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英雄機長受重獎,這樣的獎勵其實越少越好!

6月8號,川航的劉傳健機長受到了中國民用航空局、四川省的表揚,並且還獲得了500萬元的獎金,第二機長、副駕駛、六名空組人員也一共獲得了400萬。這900萬的重獎,既是對機長及機組人員專業的肯定,也是讓我們思考,怎麼才能在以後減少這900萬的“獎勵”。

川航英雄機長受重獎,這樣的獎勵其實越少越好!

我們都知道,川航機組受到嘉獎的原因是飛機在飛行中發生事故,機長憑藉高超精湛的技術讓飛機成功迫降,讓整機的人倖免於難。但是我們要知道,雖然飛機相比於其它來說,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因為飛機的特殊性,一旦在高空發生空難,幾乎就是無一生還,這次劉機長的操作固然是很成功,但每次事故都具有獨特性,應對機長也不一樣,其結果也無法得到保證。因此,上文所說的減少不是減少立功飛行員的獎勵,而是減少因處置飛行事故而獲獎的比重,這一類的減少就意味著飛行事故的減少、飛機的安全性再提高。

川航英雄機長受重獎,這樣的獎勵其實越少越好!

大家都知道,看病內外兼治才能好的徹底,要想提高民用航空領域的安全性,不外乎也是內外兼治,對內來說,優化完善SOP,把風險控制在地面,知得失統計,因為地面原因,導致的飛行事故達到了30%,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把一些問題發現在預備階段,或許會減少很多事故的發生,這是針對行業制度方面的一點優化建議。

川航英雄機長受重獎,這樣的獎勵其實越少越好!

對外來說,那就是針對機體本身做優化,飛機從早期的雙翼螺旋槳飛機,一直進化到今天的噴氣式飛機,可以說一直是在進步發展,但是進步也大多體現在效率方面,通俗來說,也就是怎麼能讓飛機飛更快、更遠。安全性這塊雖然一直強調在首位,但是突破性的技術真的很少,不過2017年有烏克蘭的工程師設計出了模塊化飛機的方案,這是一個為安全專門設立的方案,原理就是飛機機艙作為獨立個體,可以與飛機組合或分解,空中發生空難的時候機艙脫離出來,自動打開降落傘,增加乘客生存機會。現在該方案已經在俄羅斯和美國申請了專利,或許在兩三年以後會正式應用到民用航天領域。這只是機體優化的方案之一,也希望今後的飛機設計能更多的以安全性為出發點。

川航英雄機長受重獎,這樣的獎勵其實越少越好!

科技的第一原則就是造福人類,造福人類是以生命為最基本點,所以我們在進行科研創新的同時,千萬不能違背生命這一基本原則。

川航英雄機長受重獎,這樣的獎勵其實越少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