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學的君子之道有6句話,學會了可以做大事!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

那麼很多學者總結了君子之道有九句話,到底講了什麼內涵呢?

中國儒學的君子之道有6句話,學會了可以做大事!

一:君子懷德

君子為了道德仁義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僅僅侷限在故土之上,修養不夠的人卻只顧留戀鄉土而不知推行道義,正所謂厚德載物,但凡是社會中有名望的人,受到很多人敬仰的人,一定是具有大德之人,那麼有人說不是無商不奸嗎?我認為那只是小商人,現在社會中真正的大企業家,像馬雲和王健林無不是將社會利益放在重要地位,試想一下,馬雲的支付寶在現在方便了多少人,馬雲的淘寶又方便了多少人!凡商人現在越來越講究誠信,越來越願意與大德之人做生意。德能承載萬物,此言不虛!

中國儒學的君子之道有6句話,學會了可以做大事!

二: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麼呢?周是包羅萬象,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他說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

三:君子坦蕩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侷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沒有胸懷同樣難以成大事!

四:君子中庸

易中天老師曾經說過,在中國這樣的社會容不下性格年太過於極端的人,所以儒學倡導做事情要學會取中,不能把事情做的太過,否則物極必反!

中國儒學的君子之道有6句話,學會了可以做大事!

五:君子有禮

餘秋雨先生曾經說,如果一個人對偶然相遇的陌生人也表示處尊敬,那麼,這種尊敬也就獨具價值。由此君子的這種禮儀帶來了他人的互敬,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

中國儒學的君子之道有6句話,學會了可以做大事!

六: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是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只侷限於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當今社會我們倡導的都是全方位的綜合人才,才是真正的大才!

儒學倡導的君子之道是提倡大家學做具有美好品德和優秀氣質的人,這樣的人就算沒有做大事,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很大的!

更多歷史奇聞,敬請關注照汗青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