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口成「髒」,不只是模仿大人,這個原因我們要正確引導

孩子出口成“髒”,不只是模仿大人,這個原因我們要正確引導

1.

上個月,我晚上帶兒子去廣場散步。路上,小傢伙嚷嚷著要做碰碰車,可是,到了現場一看,已經人滿為患了,很多小朋友都在等候。我正要帶他去玩別的,忽然兒子說了一句:“他奶奶的,你真多啊!”那個鍵兒子出口成“髒”,我嚇了一跳。平時我和老公都不說髒話的,六歲的小傢伙怎麼突然說起了髒話了?

我牽著他的手,一邊走一邊假裝平靜地說:“兒子,你剛才說的話是髒話,好孩子都不說的!”兒子卻理直氣壯地和我說:“可是,爺爺就是這麼說的啊!”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都是爺爺惹的禍。兒子的爺爺是個說話辦事都雷厲風行,不拘小節的人。現在看來,公公一定是兒子面前,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讓正處於模仿期的兒子學“壞”了。

孩子出口成“髒”,不只是模仿大人,這個原因我們要正確引導

2.

回家後,我便和老公說起了這件事。老公後來,在我們去婆婆家吃飯的時候也找公公談了這件事。公公很配合的說自己以後會注意,會給兒子做個好榜樣。我本以為事情就這樣圓滿了,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不得不認知到孩子出口成“髒”,不只是模仿大人。

就在“爺爺事件”沒幾天,單位裡的好姐妹帶著女兒小菲來家裡做客,飯後,兒子拿出自己的批圖和小菲去他房間玩。一開始,兩個孩子還有說有笑的,聽起來玩得很開心。可十幾分鍾後,小菲卻忽然從房間裡跑出來,氣沖沖地告狀說:“兒子罵她“大笨熊””小姑娘生氣了。

我一邊安慰小菲,一邊喊出兒子批評他:“兒子,咱們不是說好了不能說髒話嗎?趕緊給消費道歉!”兒子有些不情願的道了歉。等好姐妹走後,我嚴肅地和他說:“你看,你罵人,別人多不高興!”兒子卻說:“我們在幼兒園都這樣說,大家都不生氣的!”我有點著急,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好等兒子睡下後,給幼兒園的老師打了電話,說了兒子的問題。

孩子出口成“髒”,不只是模仿大人,這個原因我們要正確引導

3.

電話里老師笑著對我說,讓我不要著急,其實像兒子這樣五六歲的孩子,正處於語言模仿期,很多髒話的含義,他們並不清楚,只是說髒話的時候,可能大人哈哈一笑,孩子覺得好玩,就更加深了孩子的印象;還有就是像兒子今天說別人“大笨熊”,可能就是幾個小朋友互相玩鬧,成為了他們間的語言,大家一起說奇怪的語言才能表現出們是“一夥的”。

電話裡,老師還說:“我們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就好,明天我會用遊戲的方式告訴孩子們不能說髒話。”聽了老師的一席話,我茅塞頓開。

現在,在爺爺奶奶,老師和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兒子目前已經改掉了說髒話的壞毛病。偶爾在電視劇上看到有人說髒話,他還會指責那人不是好孩子。看著兒子認真對待的樣子,我忍俊不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