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不出名的一个徒弟,传世作品仅一残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宋代僧人惠洪《冷斋夜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闻者笑其迂阔。

大概就是说黄州的潘大诗写的很好,常常有佳句,但是人很穷,苏东坡和黄庭坚都很喜欢他的诗。临川的谢逸写信问他最近有没有写新诗,潘回信说:秋天的景物多么美好啊,几乎件件都是作诗的好材料,可惜我被世俗的气息遮蔽住了没有了创作灵感。

昨天没事躺着想心事时,听到树林里的风雨声,诗兴勃发,欣然而起在墙上题诗,刚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收租税的人来了,诗兴便被搅黄了,只有这一句献给您。听此言者,多笑话潘大临迂腐疏阔。”

苏轼最不出名的一个徒弟,传世作品仅一残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潘大临,湖北黄冈人。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他的叔叔、父亲和自己,都跟苏东坡有交往,他算是苏东坡的弟子。在潘大临赴京赶考时,苏轼还作了首《蝶恋花·送潘大临》赠与他: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可惜的是,潘大临传世的诗只有38首,而这38首诗并无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却是“满城风雨近重阳”这一残句,成为千百年来的一大话题,大家都摩拳擦掌的想帮他把这首诗写全了。

最先续写的是潘大临的好友谢逸,重阳过后的几天里突然风雨大作,令他想到了潘大临那句意境相同的残句,写下题为《亡友潘邠老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今去重阳四日而风雨大作,遂用邠老之句,广为三绝句》的三首绝句,情谊之深,窥见一斑。

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满城风雨近重阳,不见修文地下郎。想得武昌门外柳,垂垂老叶半青黄。

满城风雨近重阳,安得斯人共一觞。欲问小冯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

苏轼最不出名的一个徒弟,传世作品仅一残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吕本中,有感于友人潘大临和谢逸之作,也作了两首诗。《潘邠老尝得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文章之妙至此极矣。后托谢无逸缀成,无逸诗云“病思王子同倾酒,愁忆潘郎共赋诗”,盖为此语也。王子,立之也。作此诗未数年,而立之邠老墓木已拱,无逸穷困江南,未有定止,感叹之余辄成二绝》:

漫营新句补残章,寄与乌衣玉树郎。他日无人识佳景,满城风雨近重阳。

好诗政似佳风月,会赏能知已不凡。万里潘郎旧乡县,半江斜日落归帆。

宋代受“满城风雨近重阳”影响的诗词,至少二三十多首,元明清至当代,受“满城风雨近重阳”影响的诗词,至少在50首以上。

〔宋〕赵长卿《蓦山溪(忆古人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因成此词)》:满城风雨,又是重阳近。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红萸白酒,景物一年年,人渐远,梦还稀,赢得无穷恨。 钗分镜破,一一关方寸。强醉欲消除,醉魂醒、凄凉越闷。鸳鸯宿债,偿了恶因缘,当时事,只今愁,斑尽安仁鬓。

苏轼最不出名的一个徒弟,传世作品仅一残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宋〕赵彦端《画堂春》: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

〔宋〕李处全《浣溪沙(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浣溪沙)》: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 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

〔宋〕方岳亦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之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寒烟吹雁不成行。

〔宋〕韩淲《风雨中诵潘邠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元〕方回《重阳吟五首》 :此身生死国兴亡,摇落年年本是常。无奈潘郎解凄怨,满城风雨近重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