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现在还有改道的可能么?

打不倒的小陀螺


现在的黄河几乎完全是一条人工控制的河流了,改不改道,全看人的意愿。

自清朝以来,黄河水量持续减少,现在官方的黄河平均水量数据是580亿立方米,实际上绝大多数年份都达不到这个数字。而且这个数字还只是黄河流域的径流量,这跟黄河的入海水量还不是一回事。在1951年,黄河入海水量大约是500亿立方米,2010年就只有140亿立方米了。黄河干流及其支流上大大小小水库1.9万座,总库容已经超过了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要不是国家有强制分水方案,要不然黄河水根本流不到海里去。

而且这些水库、水利工程的存在,客观上也加剧了水面蒸发。水库蓄水后水面扩大,蒸发量增加,使径流量减少。甚至还有不少干旱地区的城市为了美化环境,还引黄河及其支流的河水造人工湖,眼睛可以看到的环境似乎是变好了,实际上是对黄河水资源量的极大浪费。

另外,黄河流域的植被恢复也是黄河流量减少的重要原因。黄土高原上植被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不可忽视,造林种草虽然使黄土高原水土得以保持,使黄河含沙量减少,但因此而损失的黄河水量也不少。有数据显示,与1980年至1999年相比,2000年至2013年植物蒸腾散发水量增加8.6%,径流减少幅度近20%。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黄河流域用水量增加,许多城市还超采地下水,要知道地下水也是河水的重要补给,地下都干了,这部分补给的减少自然也会拉低总径流量。

所以一方面,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黄河的总径流量在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上游中游截留,留给下游的水量极少。黄河干流最后一个水库是小浪底,小浪底以下,黄河水量已经很少了,而且受到人为控制,更何况下面这段河道,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经营数十年,才在黄河干流上修建了庞大且复杂的河堤防洪工程,非常坚固,小浪底放出的那一点洪峰,对这样的河堤根本形不成威胁,所以即便是悬河,黄河水还是很安分地在河道里流淌。即便是人为要改道,舍弃修好的大堤,又投入人力物力在新的河道上修建防洪工程(这是必须的),这样的损失与投入,海了去了,国家还没有财大气粗到这个地步吧。

那么黄河还有改道的可能吗?当然是有的,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处,时常发生改道,当然题主要问的不是这种改道,而是黄河大范围的改道,有没有可能呢?也是有的,譬如战争啦,小浪底给炸了,大堤给扒了,这是有可能的。还有就是极端天气,降水气旋停这儿不走了,小浪底水库可以控制黄河水量的90%以上,但洛河、沁水流域是管不到的。如果这个区域集中降雨达到超纪录的程度,下游也是有可能发生大洪水的。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洪水就是这种情况。由于九号台风外围云系遇到冷槽,带来特大暴雨,就集中下在三门峡至花园口之间,黄河干流及伊洛河随即涨水,当时小浪底还没有开建,结果在花园口出现了15300立方米/秒的洪峰,如果不是启用东平湖分洪蓄水,真有可能决堤。现在,小浪底水利枢纽与已建的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并利用东平湖分洪,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22000立方米/秒的洪水都不在话下了,不过历史上,黄河曾出现55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如果真有这样的极端情况,如何应对就得费一番脑筋了,届时,改道分洪也有可能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选项。


作家桑妮


非人为因素改道的可能性不大。

公元602年迄今为止,历史上有记载的黄河改道大大小小一共发生过26次,平均不到一百年就会发生一次改道。其中大的改道一共有六次,其中有四次都是人为因素造成,每次改到对中下游省份特别是河南和山东,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黄河改道大部分集中于中下游地区,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中游地区携带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平坦开阔的平原,泥沙逐渐沉积,河道淤塞导致了调洪蓄洪能力下降。


而黄河所处流域大部分都是季风气候,季节和年份降水量变化大,每当到了不正常的年份,上游下游同时来水,很容易就会造成径流量超过河道负荷。这时候本来的河流入海口流量供不应求,洪水就会另找突破口,发生改道,原本的河床留下形成了牛轭湖

不只是黄河下游,黄河上游也会发生改道,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会发生自然弯曲,表现特别明显的长江的九江河段,转弯半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河流对河床冲刷能力进一步上升,河流就会截弯取直,发生改道。

由于黄土高原区生态逐渐恢复,北方气候有整体干旱的趋势,黄河的水量和泥沙量都在逐年下降。工程体系十分完善,两岸的黄河大堤以及上中下游的水库,对调蓄洪水有很强的控制力,大范围的改造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目前黄河改道主要控制在黄河入海口,主要是为了完善黄河入海的流路。比如在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为了改善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人为进行了改道。


品读武器装备


但是,现在有人已经提出这样的观点:黄河应当改道!当然是人工改道。因为黄河的天然状态,就是经常改道,从而使黄土高原冲下来的泥沙,均匀地沉积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现在我们把她强行约束在大堤中间,不允许她自由摆动,不仅使大堤和河底越来越高,并且使渤海面积越来越小。半个多世纪都是这样!

今后怎么办?难道我们等着渤海消失吗?让黄河改道!保证渤海安然无恙,把泥沙送到山东半岛南边!在那里,泥沙可以增加我们的土地,带开的是好处!黄河河身也降下来,不再高高地悬在高空。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但是,改道哪里呢?改道哪里,那里的田地、林场怎么办?哪里的工厂、住宅、学校、一切的一切,都面临迁移!这得多少资金?而那么多人(上亿!)的想法,谁又能统一?会不会酿成动乱?这样的事情谁敢想?谁都不敢想!所以,人工改道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唯有寄希望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泥沙不要下来,好好在高原上呆着!让黄河清!一河清水流下,逐渐刷深河道,渤海不再缩小。那就是黄河治理的理想状态了!这也是毛泽东同志的理想。

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黄河已经出现了变清的迹象,下泻水流的含沙量在减少。如果继续下去,假以时日,总有一天,黄河会变清,河底会下降,黄河將温柔地把身躯卧到地面,河堤再也不需要加高了,只需加固和美化。

当然,实现这一切,也许还要半个世纪。

我不是黄河委员会的领导,连员工的资格都没有,只是喜欢看黄河的新闻,积累起来的一知半解,难免有差错,敬请知者指正。


草原老鸥


尽管,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可以让黄河改道的,但是我个人认为现在黄河已经没有改道的可能性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黄河最近一次改造后,河流两岸的经济发展,已经基本固定,居民已经稳定了下来,如果要让黄河改道,那就是要放弃黄河下游沿岸地区居民的生活与发展

而且,如果要让黄河改道,那么你就必须要另外开辟一条道路,那将又要侵占许多农民的田地,让许多农民背井离乡,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有些人可能会想到我们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修筑。但是,这两项工程的情况是并不相同的,三峡他主要是水利工程,而让黄河改道并不涉及到水利方面的问题。三峡水利工程修筑的位置,主要是在水流有落差的地方,人员相对没有那样的集中,而且和黄河下游的经济发展情况相比起来,这些地方的经济相对落后一点,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的影响就相对要小一些……

并且,从文物古迹来看,黄河下游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华文明文化的中心之地,有许多优秀灿烂的文明,留下了许多的文物古迹。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破坏一些文物古迹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如果原址搬迁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复原之后不会有原址那个效果的,因为周围不是那样的地理环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