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南亚“村霸”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忍俊不禁,“村霸”这个词对印度在南亚的定位实在是太准确了。


南亚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目前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阿富汗和马尔代夫8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相当于亚洲的农村,在这个村里印度确实强大,一直以老大自居,仿照美国东施效颦地将南亚视为自己的后院。

印度的南亚“村霸”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印度的南亚村霸地位是在美苏冷战期间形成的,但也有限


印度建国后,由于其领土面积相对较大(298万平方公里,亚洲第二),人口众多,一直以大国自居,通过推行“不结盟运动”一度自以为是第三世界的领袖,但在1962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世界大国梦碎后,转而在村里谋求区域霸权。干涉南亚各国的内政外交,并通过军事行动确立了其霸权地位:1971年,印度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1987年,印度出兵斯里兰卡,镇压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比较搞笑的是,印度原来支持泰米尔猛虎组织试图分裂斯里兰卡,后来才发现引发了自己国内7000万泰米尔人的独立运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988年,印度出动伞兵部队,平息马尔代夫内乱。由于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重点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在亚洲也主要集中在东亚,对于战略地位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南亚次大陆都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加之东方大国的主要战略威胁在太平洋方向,印度在南亚得以坐大。此外,全面控制不丹的内政外交。

印度的南亚“村霸”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即便如此,只要有世界大国干预,其在南亚的霸主地位也立即被打回原形:巴基斯坦面临亡国危险时,东方大国明确警告不战而屈人之兵;阿富汗向来是“帝国坟场”,忌惮于周边两个世界大国和该国彪悍的民风,印度也从不敢有非分之想。

印度的南亚村霸地位已经受到了削弱和挑战,将在5-8年内瓦解

随着南亚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和东方大国的崛起,相对于蛮横霸道而又不自量力的印度,和平崛起而有富裕的东方大国更有吸引力。去年马尔代夫总统亚明与东方大国签署自贸协定,宣布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印度随即策划其前总统发难但无力回天);尼泊尔朝野两大政党全面倒向邻国;斯里兰卡刚刚结束的地方选举中,前总统拉贾帕克萨领导的政党取得压倒性胜利;至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从来就不把印度放在眼里。比较特殊的是不丹,印度依据英国殖民地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在不丹有驻军,并对其外交政策给予“指导”,是唯一至今没有和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建交的国家,但东方大国的公路已经修到了家门口,美好的生活正在招手。

印度的南亚“村霸”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上个月马尔代夫国内危机已经成为终结印度南亚霸权的转折点,就如同日本在与东方大国的角力中逐渐明白日本海不是“日本的海”一样,印度也迟早会知道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

印度的南亚“村霸”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