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欲传位给他,他为避让王位主动离家出走

祖庚(子跃)是武丁次子,武丁本是将王位传给长子祖己(子孝)的,从小疼爱父母,他每天晚上都要起床五次,看父母睡得是否安好,深得武丁的宠爱,曾一度想立他为继承人,是一名孝子,被人们称为“孝己”。

子孝的生母早逝,他的继母姜氏想立自己的儿子子跃为太子,便对武丁说:“子孝聪慧,将来王位非他莫属,如今趁他年少,应该让他去民间熟悉一下各地的情况,这对他以后治国大有好处。”武丁听了,觉得姜氏说得有道理,想当初自己不也是在外闯荡多年吗!于是便派他往西河了解民情,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子孝刚从都城出发,姜氏便派人把子孝害死于途中。数日后,有人向武丁报告:大王子在赶往西河途中突发急病而死。武丁听了还不信,直至见到儿子的尸体,忍不住掩面大哭,后悔自己不该让他独自远行。武丁也没有彻查子孝到底因何病而死,便命人以厚礼将他葬于商王宗庙,以示哀念。

父亲欲传位给他,他为避让王位主动离家出走

“尸祭”从夏朝就有了,“尸”一般由长子或者长孙充当。成语“尸位素餐”就是从“尸祭”演变出来的,“尸”在祭台上接受祭拜,可以只食斋不用干活。祖己充当过“尸”受百官祭拜,他获得这样的资格就相当于太子的地位了。商王室祭祀祖先是非常隆重的,必须由生人充当祖先的“尸”,所谓的“尸祭”就是去接受百官的祭拜。

祖庚之弟祖甲很灵泛,武丁临终时欲立祖甲为继承人,但是祖甲认为自己不该得兄长之位,若强行废立,怕重演九世之乱,故效仿当年的武丁,独自离开帝都,到平民中去,由于太子祖己早死,武丁死后,王位由祖庚继承。祖庚没有多大才能,武丁在生前就很不看好他。

父亲欲传位给他,他为避让王位主动离家出走

祖己的孝名深得人心,祖庚是因为他的生母搞阴谋诡计才取得王位的,而在祖庚即位后也没有什么建树,因此引起了朝廷大臣贵族的非议。祖庚在位七年后去世,死后祖甲回都继位。

祖甲(子载),生母妇好,祖甲继王位,秉承了武丁遵行礼制的风范。祖甲曾在平民中生活,了解民间疾苦,他限制贵族对平民的榨取和掠夺,还修改《汤刑》,以严刑来限制这些贵族。因此招到贵族对祖甲的不满,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执政后期,蚕丛氏部落不服商人的控制,领部族奋起反抗,结果战死岷山,族人四处逃逸,他们中的一支,从茂汶盆地的东面翻过玉垒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的西北部,准备伺机重新抗争。

父亲欲传位给他,他为避让王位主动离家出走

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祖甲继承武丁的事业,遵行礼制,积极开拓,是一个积极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而后母戊鼎是他为其母制作的鼎,故为孝心。在武丁祖庚祖甲三人统治的100多年里,是商代的极盛之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