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平:你的嫁妆足够吗?——再看艺术院校的毕业展热

何卫平

【本期话题】毕业季观察:美丽的泡沫隐藏了什么?

策划:李振伟 颜培大

你的嫁妆足够吗?

再看艺术院校的毕业展热

□ 何卫平

两年前,笔者撰文《还你一方白绢——我看艺术院校的毕业展热》,曾将毕业展比喻为一场“嫁女”的典礼:

狂欢式的“毕业季”同传统婚姻仪式颇为相似,毕业生像是待嫁的新娘,被家人装扮得花枝招展,喜庆祥和,招呼亲朋好友云集,敲锣打鼓地送入别人家的“洞房”。此后是清汤寡水的过活,还是锦衣玉食的奢华,那都是毕业生自己的私事,同“母校”再无瓜葛。

今天再来看,这场仪式并未有所“简素”或低调,反而由最初几所专业艺术院校而扩到许多综合类大学。相对于近年来各级官员子女婚庆的“低调化”处理及各级政府接待的简素规定,艺术院校的毕业展似乎还闪烁着“高光点”。

何卫平:你的嫁妆足够吗?——再看艺术院校的毕业展热

试想,一场烟火缥缈、明星助阵、全校联动的狂欢式毕业展及演出,需要具备什么?对大学的高层来说必“师出有名”,组织部门则须紧执“花钱见效”的业务理念,对千百学子而言,毕业前以“正确”的方式实施一场对青春及母校的告别仪式,除了狂欢,其他都是浮云,留待毕业后慢慢回味。

首先,在社会舆论及教育部对高校接二连三“警钟”的余音萦绕下,大学面对社会舆论的反复质疑,频频登上媒体头条并被关注的多是学风差、师德低、贪腐等负面话题,鲜有拿得出手的加分项。因而对大学的管理层和宣传部门而言,亟须制造光鲜话题,以稀释那一不小心就走上前台的污点资讯。正好,各艺术院系雪中送炭似地报备举办毕业展演,这是一次难得的“冲喜”盛举,自上而下贯彻,此便是师出有名了。

其次,毕业季所处的6月天恰逢一年过半,按高校约定俗成的11月财务“扎口”清零来算,对于经费相对充裕的院校,毕业季正是大把花钱的最好时期,毕业展演及关联活动足以解决内部耗材、展示外包、设备租赁、广告制作、讲座车马费等诸多弹性口子的“合理开支”,前半年积累的项目借机报销,将后半年预支的经费提前兑换成印制着学校抬头和税号的发票。否则,漫漫暑假后,忙过新生入学、军训诸事项,各部门已无力举办学术和展览等方面的活动。财务处的报销程序和“一字长蛇阵”足以损耗各个部门所有的空闲时间。至于项目成效和成果转换,可以打持久战或分阶段落地。所以,财务报销,是打开毕业展热的正确方式之一。

再次,家长们往往将毕业创作展演视为子女抛头露面的难得机遇,牵连着读研、就业或签单,因而孤注一掷,出钱出力,为本就热闹的狂欢节缀色了不少荧光棒,烘托了气氛。与此同时,对寒窗读书所滞留的戾气宣泄和男友女友们各奔东西的告别仪式,同学们清楚地知道,此时不尽欢恣肆,就只剩下同学少年都不再的感慨了。

何卫平:你的嫁妆足够吗?——再看艺术院校的毕业展热

最后,还是两年前那句话:作为毕业生最终成果的集中展示,体面而热闹地举办一次大学的告别仪式并无不可,以开放、多元、交互、包容为出发点的毕业嘉年华亦无不妥。但是,我依旧反感“以一场奢侈的婚礼押注一对新人终生幸福”的虚妄排场。

狂欢过后怎么办?依旧面对房价攀升、工作难觅、薪资下滑、情感迷茫。尽管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励及各式孵化器虚位以待,也有公租房、微借贷、相亲角可以弥补短暂的情绪失落。但是,我想问一句:那些“初出阁的新妇”,你的嫁妆足够吗?

查看更多艺术资讯请下载中国美术报网APP

中国美术报网网址:http://www.zgmsbweb.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