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巨資搞晶片,70%可能流向國外

史無前例的集成電路投資狂潮正在國內上演

武漢長江存儲1600億,重慶清華紫光1000億,無錫華虹700億,上海華力12英寸生產線項目387億,青島芯恩150億,南京2個新項目230億......

萬億巨資搞芯片,70%可能流向國外

據叉叉估算,各城市上馬項目總投資額超過萬億元。

這麼多的錢,都咋花了呢?

1萬億*70%=7000億流向外國

一條芯片生產線至少百億投資,土地、廠房、員工都是小錢,大頭在生產線上。採購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的錢要佔總投資的70%。比如光刻機、等離子刻蝕機、精密測試設備、化學薄膜設備,這些設備極其昂貴,荷蘭ASML的一臺高端光刻機售價近10億元(1.2億歐元),比得上一架民航客機。

萬億巨資搞芯片,70%可能流向國外

ASML光刻機

更加悲慘的是,國內雖然也有設備和原材料生產企業,但他們的產品大都很低端。趕超國際一流的這些大項目,怎會看得上。於是7000億元的設備和原材料採購費,將盡數流向美國、日本、歐洲手裡。其中最先進又最能折騰的美國,將得到最多的恩澤

招商引資,肥了外國企業

投資上百億的芯片項目,在地方ZF眼裡是真正的香餑餑:投資量大、又看上去高端。每當外國巨頭要在境內投資設廠,地方ZF們都要大打出手,紛紛高額補貼。比如三星集團在我國計劃投資200億美元建造先進生產線。至少五六家地方ZF踏破三星的門檻,競相開出鉅額優惠條件,免費供地、代建基礎設施、稅收減免...最終條件最優的西安成功奪得項目。

萬億巨資搞芯片,70%可能流向國外

三星西安工廠附近

西安贏了,但與三星競爭的民族企業呢?要知道,三星西安工廠生產的是存儲器,這是三星的拳頭產品,在全球市場佔60%份額,高度壟斷。2017年,三星等巨頭一手策劃存儲大漲價,三星們賺了個盆滿缽滿,下游企業叫苦不堪卻只得默默忍受。當三星這些國際巨頭在地方扶持下獲得更加優越的政策後,國內同行們想要超越他們,更是難上加難

萬億巨資搞芯片,70%可能流向國外

補貼生產線,還是肥了外國企業

不少地方為了推動本地芯片發展,創新各種招數,比如補貼生產線。LED最火的幾年,不少城市發佈規定,只要是採購德國 Aixtron 和美國 Veeco 公司的MOCVD設備,一臺補貼500-1000萬元(MOCVD即生產LED的關鍵設備)。大批沒有技術能力的企業一哄而上,瘋狂購買美德設備。美德兩家企業趁機抬價仍然供不應求,賺了盆滿缽滿。幾年後,上馬LED項目的企業太多,競相壓價,大批企業被迫死亡。國內專注MOCVD設備開發的優秀企業也受到牽連,比如中微電子開發出性能與美德不相上下的MOCVD設備,但美德兩家企業由於前期賺了大量的錢,彈藥充足,中微電子面對他們明顯不利。

萬億巨資搞芯片,70%可能流向國外

地方/政/府們,本是好心。花了鉅額補貼後,產業沒怎麼培育好,還誤傷了國內真正搞研發的好企業。只有賺了大錢的國外巨頭偷著樂

集成電路,少一些花哨攀比,多一些腳踏實地

生產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無可替代的,但產業的最終崛起還是取決於設備、原材料、知識產權等核心技術。為何地方如此熱衷於搞芯片生產線?因為相比芯片設計、設備研發和原材料這些核心技術,生產線算是最簡單、最出效果和政績!設備研發和材料開發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沒準搞了七八年都不見效果,但生產線不一樣,只要找個懂點技術的企業,投點地和錢進去,再買上國外先進設備,調試調試即可生產。至於投產後市場真實情況如何,誰管?這跟上馬鋼鐵廠、水泥廠沒啥本質的區別。

萬億巨資搞芯片,70%可能流向國外

1萬億,那是聯想集團500年的研發投入額(以2017年算),可供50萬研發人員埋頭苦幹10年。如果能有1/3甚至1/10分出來,去支持我們的生產裝備、材料這些真正核心的東西。或許,我們的芯片產業能走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