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P2P暴雷的根源,授給投資人的「避雷針」!

透視P2P暴雷的根源 授給投資人的“避雷針”

最近,頻繁出現排名靠前的大P2P平臺暴雷,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讓一向迷信大平臺的投資人眼鏡碎了一地,人心惶恐。

網貸平臺暴雷風暴從5月起延續至今,短短兩個月,從北京、上海漫延到杭州、深圳,數十家P2P平臺爆雷,進入7月勢頭似乎更猛,短短的十天裡已經有28家平臺暴雷。

如今,P2P網貸行業臉上,是個大寫的尷尬。為什麼出現問題的P2P數量這麼高?暴雷的原因有哪些呢?有沒有避雷針呢?

透視P2P暴雷的根源,授給投資人的“避雷針”!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規律的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做P2P平臺也一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P2P公司雜亂叢生,野蠻生長,平臺多達6000多家,這也意味著同行之間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一開始高收益、高返現、盲目擴張、做大規模、加大運營成本、建立龐大的管理團隊等,不計成本地宣傳廣告,成本越大,窟窿也越大,風險就高。看似無懈可擊,實則經不起推敲,沒有時間的沉澱,何來成功。

當然,有些平臺從建立之初就目的不純,也可以說它成立的原因也是圈錢跑路。

從業人員經驗不足、風險意識弱

經歷了這麼多坑,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平臺的法人或實際控制人並非金融從業出身,既沒有經濟金融學歷,也沒有從業經歷。

金融行業不像其他,是高風險的領域。P2P作為信息中介平臺,連接借款人與投資人,用他人資金,沒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對借款人的調查和審核不過關,導致逾期了率和壞賬率上升。把錢投給這樣的平臺,你不踩雷,算我白說!

平臺同質化嚴重

或許正因為從業經驗不足以及在風控能力不足,從而選擇業務產品盲目,快速複製式業務模式,產品設計毫無創新。內部有數千家同行競爭,外部面臨“資產荒”難題。

區域借款用戶高度重疊,加上沒有徵信體系的匱乏,就容易一個用戶多頭借貸,那是否具有償還能力、償還意願就得打個問號,平臺資產差,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淘汰。

透視P2P暴雷的根源,授給投資人的“避雷針”!

大額標的 到期難償還

P2P產品一定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信息合適的信貸產品借給合適的借款人。平臺需要挖掘用戶,需要大量的業務員,成本高,產出比效率低下。從而P2P資產端選擇大項目,資產端充分,利好投資人。但一旦大額借款人逾期佔比高,就很容易暴雷。

比如借款給企業,一方面,企業願意向低門檻、高成本的P2P借款,肯定是已無處融資;另一方面企業借款流入生產中是需配備人員、設備、廠房、材料,企業盈利需要逐步的過程,很難有充分現金流,到期不能償還,結果也可想而知。所以,當企業一旦借款以後只能是越借越多,債臺高築。

這也不難看出,那些大筆借給企業,P2P越有大標,或者那種一期、二期..投資人應謹慎投資。那種有固定資產、個人小額等借款風險相對較小,可是它的營銷成本卻又非常高,這就陷入一個迷局即是做大額企業借款標的時的營銷成本較低,可是風險很大;做個人的小額借款標的時的風險相對分散且較小,而營銷成本很大。但就投資人的角度來說,還是選擇小額借款標的的平臺風險會較小些。

政策環境影響

前文也提到借款用戶多頭借貸,拆東牆補西牆,借新還舊。如今,國家整治現金貸,部分現金貸平臺已經不再放貸,違規機構大量退出市場,借款用戶沒有資金騰挪空間。

導致企業借款標的到期無法短拆到資金過橋再借,這就造成P2P平臺的大額標的是“硬著陸”,逾期是自然而然的事,平臺出現不能按期兌付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網貸行業合規備案從去年以來,國家對P2P中介的管理模式、資金存管、融資限額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阻斷大額快速資金流入 ,P2P平臺也必然陷入困境。

透視P2P暴雷的根源,授給投資人的“避雷針”!

自身業務、模式不規範,經營不善、資產端審核不嚴及巨大的備案壓力等等都會是P2P平臺暴雷的原因。

對於投資人來說,不要迷信多久多久的所謂大平臺,它們可能是有很多的投資人,日現金流入量大,可是因為早期的平臺都有上述的不規範,如:數百數千萬的大額借款、數百上千萬的廣告宣傳支出和超常發展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這些都是潛在的暴雷風險,是投資人不可能從明面上可以瞭解到的。

雖然網貸行業加速優勢劣汰整合期,但是,對於風零度來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因為:首先風零度不是P2P,不以借貸利息為收入來源,而是通過提供擔保服務獲取收入,平臺本身不產生風險。通過大眾分保模式,按照保證金率20%計算出所需保證金並規劃相應期限的產品。

其次風零度與P2P沒有任何合作,主要以小額、中短期擔保為主,嚴格篩選把控合作方。同時,用戶的每筆資金匹配擔保數十個機構的數百筆貸款,分散消化風險。

最後風零度的合作對象沒有P2P,而是小貸機構。其擁有耗時2年設計研發分散消化風險的系統、穩定的收入和健康的盈利模式、專業穩健的管理團隊、嚴格遵照監管的要求等P2P無法比擬的優勢,完全有能力讓每一位信任我們的用戶享受收益,保障用戶資金安全。

所以還是那句話,那些真正做業務、自身過硬、真正為投資人用戶考慮、真正運營做好風控的平臺,才會在行業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存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