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敬畏,手握戒尺

心怀敬畏,手握戒尺

我们小时候常常提到一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相不相信?大家都点头。骗人的,什么时候相信?现在相信,点头的时候相信,走出这个门,这个相信就若隐若现了,是吧?假如真相信,敢有恶念?一起恶念,“哎哟, 不好意思”,天地神明在旁边,“不好意思,我起念头起错了。”这才叫相信。你今天对一个人无礼了,你会怎么样?马上给他道歉。你假如相信天地神明无处不在,一起恶念,一起错误的言行,会怎么样?生大惭愧心,不好意思了。

所以从今天开始相不相信?相信了。然后你就会发现很多同仁, 突然间对他的身体说,“哎,不好意思!”他就是在给神明道歉,“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我们坚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天地神明都在鉴察,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感应篇》是道家的经典,我们刚刚举的《礼记》是儒家的经典, 佛家谈天地神明,谈得更详细。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真则不假,实则不虚。“如语者”,就是叙述天地宇宙间的真相,一定跟事实相应,不是编出来的。“不诳语者”,就是不欺骗。“不异语者”,讲出来的话绝不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我们看这些经典,都是“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这个“必”字就是很坚定,没有模棱两可。

《华严经》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有两尊神明跟着他,日夜不离,终身不离。一尊名叫“同生”,另一尊名叫“同名”, 这两尊神在人的肩膀上,大家看到没有?看不到也要相信,这叫善根。

虽然自己没有亲证,但相信圣人的话,不打折扣,这样的人有大福报, 他会依教奉行。这两尊神,叫善恶童子,其中一尊鉴察人一生行善, 另一尊鉴察人一生行恶。一个人正念分明,他们都护持你。

我们读《无量寿经》,了解到诸佛菩萨有能力,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不是善恶童子知道而已,还有谁知道?诸佛菩萨都知道。人有羞耻心,觉得很丢脸,恶念自然就伏住了。所以一个人要改过,羞耻心要时时提起来, 要发耻心。

事实的真相是,每一个人动一个念头,就周遍法界。是恶念,就给整个虚空法界不好的影响;是善念,是净念,就给整个虚空法界好的影响。一个人真有慈悲心,真有利众的心,再把这个功德回向给虚空法界,才是真正的慈悲心,不然都是口号而已,露水道心。真学真修的人,一言一行,甚至于起心动念,都期许自己给他人做个好榜样。

我们刚刚举了儒家、佛家给我们说明的真相,现代科学也希望能突破这个空间维次。科学家讲,有十一度空间维次,但是他们还不能够见到神明。当然,我们也希望科学能够突破这一点。

现在很多科学家在研究这一些事实真相。我们只要相信圣贤讲的, 就不用搞那么复杂。提起一个恭敬、敬畏的心,然后好好把握这一生。“死生事大”,这一生断恶修善,成就圆满。这一生结束以后,到哪里去,这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摘自《感应篇四十九讲》,蔡礼旭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