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有多难打?

财商思量




如果把日军甲种师团放到欧洲现场那就是垃圾军队,连二流都算不上,因为日军总体也是轻装部队,但由于亚洲现场的国家普遍装备太差,所以日军才骄横跋扈,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日军师团中有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兵种,算得上合成作战,专业化程度较高,所以战斗力强。在抗战前期,中日军队正面对抗,伤亡比例一般都是5:1或6:1,甚至有时能达到7:1,装备得悬殊和士兵素质的差距是中国军队的伤痛,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军队往往是靠人海战术来换取战略层面的胜利,比如把日军攻击方向从由北向南吸引到由西向东,让日军一直向东打,找不到边缘,但是人海战术毕竟是靠人力来抗衡,损失太大。



抗战中后期,由于得到同盟国家的大力援助,国民党军开始批量装备美式装备,而且经过战争洗礼的中国军队战斗力开始逐渐提升,而日军因为兵员不足,把未成年男子征召入伍,战斗力自然有所下降。到1943年之后,中日军队伤亡比例开始缩小,逐渐达到4:1或3:1,中国军队开始学会用铺天盖地的炮火来取代人海冲锋。



到1945年,中国军队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正面战场开始主动出击,中日军队伤亡比例基本接近2:1,甚至有时可以达到1:1。



现在回到问题上来,要对付一个日军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中国军队需要至少两个正规军军12–15万人,而且还要在地形,后勤补给等方面不占劣势的情况下才有的一拼,因为是弱国,中国在抗战期间受了很多窝囊气。但是无论日军再凶残,侵略者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


毒刺剑客


龙幕韩,安徽怀宁人,黄埔一期毕业生,陆军中将,时任宋希濂第71军第88师师长,孙元良的继任。1938年6月被军事委员会以“作战不利”下令枪决,成为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一个被杀的黄埔一期毕业生。蒋介石居然杀到黄埔一期生的头上,可知愤怒到何等地步,这就是武汉会战序幕的“兰封会战”。



(第88师师长龙慕韩)

徐州会战第二阶段,日军为报复台儿庄战役的失败,同时聚歼李宗仁第五战区的主力,以七个师团南北夹击,第五战区放弃徐州,向西转移跳出合围圈。就在此时,日寇华北方面军第14师团渡黄河深入河南东部,意欲截杀西撤之国军部队,1938年5月17日在兰封以东截断了陇海铁路。而尚在此地区整训的第一战区(程潜)主力部队高达20万人,面对第14师团的骄狂,蒋介石恼怒不已,决心围歼之。

蒋介石的羞怒和自信是有理由的,中国军队仅薛岳的豫东兵团即有12个师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另有胡宗南的第一军和汤恩伯之第20军团等部为预备队,阵容可谓豪华:俞济时之第74军、李汉魂之第64军、宋希濂之第71军、黄杰之第8军、郭忏之第94军、桂永清之第27军,总兵力不下20万人,而日寇第14师团不过2万余人,约十比一的战场优势。



(第27军军长桂永清)

当面日军第14师团是战前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编成地宇都宫,四单位制的甲级师团(辖第27和第28旅团),师团长是军统戴笠的老对手、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这厮1936年因在东北和华北的特务工作成绩“优异”被晋升中将,七七事变前夕在国内接任宇都宫师团长,率部在塘沽登陆再次侵华,编入华北方面军。

1938年5月21日,中国军队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北面是黄河)开始合围日军第14师团,土肥原发现情况不妙,拼全力向西突围,驻守兰封的第27军桂永清招架不住擅自撤退,却狡猾地派通讯参谋给友邻部队第88师捎了个条子,要求龙慕韩务必死守兰封,桂军长本人却一口气逃出几十公里,第88师不明就里也弃城而去----其实应该枪毙的是桂永清,龙师长是个替罪羊。



(土肥原贤二)

日军几乎是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轻取兰封,中国军队的合围圈被撕开一个口子,消息传来,蒋介石大怒,立即命令扣押龙慕韩,并以宋希濂兼88师师长,率第71军反攻兰封。宋希濂督师血战三日,克复兰封,缴获东洋骏马一匹命名“土肥原”;日军第14师团突围不成,被压缩至黄河岸边的三个村寨:三义寨、曲兴寨和罗王寨,背靠黄河获得水路补给,坚守待援。

胡宗南第一军在邱清泉战车营的配合下投入战斗,一举攻克曲兴寨;粤军第64军同时攻击罗王寨得手,土肥原的战刀亦被缴获,此时日军残部不足6000人,仅剩一个寨子及周边可以据守,中国军队三面包围,歼灭指日可待,路透社、塔斯社等外国记者云集观战,土肥原甚至做好了切腹的准备。然而,日军甲级师团的战力毕竟是强悍的,在飞机和黄河北岸重炮的掩护下,第14师团居然还能发动以攻为守的反冲锋,从5月26日至5月30日,中国军队未竟全功,至为遗憾。



5月28日,蒋介石手令送达战场,称此战若不能尽歼土肥原,将沦为“千古笑柄”。

可惜“千古笑柄”真的就这么产生了,由于战机延缓,日军增援部队已全速赶来:东南方向,第16师团和第3混成旅团连克砀山和归德,负责防守的黔军102师柏辉章(他家在遵义有所著名的房子)和中央军黄杰的第8军分别放弃阵地;北面,日军第4混成旅团已经渡河增援,第5、第114师团正在兼程南下;东面,日军第10师团、第13混成旅团追击过来,中国军队即将陷入被反包围的窘境,5月31日,程潜不得已下达了全军西撤的命令。



兰封会战就此功亏一匮,日军主力云集一马平川的河南平原,据此可直奔长江北岸威胁武汉,中国军队已无力阻挡。而一旦武汉失守,南京以西长江中游的国军主力,和大批需要转运的人员、物资和企业,将被东西夹击,甚至撤到武汉的国民政府,都将没有时间撤入四川,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怎么办?

1938年6月9日,黄河花园口大堤被掘开,豫皖苏平原一片泽国,日军虽然被阻,却成为我们民族的一次巨大苦难。


度度狼gg


而第五师团正是日军甲种师团,是日军成立最早的七个师团之一,曾参加过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抗战爆发后,第五师团在板垣征四郎的率领下,下辖第9和第21旅团也叫板垣师团,1937年以半个师团第21旅团参加太原会战,一路击溃国军几十个师,战斗力十分彪悍,在日军有“钢军”之称。昆仑关战役之后第五师团改编为日军为数不多的机械化部队,太平战争爆发后,在马来虎山下奉文第25军的率领下,第五师团开往东南亚战争横扫整个马来半岛,可是是日军甲种师团的精英。

二战日军有17个常设师团也叫甲种师团,满编人数在24000至28000人之间,采取四四制编制,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个联队,每个步兵联队3800余人,而第五师团在七七事变爆发后齐装满员编制时总人数达到了32000人,战斗力极强,这也是板垣师团成名的原因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第五师团进行了缩编采取缩三团制单位,但全师仍有25000人余人。


师团是日本最基本编制单位,但在抗战中,中国军队很少有全歼一个日军师团的战例,即使在台儿庄战役和第三次长沙会战遭到重创的第十师团和第三师团,都逃出了包围圈,而在万家岭战役的第106师团差点被抗日“铁军”74军围歼,但还是逃了部分出来。

中国军队唯一全歼日军甲种师团是在二战末期,1945年的湘西会战,在第四方面军王耀武(原74军军长)的指挥下全歼日军116师团,其中日军的109步兵联队3000余人被李天霞的100军全歼,这也是抗战以来首次全歼日军师团和步兵联队的战例。而第116师团曾在衡阳会战遭到方先觉第十军的毁灭性打击,直到湘西会战结束第116师团累计死亡人数超过30000人,也在抗战损失最惨重的日军师团。


而日军师团中,有一支师团主战场都在中国的师团,几乎打满整个抗日战争都没被成建制歼灭,就是日军的第三师团,曾参与南京事件,徐州会战后加入日军唯一的野战军团第11军,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遭到薛岳“天炉战法”的首次重创,但还是逃出包围圈,在日军发动鄂西会战后曾参加过石牌会战,与胡琏的第11师展开了二战规模最大的白刃战最终被击退,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后才向国军投降。第三师团可以说在抗战场上最活跃的一支日军甲种师团,战斗力十分强悍。

所以二战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确实很难打,但在远征军第二入缅战争后,孙立人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等部全副美式装备,开始横扫日军东南亚师团。


赛门军略


翻阅了资料,一个日本甲种师两万余人,由于历经曰俄战争一战以及中国战场战斗,可以说经验丰富,

再加上长期的军国主义政策,经济发展做基础,军事装备也相当完备而先进,军事思想理论管理等软实力也不可小觑。



再一个就是武士道精神灌输,日本兵就像魔鬼一样,也增强了战斗力。

这些使咱们中国有些人产生亡国论调。但更科学的是持久战。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们再先进,武装到牙齿也是纸老虎。


在中国人民汪洋大海中,他们终究有来无回,我们是正义的,纵然他们开始是凶狠的,但早晚有失败的一天。


除了人的,道义的因素,现代战争是国力较量,日本是小国,不能速战速决,必然失败,他们国小资源不足,是经不起持久战的,所以被拖垮,经济崩溃是一定的。


更何况我们有反法西斯盟友,他们更蹦不了几天。你看他有十七个甲种师团,有的没交手就投降了。

和当时的中国菲律宾澳大利亚,他可能有优势,但在美军面前,他就沒有那么强大了。


我看过《中国远征军》,一开始,中国军队打得很艰苦,但后来,孙立人将军打得日军屁滚尿流。为什么,我们也有了好装备,还怕你吗?!


最后,我想用毛主席话结尾,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要藐视他,战术上要重视他。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古风93814281


日军在二战爆发前,只拥有17个甲种师团。

这些师团历经日俄战争以及一战,可以说是日军老牌师团,日军最精锐的师团。日军的甲种师团采用四四制编制,战斗人员20,000人左右,加上一师团部和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全员共计约28000人。

这些师团战斗经验丰富,训练有素,是日军最精锐部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甲种师团都曾参与入侵中国的战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都陆续调往东南亚地区与英美作战,在中国作战的都是日军乙种和丙种师团。

在中国战场上,没有一个日军甲种师团被消灭。对于日军的17个甲种师团,有几个要点重点介绍下。

第一,这17个甲种师团,都曾入侵过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有16个师团被调往太平洋战场。

第二,第三师团名古屋师团,是唯一一支没有调往太平洋战场的甲种师团;也是从中日开战到日军投降,一直在中国战场作战的日军甲种师团。1945年该师团在镇江投降。

第三,第六师团熊本师团是制造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刽子手!南京大屠杀的指挥者就是:第6师团长谷寿夫和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

在中国战场上,我军曾集中优势兵力重创三支日军甲种师团:第十师团姬路师团,第五师团广岛师团和第十四师团宇都宫师团。

第一,第十师团姬路师团和第五师团广岛师团,在台儿庄战役上,被我军击溃的。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我军和日军在徐州附近展开激战。我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集结29万人;日军以第五和第十师团为主力,集结5万人。李宗仁、孙连仲所部,打退日军进攻,在台儿庄地区取得大捷,歼灭日军2万余人(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统计,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

此战,日军5万人,我军29万人,兵力对比1:6。最终在我军付出5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下,歼敌2万余人。

第二,第十四师团是在兰封会战中,被薛岳率部重创。

当时,日军第二军刚攻下徐州。速来与寺内寿一不和的日军第一军军长香月,想抢寺内寿一手下的第二军的风光。于是,派出土肥原贤二部(第14师团)2万人,孤军直插兰封地区,最终占领开封。这样,国军的豫东陇海线走廊就会被日军截断。薛岳指挥手下豫东兵团的12个师,围剿孤军深入的第十四师团。

第十四师团首先绕过兰封,和黄河北岸的香月部取得联系,日军在黄河上架起浮桥,14师团有了后援根据地。此时,防守兰封的第27军军长桂永清,怕被日军合围,率主力突围,只留下手下第88师师长龙慕韩守城。可惜,龙慕韩在“掩护”主力撤退以后,打不过日军第二联队,也撤退了。5月24日,日军占领兰封。(其实。日军第二联队是被我军东路军打的太急,所以,才会急着攻城。龙慕韩错判了局势,擅自撤兵了。)此时,开封危险了!

5月24日,直到兰封失守的蒋介石震怒了。12个师打不过一个土肥原二。蒋介石下令:薛岳指挥俞济时第74军、李汉魂第64军、宋希濂第71军、桂永清第27军由东向西,第17军团长胡宗南由西向东,分别包围兰封、罗王寨、三义集、曲兴集一带的日军第14师团。

5月27日,李汉魂率军三攻攻罗王集,终于占领罗王集,缴获土肥原佩刀一把;同时,宋希濂收复了兰封。日军第14师团主力收缩至三义寨附近(三义集和曲兴集),被薛岳兵团包围。

而就是剩下的6千多日军残部,国军就是啃不动!

5月28日,蒋介石甚至发电激励薛岳等人,集中6个师,一定要歼灭残敌:

蒋介石电文:兰封附近之敌,最多不过五六千之数,而我以12师兵力围攻不克,不仅部队复杂,彼此推诿,溃败可虞;即使攻克,在战史上亦为一千古笑柄。

可惜,日军援军来的太快,蒋介石的千古笑柄成了事实。5月29日,商丘被日军西进的“华北方面军”占领。蒋介石下令停止围攻土肥原,全军撤退。

6月2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绕过兰封,土肥原部队得到后勤补充开始撤退中追击国军。

6月9日,蒋介石炸开花园口阻击日军,恰巧又遇到黄河汛期,形成大片的黄泛区。蒋介石致电程潜给他三点指令,第一点就是,“须向民众宣传是敌机炸毁了黄河堤。”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不用说甲种师团,整个日军的师团战斗力都可以说很强的。只要不是后来那些老爷爷,小孩子组成的师团,日军师团战斗力都可以说很强的。

按照事实来说,所谓的甲乙丙丁这四个师团只存在与中国派遣军,或者说中国大陆,太平洋战场,比较少见这种记载。

如果按照甲乙丙丁的概念来说好了,甲种师团的战斗力,绝对是凶悍无比的。把美军打出神经病来的硫磺岛之战中,109师团的主力部队被消灭了,但还有一部分在父岛附近从后来,父岛守军接受投降来看,美军没有吃掉父岛守军,而硫磺岛守军的作用,就是让美军失去了继续进攻日本大型岛屿的勇气,这才有了后来的原子弹。

109师团如果可以属于乙种师团的话,日军甲种师团大概可以定性为番号在前的师团,简单来说,即使第一到第二十这十六个师团,其中,因为日本裁军的原因,在七七事变前,日军没有第13,15,17,18这四个师团。当然,还有近卫师团,但近卫师团一般不作战,所以不算在内。上述,包括近卫师团可以看作甲种师团。

越到后来,日军的扩军招兵因为过于复杂了,估计日军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区分师团性质了。比如说一些师团的核心部队,就是由老部队的一部分为骨干组成的新师团。如果认为是“母子关系”。那也不能完全肯定。所以还是以上述的十几个师团为甲种代表。

在台儿庄会战中,属于甲种师团的第十师团被中国军队中创后,依然有一部分参加了后来的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要知道,第十师团此前的伤亡不小于一万人,还继续参加了几个月的战斗,就可见甲种部队的战斗力了。日军师团的人员数字其实不好算,如果仅仅算师团配置的人员数字,七七事变时候的日军师团人数,撑死了两万四千人,如果超过这个数字,那就是额外部队的配置了。

当然会有数字说日军师团有两万八千人的说法,但就笔者而言,很难说真的在战场上可以达到这个数字,比如说在诺门坎之战中对战苏军的第23师团,他这个师团并不是集结完毕对苏军作战的,而是用添油战术在对苏军作战。后来对苏军作战的第七,第二师团也没有全体出战,只派了一部分去前线。但就是这一部分日军,也让对手难堪了,以第23师团为例,在诺门坎之战后,如果师团被全歼的话,日军将会撤销这个师团的番号,但日军没有,后来师团还参加了44年的太平洋战场,而美军也未能全歼这个师团吗,更不用说其他甲种师团了。

综上所述,日军在战场上,也许并未能出现一个齐装满员的师团,就大部分师团主力,也能硬抗了对手。如果要找一个齐装满员的师团战斗力如何,笔者认为第三师团可以做例子,1944年时候,第三和第十三师团可以说是纵横中国几省,长衡会战,桂柳会战的战场已经包扣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这个师团千里行军的战斗力可谓惊人了。

这是在华的师团,当然会有人问太平洋战场的情况如何,大概会有人举出第16师团师团被美军全歼的结果。但事实上,因为美军的封锁,日军的物资想通过海运到达日军占林区很难了,也就是说,一些日军不可能像在华日军那样,起码能得到大米的补充。有以此为现实拍的电影,比如《硫磺岛的家书》,《硫磺岛的战地邮差》,都是以当年的历史还原的情景。前文说过,109师团还不算是甲种师团,就这样,109师团在硫磺岛的部队,也给美军造成重创,这还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日军打出的结果,真的要是齐装满员,物资一定储备,结果更难可知了。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日军的甲种师团,放到欧洲战场,就是渣,面对美军也只能拿人命来拼消耗。毕竟日军只是一支战术技能和武器装备都停留在一战水平的强化步兵,更没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在强调空地协同、装甲突击、重火力支援的大国陆军面前,日本陆军只能是一败涂地灰飞烟灭。

即便是整训后的中国远征军,战斗力也完全能碾压日军。

只有对着缺枪少炮物资匮乏无后勤可言的中国军队,日军才能嚣张一时


大大昌1


很多人认为二战时以日本的装备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世界上的二流甚至是三流军队……这个到底正不正确自有公论,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日本在战争中前期给人的感觉是战无不胜,尤其是给周边国家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这是因为他所挑选的对手太弱了。中国当时几乎就是一个农耕国家长年战乱国力凋敝,虽处于一个向上的发展周期,但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日本相去甚远。中国的钢产量在侵华战争爆发时只有58万吨,基本上就没有海空军,国内派系林立内战不绝这种情况下同装备和人员素质远超我们的日本打到一起,难免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只能用人命去填这个坑,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对日军战损比为5:1这是奇迹啊!同样情况的欧洲诸国和亚洲各国早被灭国了,而中国用土地换时间拉长日军战线楞是把日军拖进了相持阶段。

再说后期中国驻印远征军在经过美国人的训练和装备后,由美国人保障后勤,这种情况下中国十万驻印远征军打得日本是落花流水,战损比也逆转过来。所以我希望现在再给日军一个机会,我们重新再打一次,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总之,日军的甲种师团并没有当时看起来的那么强大,只是日军挑的对手和时机太好了!就说现在中国和日本再次爆发战争,双方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中国可以迅速占领日本全境。


延想云崖1


甲种师团是日军的师团的一种编制,主要指二战前日军的近卫师团和常设师团共17个师团,是日军的作战序列中位于首位的作战主力,采用四四制编制,战斗人员约15,000至20,000人,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其中,在这17个师团中,又分为野炮挽马师团和山炮驮马师团。前者主要是进行平原作战,后者主要运用于山地作战,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武器装备主要是挽马运载,所以人员和马匹数量相对来说较少,而后者主要采用驮马运载,火炮轻便,可以拆分,甚至人也可以搬运。

一个甲种师团的又包括步兵旅团、骑兵大队、工兵连队,野炮大队、辎重兵连队、师团卫生队、兵器勤务队、师团通信队等20000余人组成。

关于日军的甲种师团,我们又可以把它分为六支,其中两支常驻中国东北,后被苏联红军消灭,两只留守日本本土,后参加太平洋战争,最后两只就是大名鼎鼎的板垣师团和梅村师团,成为侵华战争的骨干力量。

他们战斗力比较强悍,虽然是甲种师团,但是中国军队并不是没有机会战胜它,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李宗仁指挥的中国杂牌军把日军第10师团几乎打残了,师团长矶谷被调回国内转为预备役,日军编号早在20以内的包括近卫师团都是甲种师团,20到50之间的是乙种师团,50到100之间的是丁种师团,100之外就是丙种师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第10师团是什么水平了。

在著名的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大捷中,中国军队把106师团几乎围歼,成建制的消灭。 但是日军的师团编制是动态的,整个抗战期间进行了多次编制调整。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军队经常面对的就是日军的丙种师团和丁种师团了,因为甲师团都被调往太平洋战场,甚至这个时候,日本把独立混成旅团扩编为治安师团,承担扫荡任务。

到了末期,日军甚至连甲种师团的编制都难以满足,兵员素质也急剧下降,在芷江战役中,日军的甲种师团优先配备后,每个步兵中队也仅仅130人,到了崩溃的边缘。罪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和侵略事实,不容抹杀和粉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