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簡直被坑慘,爲滿足本土防衛需求,最新戰艦卻打不過022!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為了滿足美國本土海岸線的防衛需求,美國海軍打算研發一種低成本的小型多功能水面作戰艦艇來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後來為了響應戰略轉型,21世紀初期,瀕海戰鬥艦的概念被提出來了。瀕海戰鬥艦號稱近海“格鬥之王”,主要任務是進行跨海近岸作戰,奪取近海控制權。瀕海戰鬥艦基於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境,主要對手的正規海空軍力都不強,難以在海上直接威脅美國作戰艦隊;主要的任務是由海向陸地投送武器與兵力,因此瀕海戰鬥艦主要著眼於在敵國沿岸水域的各種低強度作戰需求,包括對付敵方沿岸比較可能出現的威脅(例如在近距離與敵方水面船艇交戰、淺水海域反潛作戰、清除敵國在沿海佈設的水雷等。基於上述設計思想,瀕海戰鬥艦與佩裡級等傳統護航艦艇相比較,其打擊火力減弱不少,使用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性的艦體構型,以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以便能在充滿變數與威脅的敵國近海執行任務並確保生存。

美軍簡直被坑慘,為滿足本土防衛需求,最新戰艦卻打不過022!

瀕海戰鬥艦分為兩種構型,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集團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和通用動力集團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兩種構型各有所長,總數將在32艘左右。為響應“由海向陸”的戰略轉型,美海軍在21世紀初提出“瀕海戰鬥艦”的概念。這種號稱近海“格鬥之王”的戰艦,主要進行跨海近岸作戰,為航母編隊充當急先鋒,奪取近海控制權。排水量控制在3000噸以內的瀕海戰鬥艦,成為美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瀕海戰鬥艦的艦體結構採用可組合的系統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可以根據任務的變化換裝不同的模塊。艦體主要由核心系統和任務包兩部分組成,任務模塊包括艦炮、無人水下航行器、聲吶和其他設備等。這種結構方式可保證瀕海戰鬥艦具備水面艦艇的基本防禦能力和執行某一種重要任務的能力。按照原始設想,瀕海戰鬥艦將用於代替艦隊的護衛艦、掃雷艦和巡邏艇。但新的評估結論是:該艦性能不及現有的護衛艦、掃雷艦,而作為巡邏艇又太大了,無法達到它將要代替的艦艇原有的作戰性能。

美軍簡直被坑慘,為滿足本土防衛需求,最新戰艦卻打不過022!

事實上,正是無人載具,才是瀕海戰鬥艦的力量核心。雖然在火力和防護上,瀕海戰鬥艦和同類的戰艦有一定的差距,但這些同類軍艦不具備瀕海戰鬥艦的這些無人系統,這些無人系統雖然沒有攻擊能力,卻具備非常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瀕海戰鬥艦本身也是為了保護這些無人系統而存在的,在這些系統的幫助下,美國海軍可以準確判斷敵國近海的狀況,甚至包括軍力配置等,都在整體的勘察範圍內,但是瀕海戰鬥艦還有一個致命缺陷,即無法有效防禦敵方的反艦巡航導彈,而這種武器是幾乎所有潛在敵軍的小型快速攻擊艦都能夠攜帶的。實際上,防禦反艦巡航導彈對於任何艦艇來說都是個難題。在和瀕海戰鬥艦噸位近似的美軍艦艇上,一般配備區域防空彈、近程防空彈和近程攔截武器,來組成三層火力防護網,並且安裝電子戰設備。通過軟、硬殺傷兩種手段來抵禦反艦巡航導彈的攻擊。但是在瀕海戰鬥艦這樣容積有限的艦艇上,要把這些防禦性的裝備都放進去,進攻性裝備就無處容身了。

美軍簡直被坑慘,為滿足本土防衛需求,最新戰艦卻打不過022!

所以,其防禦裝備很可能被簡化。在電子對抗方面,比如對自導頭進行干擾的這些設備,近程的轉膛炮等都可能會被省略,或者是有近程導彈,沒有區域防空彈。如此一來,對反艦導彈的攔截效果幾乎為零。瀕海戰鬥艦一度飽受質疑,瀕海戰鬥艦最初設計有三個模塊,反水面、反水雷和反潛,可根據戰鬥類型靈活調整的模塊化戰艦。但是據報道目前只有水面戰模塊投入使用。而且瀕海戰鬥艦曾曝出大量基礎設計、工業細節方面的漏洞,實戰能力也未經檢驗,美軍對其能否勝任使命仍存疑慮。作為小型海上力量,瀕海戰鬥艦部署數量不大,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地區的戰略力量格局。瀕海戰鬥艦是在新理念下發展的新軍艦,使用了大量尖端新銳技術,瀕海戰鬥艦排水量達3000噸,航速可高達47節,不過有利必有弊,瀕海戰鬥艦自服役以來卻也是爭議不斷。由於要求多功能化,使得該艦大部分空間都被各種機械化設備佔據,想作為一種力量投送手段就顯得非常困難。多功能看起來很誘人,實際上這些功能在一個小艦艇上互相沖突很難融合,或許連中國的022導彈艇還打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