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遇到金融危機,投資房產能夠抵禦風險嗎?

樊溢明


從大的來說,要抵禦風險,有兩個選擇:

1. 事先選擇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小的投資對象,減少損失,或在危機時投機,將其轉化為在危機時受影響較大,但危機結束後增值幅度較高的投資對象。

2. 選擇能因金融危機而盈利的投資對象。

由於房地產是流通性極差的固定資產,受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較大

一種投資對象的價值體現在它的流通性上。打個比方說,你擁有一套價值500萬的房產,為什麼價值500萬呢?因為有這樣一個願意以500萬收購你的房子的市場,簡單的說,就是有人願意買你的房子。而金融危機往往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也就是

金融危機到來→(金融資產受影響貶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者對金融資產持悲觀態度不願意買入→供>求→金融資產貶值

而房產也是一種金融資產,且房產的交易涉及借貸等多個會因金融危機而對購房者不利的因素,再加上房產交易流程較長,參與房產交易者較少,流動性較差,於金融危機時房地產會受到較大影響。

回到剛剛那個例子,在金融危機前你有一套價值500萬的房產,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大家都怕投資會虧損,想買你房子的人隨著金融危機越來越少,你發現賣相似房產的人把價格降低了,儘快出手,你也想快點把房子出手,你的房子價值也隨著變低了。

那什麼東西流動性最高呢?

錢。


華爾街見聞


這個問題問到有點玄啊!

具體的答案是:如果再遇到金融危機,你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拋售手中投資的房地產,將現金持有在手中。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經濟領域上有一句說法,十次危機九次房產。顧名思義,也就是說10次金融危機,有9次是由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的。在金融危機的時候,投資房產抵禦金融風險,這不是火上添油麼?

比如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比如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比如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日本失去的20年……

如果是其他因素引起的金融危機,那麼也必將最先引導到房地產市場,房價大貶值是必然趨勢。比如1979年的美國石油危機、1969年爆發的美國戰後第五次經濟衰退……

然後我們再具體說說,為什麼抵禦金融風險不能投資房產。

金融危機的第一特徵就是,資產價格快速貶值。而大多數時候,這種貶值都是從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最先形成,所以人們拋售房子尋求資金來解決生活,或者經營,以及其他經濟活動中需要的現金。這時候去投資房產,簡直就是送羊入虎口,有去沒回。

其次,從本質構成來說,所謂的房子,就是一個固定的水泥鋼筋建築,而且還是重資產財富,更是不容易變現的固定資產。因為變現不容易,流通性很差,所以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將流動資金投入到一個難變現的房子上,這是南轅北轍、本末倒置。

所以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要想辦法在第一時間拋售掉手中的房地產資產,持有現金,坐等資產貶值。

然後在危機末期,選擇自己合適的方向,購置合適的資產,來尋求超預期的投資收益。如果你喜歡經營企業,那麼就購買工廠資產,如果你喜歡不勞而獲,購置房地產就成為最佳選擇,如果你喜歡高風險項目,那麼這時候投資股市就是不錯的方向。而且關係民生的消費類上市公司的股價,一般都會最先回暖,低價買入這一類股票會有不錯的收益。


波士財經


房地產(這裡主要指住宅等房產,不包括土地,因為普通人玩不了)作為固定資產,而且最近幾年人員流向等情況,導致價格倍增,儼然已成為一個優質的資產投資方向了。

那麼,房產能否抵禦經濟危機,我們來看看。首先,鑑定一個資產的好壞,一定要以價值投資為導向,一定不能以價格為考慮,因為價值是值得,是投資,而價格是變量,是浮動,也是投機。所以,房產主要的價值是居住屬性,這個屬性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屬性之一,所以,房產在人口增加的前提下,居住屬性的價值會明顯且有效。另外它還帶有幾個其他附加屬性例如,學區房,周圍文化氛圍,所在區域自然資源,這些可以滿足除居住屬性外的精神需求。這幾樣也就是房子本身為人帶來的,但因為大城市人口集中輸入,帶來了更多供求關係變化,房產價格瘋狂上漲。就誕生好多想搞個房子掙快錢的人。

如果金融危機爆發,那麼最先影響的是金融業,一般就是本國貨幣貶值,出口下降,外資流出,同時導致資金流動緊張等基本面變化,隨之帶來的就是企業資金需要增多,然後存款下降(取出來補充自己資金),引發貸款發放減少甚至抽貸,企業資金鍊斷,產業萎縮,需求下降,產能萎縮,工廠停工,工人失業,全面危機爆發。到了這一步,那麼居住屬性的需求就顯得不那麼奢侈了,也就是隻要能住好,無所謂有多豪華,那麼很多改善型需求就會停止(也因為收入減少),那麼此時房產的流動性就變差。與此同時,因為收入的減少,貸款購房者為減輕還貸壓力,或者無法完成還貸的低收入人群開始出售房產,而或者停貸導致銀行集體處置房產,此時房產價格就會下降,(不過目前我們這兒不會出現這類狀況)。這時候房產就顯得不那麼值錢了。

所以,房產投資和古董投資類似,應該在經濟向好的時間,那時候人民改善需求多,收入多,房值錢。而經濟下行期,除居住外的奢侈住宅市場不大,剛需住宅非常適合。另外,投資房產槓桿不宜過高,也就是不能都靠貸款盤活,要選擇適合自己實際資金實力的投資方式,不要過分依賴信貸,否則一旦遇到抽貸,或者其他政策以及收入下降主動停供等問題時,傷的更重。

以上市場推測為極端情況,以現行調控政策,不會導致極端情況發生(即系統性風險),所以討論供參考,用於指定投資意向,切勿過分解讀。


你的理財師張帥


首先,我不得不指出,這問題估計是很多網友都關心並想問的,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本末倒置了。

正好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剛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指出:再繼續炒房金融危機就來了。他在分論壇“樓市:這次真的不一樣 ”上說,此輪房地產調控與此前形勢相比具有三個不同點:

第一、目前形勢不一樣;

第二、採取多層次的調控方式;

第三、我們第一次認識到房地產市場如果處理不好,繼續炒房的話,那金融危機就來了。

第一、二點和本題無關,略去不提。而第三點,凡長久關注我的網友都知道,對於樓市,我多年來反覆強調的正是:長久過熱的樓市,將和金融危機如影隨形。顯然,現在決策者也終於意識到了。

而防範金融風險是2018年的重點問題。如何防範呢,就是要遏制資產價格上漲過快而產生的泡沫,在中國統計資產價格就只統計兩種:股價和房價。而這次中央在十九大中所提出來的抑制資產泡沫不是指股市,而是指房市!

我幾年前開始就指出,中國房價已經不能用泡沫來形容了,因為國際上有很多計算尺度,如“收入房價比”,“月收入每平方米價格比”,以及“租售比”(請參閱《房地產租售比能反映出什麼?》: http://url.cn/5A0Ns2e)等,都已經無法來估算泡沫的程度了,因為再以泡沫來形容中國的房價,已經不準確。猶如普通的秤最多到達300斤,如果一個人體重超過了600斤的話,在醫學上就不能用fat(胖)來形容,只能用obesity(中文中好像還沒有對應的詞兒,翻譯成“痴肥”吧)。

也正因此,國際權威金融機構,如我的老東家瑞信,在評估各國樓市泡沫時,幾年前開始就不將中國樓市列入評估名單了。瑞信最近幾次的評估,將我目前所在的加拿大多倫多列為全球房價泡沫最高城市。而多倫多的房價,和中國北上深相比,無論相對(房價收入比、租售比等)價格、絕對價格都低得多的多了……

寫到這兒,相信已經回答了:如果再遇到金融危機,投資房產能夠抵禦風險嗎?當然,這兒的房產是指中國房產,因為,投資海外房產對於中國普通百姓單從換匯而言,就不太可能了。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無論是08年金融危機,還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房地產崩盤,都是以資產泡沫被剌破,引發的金融危機。也就是說,金融危機往往是由資產價格膨脹過度所致,所以,後續去泡沫,也就是一個去槓桿的過程,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房產怎麼可能抵禦風險呢?

事實上,如果真的發生了系統性金融危機,房地產肯定無法抵禦風險,相反會輸得更慘,甚至於成為負翁。同時,金融危機也可能使經濟出現長期的滑坡,那麼我們採用怎樣的方式來抵禦危機呢?

首先,你要手中留有大量的現金,這在金融危機之時,起碼人家的資產縮水,你手中是現鈔,這樣避免遭受衝擊。而且,你手中有了大把的現金後,等國內資產泡沫被擠乾淨後,再抄底購置資產,這樣更可買到便宜貨,美國政府就是經常剪別人羊毛的。

更進一步,你可以把手中的鈔票換成歐元、英鎊、黃金,以及發達國家的國債,這些都是國際公認的避險產品。原因很簡單,金融危機來的時候,不僅是資產泡沫被擠破,而且本國貨幣也會受到貶值拖累,所以適當的換一些幣值比較穩定的貨幣和投資品,也是比較重要的。


不執著財經


其實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是企業。

作為普通員工,如果錢沒了還可以再賺,最怕的是公司倒閉,工作沒了,得另外找工作。在金融危機時期公司不裁員已經是很好了,再招人的可能性不高,所以一旦丟了工作就等於少了賺錢的渠道,這才是關鍵所在。

再者,我們來說說房子。房子是固定資產,金融危機對房子實際上沒有什麼威脅,只要你不是以炒房作為目的。一個普通人,如果沒了房子,只能租房,這可以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是等金融危機過去,房價上漲,你又沒有房子,那就相當於虧了。

房子和錢都很重要。

房子反應了你居住的環境,如果家裡有2套房子,只居住了1套,另外一套考慮賣掉,先不說在這個時候房子售賣的價格是否與原價值相匹配,金融危機期間,有沒有人買房也是個問題。還不如租出去賺點房租更實際點。

錢的重要性體現在很多地方。萬一公司倒閉了,在找工作期間不至於生活拮据,入不敷出;如果家裡發生意外,需要資金週轉,留下的錢可備不時之需。

建議兩樣都留一點,不要孤注一擲。


環球老虎財經


您好,如果再次遇到金融危機,應該以避險資產、保守型資產為主,雖然房地產在國內有隻漲不跌的效應,但這並不符合客觀的經濟發展規律,而對於高槓杆購房者,在金融危機發生之際,往往會面臨資產縮水的風險,甚至因為囤積房產,而加劇自己的負擔壓力,從富翁變成了負翁。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際,最有效的應對策略是囤積現金,或通過現金類資產投資實現資產保值,而非加槓桿投資。從本質上分析,槓桿工具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金融貨幣擴張之際,加槓桿操作利於提升資產增值能力,但在金融貨幣收縮之際,卻需要降槓桿,迴歸至現金為王的狀態。由此可見,對於不同的階段,往往需要制定出不同的應對策略。房產投資是過去最具增值效果的投資渠道,但這並不意味著房產可以永遠上漲,而對於不同的金融貨幣發展階段,往往也會存在不一樣的應對措施。


郭施亮


個人認為如果再遇到金融危機,投資房產不僅不能抵禦風險,反而會增大風險。

首先,眾所周知,金融危機之前經濟總是表現出明顯的“虛假繁榮”,其主要特徵就是金融資產價格高企、房價接連攀升、市場融資融券槓桿大幅增大,而金融界向來有“十危九房”的說法,也就是十次經濟危機中九次都是因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的,比如200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次貸危機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機。

所以,一旦金融危機到來,財務高槓杆行業勢必遭受最先最深的衝擊,而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市場均屬於高槓杆行業,所以一旦金融危機到來這兩大行業會接連出現泡沫炸裂聲。資產泡沫的炸裂直接導致的就是資產價格的驟降,市場交投的冷淡,金融市場癱瘓,工廠停工,大面積的人面臨失業,這個時候人們溫飽都是問題,誰去買房子?所以,如果你在發生危機之前購買房產,那基本上就是當了“接盤俠”,在金融危機期間房子因為流動性很差會成為相當難脫手的資產。所以,金融危機到來之前買房產不僅不能抵禦風險,反而會增大風險。

其次,金融危機之前購買房產會導致自己的資金被套牢,而導致無法度過金融危機。

上面我們已經說到金融危機期間,資產價格會出現大幅縮水,這個時候如果你將房子賣出,會導致大幅度虧損,而如果你繼續持有則會導致手中可支配資金的緊缺,因為你的錢都被套牢在房產上了,最可悲的是這個時候你還需要還房貸,無形中放大了金融危機對你可能產生的損失。

最後,購買房產會錯失最佳的抄底時機。

雖說金融危機期間貨幣也會出現貶值,但是貨幣的貶值遠遠比不上資產的貶值速度。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都崩潰了,更遑論金融體系和經濟復甦了。所以說,這就是為什麼在金融危機期間人們都會選擇持幣而非房產或是金融資產的根本原因。當然了,持幣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抄底。金融危機一旦發生,當國家出手干預是恢復國內經濟秩序的時候,勢必會出臺一些利好政策,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抄底時機,而如果這個時候你的錢都被房產套牢的話,就會失去這樣的時機從而導致自己的虧損擴大。

所以說,在金融危機到來之際,我們不應該選擇購買房產抵禦風險,而應該選擇流動性強的資產或是直接持有本幣、美元、黃金等來抵禦風險


君銀投顧


  恰恰相反,當金融危機來了,我們應當避免持有金融資產,而如將房子作為投資產品,金融危機對它的衝擊往往是最大的,因為其為固定資產,變現能力極差,即流通性極差。

  導致金融危機的往往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緊缺,而這時候你還選擇流通性極差的房產,那不是自討無趣嗎?房價斬腰都是小意思,對於我國如今的房價都可能跌成兩三成。



  所以,當金融危機來臨之前,我們最好把金融資產變現,比如股票基金債券等極時賣出。當然,如果你的房子不是拿來住,而是投資的話,那最好也趁早賣出,而不是進行房產投資。

  也就是說,在金融危機前期,我們應當持有現金,如果現金能外置變成外幣,比如金融危機不受影響的國家幣種。



  如果資產不能外置,那就留有本幣。現金再怎麼貶值也不會超過金融資產,因為金融市場需要重建,而能否重建的前提就是貨幣穩定。如貨幣大幅貶值,那就無所謂重建金融市場了,而沒有金融市場企業將無法運行,人們將無業,社會也將混亂。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那麼貨幣為什麼會貶值,金融危機不是貨幣流通性差所致嗎?是的,但同樣會貶值,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二、國家要挽救金融市場,要挽救企業,那麼就必然會增加貨幣供應,從而增強貨幣的流動性,貨幣一多就容易貶值。



  人們常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金融危機並不是亂世,也不建議持有黃金。首先是黃金只能在珠寶店購買和銀行特定預約才能取出,量都不大。

  如果你買紙黃金,或者數字上的黃金,那還是金融資產,如貨幣流動性差都要走跌,而因為沒有工作且要生活支出,那麼人們就會賣出,多數人賣出就會走跌。

  而實質的黃金不具有流動性,比如你到商場不能拿黃金去買吧!其中鑑定就是一大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銀行只售出黃金,而不收回黃金的原因。而你持有黃金,那將只是貴金屬,不具交易的流通性和價值性。


三人聚眾


我看很玄,即使是現在,沒有任何金融危機預兆,多套房也到該賣的時候了!

我們說到過去十年的房地產,總避不開08年金融危機,國家推出的四萬億,當時為了提振市場的信心,做出的決策很明智。

雖然變相的推動的房價的上升,造就了一大批資產上千萬的“房叔、房姐、房大媽”。但我認為這個方式是不可重複的,未來的房價也不可能再保持持續十年的上漲(下跌可能性大),又何來能夠抵禦風險一說。

我們都知道,一旦金融風暴來臨,首先資產的價格會快速貶值,而我們所持有的房產恰恰是流通性很差的固定資產。當危機爆發,人們會在第一時間內賣出所持有的資產,換取足夠多的現金,坐等資產價格下跌,等待適當機會進行抄底。而像這種很難及時變現的房產,人們唯恐避之而不及,還會有幾個人去選擇購買呢!!

房子的核心價值是“居住”,投資只是房產的附加屬性。別說等發生金融危機,房價會極速下跌;哪怕是現在,房價也很難有持續上升漲的推動力,所以對於那些有多套房產的“房姐、房叔、房大媽”們,眼下有合適的機會,趕緊將多餘的房子儘快售出套現吧!

金融危機來臨,還是別指望投資房產就能抵禦風險!現在除了自住房,多餘的房產,能賣就趕緊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