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年电影,你知道中国电影开头那个“龙标”是什么吗?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你知道中国电影开头那个“龙标”是什么吗?

小伙伴们耳边有没有响起那熟悉的旋律?

没错,我们在电影院每看的一部电影都会在片头加上这么一个片段。

但是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又有什么来历呢?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你知道中国电影开头那个“龙标”是什么吗?

其实这个东西对中国的电影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仔细看,上面写有“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所以一直被视为电影的“准生证”。

这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一部电影的成长历程了。

影片从最初的立项到上映,在审查的环节上一般要经历3个关卡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你知道中国电影开头那个“龙标”是什么吗?

第一关:立项

某知名制片人告诉记者:“所谓立项很简单,就是电影剧情梗概、片名、片种、影片题材等材料。立项没有行政费用。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7个工作日内会通过。但是以现在审查部门的效率,5个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给明确答复。”

第二关:拿“龙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以前,一部电影拍摄之前,剧本是需要先去审查的。

不久前,广电总局公示取消了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第二关“剧本审查”就取消了,从今往后拍点爱情喜剧、都市生活、文艺片之类“一般题材”电影,就用不着再审查剧本了,公布一个剧情大纲跟立项差不多。不过也不用太高兴,即便剧本不审查,但拍出来的成片一样需要审查,影片的内容审查要在拍摄剪辑之后进行。这对于所有导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拍摄完的影片是删是改都在内容审查这一关被确定下来。

“过去剧本送审后如果有问题,相关部门会批示‘修改后拍摄’。这样做,至少能在拍摄前规避很多问题。如果以后剧本不需要送审,但拍完了对成片进行审核却告诉你不过关,拿不到公映许可证,那对创作者的打击、对电影公司的损失会更大。”

第三关:技术审查过审率达到99%

过了“龙标”,也就是“内容审查”这一关,几乎所有的投资方、剧组都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术审查,影片就可以同观众见面了。在技术审查上,影片的过审率几乎达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审查,放映一遍当场就会过审。”

可见“龙标”才是这部电影能不能面对大众的最重要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