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美蘇爲「防空區」鬥狠數十年不分勝負

從歷史上看,防空識別區的概念最早誕生於美國,第一個實際運作的防空識別區也是環繞著北美而設。

世界進入冷戰後,美國突然發現被新技術武裝起來的“敵人”蘇聯開始具備空襲自己本土的能力。華盛頓開始考慮自身的安全防範。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一時間參戰。出於對蘇聯的擔憂,美國空軍按照國防部要求,負責協調和查找國內防禦力量的漏洞和弱點,完善防空指揮控制體制。1950年底,美國空軍正式提出世界上第一代“防空識別區”——環繞整個北美的5個“防空識別區”,根據規定,如果有航空器在識別區內不回應美國空軍的無線電警告,後者有權出動截擊機實施抵近監視和識別。經過一段時間的完善,美國索性與北約盟國加拿大將五大識別區整合在一起,變成今天世界上覆蓋範圍最大的“北美聯合防空識別區”。

冷戰時期:美蘇為“防空區”鬥狠數十年不分勝負

蘇聯雖然沒有提出美國意義上的“防空識別區”概念,但已經有防空識別區之實。長久以來,蘇聯利用在二戰以後形成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來延伸自己的防空縱深,像在東歐就形成了從易北河到波羅的海的長達數百公里的防空警戒網,當時北約國家利用各種方式向蘇聯進行空中滲透,都被這張密不透風的防空警戒網所識破,並有數十架飛機被擊落,成為名符其實的“空中鐵幕”。

冷戰時期:美蘇為“防空區”鬥狠數十年不分勝負

1953年7月29日上午6時44分,蘇聯遠東太平洋艦隊的地面雷達突然發現一架不明飛機正朝符拉迪沃斯託克方向飛來。這架不明飛機其實是美國戰略空軍的B-50轟炸機,從日本成田機場起飛,表面上是在單方面劃定的“日本防空識別區”巡邏飛行,但真實目的是刺探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後蘇聯在遠東兵力部署有無異常。12分鐘後,蘇聯第664殲擊航空團接到警報,迅速派出兩架米格-17殲擊機起飛攔截。7時1分,B-50飛機到達符市外海彼得大帝灣上空,蘇聯飛行員用無線電向敵機呼叫,警告對方已進入蘇聯領空。但B-50飛機置之不理,繼續沿既定航線飛行,於是蘇聯兩架飛機一起向美機逼近,在不到500米的距離同時開火。B-50飛機立刻中彈起火,幾秒鐘後墜入彼得大帝灣。事後,美蘇紛紛出動艦艇飛機尋找該轟炸機,結果一無所獲。

冷戰時期:美蘇為“防空區”鬥狠數十年不分勝負

到了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環繞本土及其“飛地”的防空識別區範圍越來越大,銜接也越來越緊密,令蘇聯感到不安。為了粉碎美國將這一規定變成默認的“國際行為準則”,蘇聯遠程轟炸機的“無預警穿越”就成了最重要的手段。曾是圖-95轟炸機飛行員的原蘇聯空軍中校奧恰科夫,就回憶了上世紀70年代末駕機赴美國阿拉斯加州近海執行任務。

冷戰時期:美蘇為“防空區”鬥狠數十年不分勝負

儘管圖-95轟炸機竭力保持超低空飛行,但還是被美軍發現了。大約在距目標約100公里的位置上,兩架美軍軍機真的開過來了,然後在圖-95飛機右側保持平飛。這種“捆綁飛行”持續了數分鐘,也許美國飛行員認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一加速從圖-95的右側衝了出去,在上升過程中不忘記朝蘇聯飛機擺擺翅膀,以示告別。而蘇聯機組也沒有繼續前往美國基地的必要了。

在防空識別區內幾十年的鬥爭中,美蘇雙方互有勝負,甚至被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形容為“時刻都在上演的軍事大片,刺激但不致命”。但最終這場遊戲隨著蘇聯的解體而告一段落,直到最近俄羅斯的國力回升才有些舊夢重溫,但已不復當年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