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童年——温柔的羊羔

我最喜欢给女儿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女儿也最喜欢听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说,要不我把30年前的童年写下来,你慢慢看吧!

她很开心又很失落。

她说,“妈妈你有童年的故事写给我看,我将来写什么给我的孩子呢?我的童年什么都没有。”

这句话让我震惊而心疼 。

先回忆我的,再看怎么丰富她的童年。

30年前的童年——温柔的羊羔


童年的冬天,冷虽冷,但有阳光。

冬天的农田开阔广袤,只有小麦懒懒地趴着地上沉睡,与地里的虫子一起冬眠。

这个时节,麦田里浇水的沟渠早已干涸,枯黄的茅草软软地铺在沟底,贪婪地曝晒阳光。

有天中午,沟渠里突然藏了两个小女孩。不止女孩,还有几只小小的羊羔。

小羊羔顶多才断奶,毛色洁白柔软,眼睛里有胆怯而温柔的光芒。

女孩们坐在沟底,将小羊羔轻轻搂在怀里,却紧紧捂着它的嘴,生怕它叫出声。

田埂上,远远传来气急败坏地呼喊声,“丫头,你们把羊藏哪去了?我都收贩子钱了,这两小短寿的,把羊藏哪里去了?”

这下子村民们都听乐了。他们家在卖羊,但羊被孩子藏起来了。


30年前的童年——温柔的羊羔

这两个藏羊的孩子,就是我和我姐。

我们的童年,几乎天天与羊为伴。羊其实是我们最讨厌的动物,因为养羊,我们多了无穷无尽的劳动。

夏天,稻田边、土坡上,野草茂盛,我们和小伙伴每天都要出去割草喂羊。我们挎着恨不得比自己还大的竹篮,满埭满村跑着找草割。运气好的时候,譬如一场暴雨之后,草格外茂盛,就省得东奔西走,一条田埂上的草就可以割上满满一篮。但是,更多的时候,因为村里养羊的人家太多,附近的草早就被割光了,我们只能跑到更远的土窑或者暑假空无一人的学校操场上,找一些别人没发现的草地。

看卖娘、飞蓬、菟丝子、红花草,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草……一篮子草装满,足足有一二十斤。小小的我们欠着身子,各自费力地往家拎甚至是挪篮子。实在拎不动,就跟姐姐两人抬一篮,往前走个几十米,再回头抬另一篮。满满两篮子的草,也只够家里的羊群吃上一整天。

孩子的天性总是调皮而懒惰的,我们也会使使花招。到构树果子成熟的时候,个子高的姐姐,踮着脚拿镰刀到构树上割下枝条,红果子给我们吃,带着叶片的枝条塞进篮子里,两头搁在篮子半腰,搭出一个架空层。这样的篮子再去装草,看上去尖尖一篮,其实份量只有平常的一半。回到家,爸妈们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来。

可惜这样的小花招不能长久。羊吃不饱了,整天咩咩地叫个没完。爸妈以为羊病了,仔细一看羊肚子瘪的,赶紧到篮子抓草补充草料。可抓两把草就没了。这样一来,我们的小秘密藏不住了,只能继续走到更远的地方割草。

夏天有草倒也罢了,到秋冬季节,野地里的草枯萎了,我们就得每天到萝卜地、青菜地拣养草。青菜要留着家人吃,胡萝卜得留着喂猪。我们满地揪黄菜叶、割萝卜缨子,用最次的草料回去填饱羊肚子。实在找不到的时候,只能给点稻草或者豆秸秆糊弄一顿。

30年前的童年——温柔的羊羔

长年累月的劳动,这群羊算是最招恨的。但是,每到初冬下羊羔时就不一样了。姐姐带着我守着母羊,看小羊羔一只只落地。母羊小心翼翼把小羊身上的胎毛添干,没多会儿小羊就能自己站起来喝奶。两三天,小羊羔就能撒欢地在我们身旁跑前跑后,用温柔的眼睛看着我们,把我们的手指头当奶嘴吮吸。

这样辛苦养出来的小羊,怎么忍心让爸妈卖掉?所以,在爸妈和羊贩子忙着砍价的时候,我们姐俩就计划好要拯救小羊羔。最后,那窝小羊羔自然没卖得成,10元一只,爸妈三十元收入到手又飞了。那年过年,我和姐姐都没有新衣服,因为卖羊羔的钱妈妈原打算备年货的。


很多年后,当我回想起童年时,第一时间浮出脑海的就是那片广袤地麦地。麦地里有个穿着脏棉袄、脸庞红黑的瘦小女孩,捧着一只棉花般的小羊羔,在田野里狂奔。

那时节,阳光和寒风都扑在她身上,温暖和寒冷共存。

一如30年前,我们那个时代的童年,贫寒和快乐奇迹般融合,我们笑着过着一天又一天的苦日子,却一直觉得很幸福。

30年前的童年——温柔的羊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