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代英10年獨身報亡妻

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政治活動家、理論家,五四運動至大革命時期廣大青年熱愛的領袖,惲代英烈士的生平事蹟可謂家喻戶曉。鮮為人知的是,在其短暫的36歲生命中,曾經歷過一段長達10年的刻骨銘心的喪妻之痛。

惲代英10年獨身報亡妻

一樁門當戶對的美滿姻緣

1895 年8月12日,惲代英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官僚家庭。1913 年春,惲代英以優異成績考進了私立武昌中華大學預科一班。就在惲代英沉浸在孜孜不倦的學習中時,家裡開始準備操辦他的婚姻大事了。這是一樁門當戶對的姻緣:不僅男女雙方的籍貫均為江蘇,而且女方的家長沈雲駒是武昌錢糧局的職員,與惲代英的父親惲爵三同為武昌府幕僚,兩人年齡相仿,職位相當。更巧的是,惲代英為惲家的二公子,而沈葆秀則為沈家的二小姐。由於兩家過從甚密,惲代英與沈葆秀即便談不上青梅竹馬,卻也是自幼便相識了。

1915 年的下半年,在雙方家長的操持下,惲代英與沈葆秀喜結連理。這對新人生活幸福美滿,情投意合。他們“以口對口,以心印心”,互相體貼,互相幫助。惲代英常常向妻子宣傳新的思想,教她寫日記學英語,鼓勵她學好本事以便將來自立。沈葆秀雖然“婉柔似室女”,但“豪爽似男兒”,“好詩書、通情理、志道德”,積極支持丈夫學習上進,支持他創辦愛國主義進步團體互助社,結交林育南、黃負生等一批熱血青年,以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婚後,在惲代英的影響下,沈葆秀的弟弟沈仲清也成為互助社的核心成員,後來跟著惲代英參加了北伐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惲代英10年獨身報亡妻

愛妻因難產去世

1918 年2月25 日,沈葆秀因難產去世,時年僅22 歲。讓人倍覺悽慘的是,還留下了一個嗷嗷待哺的男嬰。

愛妻的突然離世,對於風華正茂的惲代英不啻晴天霹靂,從此他精神恍惚,茶飯不思,陷入無休止的悲痛之中。26日,為了紀念亡妻,悲痛欲絕的惲代英給兒子取名為“秀生”,並跪在聞訊趕來的岳父面前發誓:葆秀走了,代英今生不再娶妻!他還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吾此弦已斷,決不復續。向如我死彼存,彼豈能復嫁?則我豈能復娶乎?且吾昔日已與葆秀不啻要約數百回矣!”

3月6日,惲代英的父親從安陸趕回。他在與父親的言談中再次表示了“不願續娶”的意願。當父親提到“單身過一輩子恐怕不合適”時,惲代英回答說:假如我先葆秀而死,她會改嫁嗎?既然封建禮教要求女子為夫守貞,為什麼做丈夫的就不可以為妻守貞呢?考慮到兒子一向做事認真,惲爵三建議兒子變通一下:你既然發誓不再娶妻,但並不妨礙納妾或者弄個貼身丫頭,以免落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遺憾。這一建議仍然被惲代英拒絕了。

惲代英10年獨身報亡妻

摯愛真情感動妻妹再嫁

妻子去世後,惲代英經常抽空到沈家,照顧岳父岳母,幫沈葆秀的弟妹們補習功課。沈葆英是沈葆秀的四妹,沈葆秀去世時,沈葆英才12歲。沈葆英的英文不好,惲代英就很耐心教她,還常給沈葆英講地理和歷史知識。

轉眼間到了1923 年8月,這時的惲代英已經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者。他每月都要為《中國青年》寫幾篇文章,根幫助廣大青年認清形勢,改變觀念,樹立救國救民的志向。當時,在《中國青年》的影響和指引下,全國無數熱血青年走上了無產階級的革命道路,其中包括沈葆英。沈葆英從小就十分敬佩二姐夫惲代英,早在五四運動時期,惲代英帶領同學們在湖北都督府前靜坐示威時,年僅14 歲的沈葆英就主動給他們送衣送飯。五四運動後,惲代英又讓她到自己創辦的利群書社送報打雜,到利群毛巾廠工作,以培養她奮發向上的精神。後來,沈葆英考進了湖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惲代英又將每期出版的《中國青年》寄給她,寫信鼓勵她投身於革命鬥爭。他們雖然分處兩地,但始終保持著書信往來。有一天,惲代英突然收到沈葆英從武漢寄來的一封信,信中沒有使用一個情字,惲代英卻讀出了其中深深的愛意,而且這種愛又使他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1927年1月3日,惲代英從上海坐輪船抵達武漢。這時,22歲的沈葆英已從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在省立第一小學教書。回到武漢後,惲代英在第一時間見到了沈葆英,在二人雙手緊握、四目對視的瞬間,相互的心思已坦露無遺。隨後,他倆來到珞珈山沈葆秀的墓前,惲代英對著墓碑深深鞠了一躬說:“葆秀,我和四妹來看你了。葆秀啊,你離開人世已有10年了,我為你守義也守了10年。古人強迫女人為死去的丈夫守節,我堅決反對。而今我為你守義,是心甘情願。如今四妹也已長大成人,我們二人有著共同的理想,希望你九泉之下,同意我們完婚。”

1927年1月16日,32歲的惲代英和22歲的沈葆英在武昌德勝橋惲宅舉行婚禮,至此,“永鰥痴郎”的惲代英終於結束了十年獨身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