要具備人文素養,但是醫學院本身是專業學院,交叉學科少,人文社科知識缺乏,培養出來的醫學人才具有侷限性。

在院校合併的大背景下,醫學院校被併入綜合性院校,能夠有效藉助綜合性高校的平臺,整合學科資源,綜合性大學也能借此填補學科空白,提高實力。

下面就來具體說說

合併能夠為雙方帶來什麼好處?

對於綜合類大學來說:

學科門類更加齊全

眾所周知,國際上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的著名大學基本上有自己的醫學院,如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東京大學等。著名的醫學院都建在綜合大學裡。

合併醫學類大學可以使自己的學科門類更加齊全,促使自己更好地向世界一流大學發展。

師資力量大大加強,提高排名

醫科大學是專門性的學校,其院士人數、二級教授人數、博士點各項數據都是非常出類拔萃的,有利於綜合類高校增加高級人才數量,增加各方面的統計數據,提高國內外排名。

擴大學校規模,獲得更多科研基金

更多高級人才和多學科之間的交融貫通,以及資源整合,帶來更多科研項目,從而獲得更多科研基金和教育經費。有助於擴大學校規模,提高自己的實力,進而提高影響力。

對於醫學類院校來說

獲得更多資金支持

眾所周知,“985”“211”高校可以獲得的財政支持是很大的,而醫學院校規模小、學科單一的硬傷,是不能列入985、211名單中,因此極難獲得教育部撥款,而合併可以擺脫醫學院校缺錢的普遍困境,得到資金支持。

醫學的發展需要其他學科的交融

現代醫學已經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一種學科已經不可能單獨發展,合併有利於醫學與其它學科相互融合、交叉發展,從而培育新興學科。

提高生源質量

醫學院校和綜合院校合併之後,以綜合院校的招牌進行招生,“985”的招生吸引力遠比單獨的醫科大學大得多,所以錄取分數也會相應提高,報考熱度也更強。

增強在醫學界以外的影響力

擴寬醫學學生的視野

醫學類專業的學生可以享受到了綜合類大學成熟完善的基礎課教育。

可以利用綜合類高校豐富多彩的社團培養興趣,發揮特長。擴展了學生的社交圈和對多種文化的吸收包容,這對將來行醫面對患者的高情商溝通也有潛在幫助。

可以在綜合類高校修輔修課以及雙學位,比如醫學碩士+經濟學學士雙學位,擴展求職工作機會。

為什麼醫學類院校總是難逃“被合併”的命運?

這樣看來

醫學院校和綜合院校的合併

似乎是個雙贏的局面

但是,儘管好處很多,

醫科大學被合併後也帶來了些問題

課程多,學生負擔重

據報道,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王維民曾表示,很多大學給醫學專業學生設置的學分過多,課業過重,學生根本完不成。

醫學類專業本身的課程就很多,而且專業水平必須極其過硬。所以,為了保證醫務從業者的業務水平,醫學專業的考試也會比較難通過。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醫學學生在學好專業的同時所謂人文通識教育,學生的負擔就太重了。

臨床實踐能力下降

這就是醫學教育的特殊性不能得到保證。綜合類高校重科研、重論文的學術評價機制,容易導致醫學院師生忙於應付科研與論文,實踐能力培養不足。

為什麼醫學類院校總是難逃“被合併”的命運?

你覺得綜合類院校與醫學類院校合併

是否會起到1+1大於2的效果?

假如你想學醫

你會選擇醫學類院校還是綜合類院校?

附綜合類院校醫學院錄取分數

(部分院校無錄取數據,未在表格中體現)

為什麼醫學類院校總是難逃“被合併”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