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宇航 通讯员 黄伟伟)近日,在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金屯村的鸿运乐器生产车间里,制鼓身、钉鼓耳、蒙鼓皮……十余名工人正在加紧赶制一批来自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教育局的腰鼓订单。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马向阳告诉记者。
曾红极一时的陕北革命老区的安塞腰鼓,为何如此青睐“偃师造”的鼓呢?这还得从我市传统制鼓业的发展说起,从缑氏镇金屯村制鼓世家传承人马向阳的“传承+创新”说起。
手工技艺 百年传承
据介绍,缑氏镇的制鼓技艺可上溯到东汉及魏晋时期。往事越千年,中原朝代更迭,手工制鼓作为民间技艺,一直在偃师缑氏一带流传。缑氏镇马屯、金屯等村都是回族聚居村,自古有宰杀牛羊的传统,皮革业兴起较早,村民制鼓作坊由来已久。
不惑之年的马向阳是缑氏镇金屯村制鼓世家的第五代传承人。据了解,清朝乾隆年间,马向阳的十三世祖马廷召,因家境贫寒,从马屯村迁至金屯村外婆家,在种地之余,贩卖牲口、驼煤卖煤,兼做皮毛生意,对流传于当地的制鼓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马向阳的高祖马仁义,拜当地一位曾在洛阳东大街开鼓行的八旬老艺人为师,学习传统大鼓制作技艺。马向阳的曾祖马掌、祖父马元帅都继承了传统制鼓技艺。马元帅生于1926年,解放前后一直在缑氏一带制作皮具和修鼓、制鼓,马元帅曾开办家庭制鼓作坊,马向阳的父亲马恩15岁便开始潜心学艺,传承了祖辈制鼓技艺。
改革开放初期,村办集体企业的兴起,马恩带领10余名学徒在村部办起了村级集体制鼓厂。5年多的时间里,马恩带领业务员,背上干粮和样品,走南闯北四处推销,把缑氏大鼓销往山西、陕西、青海、黑龙江等地。集体制鼓厂关停后,马元帅和马恩父子重操旧业,办起了制鼓家庭作坊,生意红红火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看到制鼓能挣钱,附近的村民们纷纷效仿,一时间制鼓作坊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随着缑氏镇金屯、马屯村及周边制鼓越来越多,卖得越来越远,马屯大鼓的名气越来越大,缑氏镇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国鼓乡”。如今,在缑氏镇从事制鼓相关行业的家庭作坊和鼓厂有200多家,群众靠着制鼓走上了致富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被同时擂动、震撼全球的2008面直径1米的大红鼓,就是缑氏人制作的.
创新驱动 华丽蜕变
古往今来,大鼓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一直是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初期的大鼓,鼓身有用金、玉、木、石等制成。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用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而现今,常见的多是用木料和牛皮制成的木质大鼓。
对于木质大鼓,马向阳从小耳濡目染,早早就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精湛技艺,并在制鼓过程中自主创新改良材质,研制出了一种更为轻便实用的替代品——胶木鼓。
说起胶木鼓的研发,可谓一波三折。
马向阳初中辍学回家,跟随父亲经营制鼓作坊。从最初的一老一少拉大锯切割原木、小锯挖弧、合缝刨平,到后来的电锯切割原木、锯成弧板、拼装成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工具的使用,马向阳不仅见证了制鼓业的迅猛发展,也饱受同质化竞争之苦。
早在2002年,马向阳的脑海里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打电话询问远在武汉经营乐器生意的小叔,因一句“市场不会认可的”而放弃。到2006年年底,随着制鼓行业同质化竞争越演越烈,马向阳重拾旧日想法,日思夜想,到处求证,最终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设想。
设想变为现实绝非易事。后来,马向阳在洛阳找到了一家胶件厂,希望能将鼓身像胶件产品一样利用模具一次成型。经过反复沟通协商,该厂负责人对此逐渐有了兴趣,基本同意了,但也提出了条件。马向阳这次是下定了决心,找模具厂开模具,到胶件厂试制样品,修改模具、调整参数、试制样品、检验测试……在随后的1个多月里,他风雪无阻,每天早早赶到胶件厂,为的就是见证历史、迎接“新生”。
从提出设想到试样成功,马向阳用了一年多时间。
试样虽成功了,可用户能接受吗?马向阳那颗悬着的心一直不敢放下。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不断将样品送到亲戚家朋友家的作坊试用,及时了解市场反映。与此同时,他多方筹措资金,到江苏订购1套注塑设备,定制20多套模具,自己开始试生产。经过近8个月的推广,在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际,胶木鼓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用户的肯定,并迅速抢占市场。
紧蒙密钉 鼓韵悠长
在马向阳的车间里,到处摆满了圆桶形的胶木鼓身,通身黝黑,光滑明亮,车间里工人们忙着钉鼓耳、上色、蒙皮,一派繁忙景象。
相比传统作坊,公司在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上更具有竞争优势。在蒙皮区,一名来自缑氏镇滹沱村的工人郭淑娟正在给胶木鼓鼓面蒙牛皮,只见她将鼓身放置于一个圆形架子上,穿钉、绑绳、打钉、切边,动作娴熟麻利。有人测过时间,9寸鼓两面需要钉132个钉,最快的用时4分半,1天能加工200个。郭淑娟笑着说:“她最快也得5分钟以上。”
“这制鼓看似容易,但要制出好鼓,却不简单。”岁月的沉淀和历练,让马向阳对传统制鼓技艺有着更深的理解。“做鼓讲究八个字‘紧蒙密钉,晴雨同音’,鼓面绷得更紧,鼓声更洪亮。”马向阳说,木质鼓需要按照鼓身的不同尺寸,将原木锯成板材,再刨成一定弧度的木片,使其在拼接时能严丝合缝。胶木鼓和木质鼓蒙皮工艺基本相同,将牛皮钻孔穿绳,与鼓身固定在一起,绘边线、钉钉子,剪掉多余边料,一面鼓就做好了。
“木质鼓和胶木鼓外形几乎难以辨认,但重量上略有不同,以这9寸鼓为例,木质鼓重700克,胶木鼓重近600克。相比之下胶木鼓更轻便耐用还环保省钱,按年产40多万个胶木鼓,仅节省木材这一项,预计每年可少砍伐树木近2000棵。”马向阳边说边拿出手机计算。
马向阳说,目前,全国仅有缑氏镇的8家鼓厂在生产胶木鼓,年产量超500万个,占全国市场的七成,这种鼓日均生产上万个,与过去的手工或半手工制鼓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何止百倍。
“随着现代制鼓技术的出现,选材、工序的简便,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手工制鼓技艺,手工制作的鼓也越来越少了。”马向阳说,他们公司现在生产的鼓直径从13厘米到4米不等,各种类型、各种型号俱全,其中手工木质鼓与胶木鼓比例还保留在3:7,“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传统制鼓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閱讀更多 新聞第一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