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晚年錯把麥苗當韭菜,爲表明反日立場,絕食5天,備受後人敬仰

他名為陳三立(1853—1937),義寧(今江西修水)人。跟大家想的一樣,他沒有耕作過,典型的一個官宦子弟,所以不認識韭菜也不足為奇。

他晚年錯把麥苗當韭菜,為表明反日立場,絕食5天,備受後人敬仰

陳三立

說起陳三立中舉的故事,不得不讓人佩服。1882年,他與常人所答文體截然不同,他用散文作答,得到主考官的賞識,破例錄為舉人。他是維新派陳寶箴之子,可是戊戌變法失敗,1895年他與父親同被罷黜。1990年父親去世後就無心仕途,開始全心寫作,下面是他的一些詩作。

他晚年錯把麥苗當韭菜,為表明反日立場,絕食5天,備受後人敬仰

陳三立出文採出眾,曾刊行《別集》、《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以及死後的《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在專心著作的同時他還開辦學堂。他的思想十分超前,1903年,他聘請外教,堅持學生德、智、體、美共同發展,並且嚴禁老師體罰學生,這與現在教育極其相似。後來又辦江西鐵路公司,可惜無果。

他晚年錯把麥苗當韭菜,為表明反日立場,絕食5天,備受後人敬仰

他的愛國之心自從跟隨父親維新時便已被熊熊烈火包圍。他憂國憂民,面對自己昔日的好友站在日本隊伍中,他深感恥辱,與老友斷交併痛罵其“自圖功利的小人!”

37年盧溝橋事變,他無意聽到有人講:“中國會敗”。他怒目而視斥之:“呸!中國人豈狗彘耶?豈貼耳俯首,任人宰割?”後來日本人多次派人招陳三立為伍,陳三立每次都是果斷拒絕,並拿掃帚趕其出門。最後陳三立為了表明自己反日的立場絕食5天,享年85。

他晚年錯把麥苗當韭菜,為表明反日立場,絕食5天,備受後人敬仰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個個都氣宇不凡,才高八斗。他的三子陳演恪最為出名,作為古典文學研究家、中國現代歷史學家、語言學家(精通十幾門外語)、詩人、哲人,清華任教時被稱為“教授之教授”。他的長子陳衡恪曾與魯迅先生同窗,是近現代著名的畫家、藝術教育家。二子與四子分別是陳隆恪和陳方恪,也是著名詩人。五子陳登恪著名詞人。

他晚年錯把麥苗當韭菜,為表明反日立場,絕食5天,備受後人敬仰

堪稱“清末詩壇第一人”以及“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的陳三立與徐仁鑄、陶菊存、譚嗣同並稱“維新四公子”,與譚嗣同、譚延闓合稱“湖湘三公子”。在亂世中修身讀書,憂國憂民這便是陳三立最簡單的概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