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買房是在接盤高房價?背後的真相讓人心酸不已……

年輕人買房是在接盤高房價?背後的真相讓人心酸不已……

1

前段時間,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參加某節目的時候表示:“從經濟賬上來算,租房子合算,租金不管怎麼漲,相對於買房子的價格還是低。可是你要是有大量的錢,萬一通貨膨脹了呢?總覺得還是房子更靠譜一點,房子還可以抵禦通貨膨脹。”

無獨有偶,在某高校講座時,潘總勸誡年輕人:“只要能在北京、上海工作,就別在小縣城待著。”

有人說,聽一個做房地產的人說讓年輕人買房,怎聽著有種打廣告的嫌疑,這不是讓我們當接盤俠嗎?但是仔細看的話,潘總說的不無道理,想想周圍的人,有多少是為了孩子上學、資產保值、享受房子帶來的各種附加資源,而選擇買房,其中的無奈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年輕人買房是在接盤高房價?背後的真相讓人心酸不已……

今天君給大家講的故事,也許就發生在你身邊,或者你本身就和主人公有著感同身受的經歷。

2

阿寶上週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想來找我玩,電話那頭的阿寶聲音有些沙啞,不像以前一樣清澈洪亮,掛掉他的電話,我就已經預感到,他這次來找我肯定不是為了玩,而是有其他的事情。

見到阿寶的時候,他頂著一雙黑眼圈,身上穿著當年剛認識他時的那件polo衫,我給他倒了一杯水,他喝了一口,停頓了幾秒鐘說:“我有些考慮,要不要在北京買房。”

此時,距離阿寶說不打算在北京買房,僅僅過去一年。

2012年,阿寶畢業後來到了北京,在一家公司做設計師,每月工資5千塊,跟同學一起合租一間次臥,均攤到每個人600元/月,一不吸菸、二不喝酒,平日裡在公司吃食堂,一個月下來也花不了幾個錢,單身漢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3

後來,阿寶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小蘭,兩人租了一個主臥一起住,房租都是阿寶出,小蘭負責日常的生活花銷,婚後不久,小蘭懷孕了,因為體質比較弱,懷孕期間她只上了三天班,一家人的花銷全都要仰仗阿寶,孩子出生後,兩人租了一套兩居室,每月租金4500元,幾乎佔了阿寶收入的一半,頓時,他感到壓力倍增。

另一方面,阿寶的父母一直希望他能回老家發展,為此,他們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花了20萬。阿寶曾提出要母親來北京幫忙帶孩子,母親說,北京的空氣不好,人生地不熟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住著不習慣,而且,阿寶父親的身體不是很好,母親還得照顧父親。

無奈之下,小蘭只能辭去工作,在家全職照顧孩子。孩子的出生,給一家人帶來了無限喜悅,但隨之而來的經濟和生活壓力,讓阿寶有些不知所措。

年輕人買房是在接盤高房價?背後的真相讓人心酸不已……

租的房子,不是漲房租,就是房東要賣房,刨去房租,每月給孩子就得花小兩千,加上平時的日常花銷,阿寶的工資剩不下幾個錢。

為了省錢,兩人基本都是在家做飯吃,直到阿寶升職後,情況才有所緩解。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和房租,阿寶開始重新思考,那時三環的房子差不多3、4萬元一平米,買個小點的房子,月供差不多7、8千,差不多是收入的一半,而租房每月5000元,比月供便宜至少2000多元,不過,買房以後房子的產權就是自己的了,還不用忍受租房的飄忽不定,從升值保值的角度看,買房更加合算。

從他萌生買房的想法就不難看出,阿寶其實是很想留在北京的,只是,自己一個人的收入有限,養活妻兒本就不容易,再加上房貸,生活質量都有可能受影響。

經過慎重考慮後,阿寶把小蘭和孩子都送回了老家,自己一個人在北京工作。然而,沒過多久父親也病倒了,阿寶向公司請了假,匆忙趕回了老家,一家老小都指望著他,忙完家裡回到北京時,已經過了兩週,這是公司能給他的最長假期。

回京的前一晚,母親再次提起讓他回老家工作,方便照顧家裡人,起初,阿寶沒有說話,過了半晌,他用沙啞的聲音說:“家這邊的收入不如北京高。”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他沒有說,阿寶從事的設計工作,在家鄉的就業機會很少,而且,家鄉小縣城是典型的關係社會,不光要認識人,還得看認識的人關係硬不硬,相比之下,北京的就業、生活環境更加的開放,更符合像阿寶一樣敢闖的年輕人。

4

回到北京後,阿寶暗下決心更加努力賺錢,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此時的他,只是單純地以為,自己一個人在北京賺錢,家人在老家休養生息的相處模式是可以長久的,房子就先不買了,反正都是一個人,大不了租房住。

年輕人買房是在接盤高房價?背後的真相讓人心酸不已……

現實就是這樣愛打臉,每次父母妻子帶著孩子來看他,住宿成了最大的問題,酒店一晚要好幾百,民宿也差不多這個價錢。

阿寶漸漸發現,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常年的漂泊,沒有一個穩定的家,讓他覺得自己像野草一樣。

房子,還是要買。

然而,當年3、4萬一平的房子,已經漲到6、7萬,有人說,現在買房是在高位接盤,以後房價跌了等著後悔吧。但是對於一個連房子都沒有的人來說,縱然房價很高,為了家人,也願意放手一搏,創造一個能遮風擋雨的穩定的家。

不僅是能有穩定的居住環境,阿寶說,北京的素質教育條件比老家縣城要好太多,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這個階段是塑造兒童人格特點的重要時期,學校的教育是一方面,也少不了家裡父母的正確引導,父母雙方長期分離,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所以,為了孩子的教育,也要買房留在北京。

也許父母是心疼兒子,阿寶家裡準備把縣城的房子賣掉,湊北京房子的首付,但是首付還差近100萬,我問他怎麼打算,他說,不行就借錢,總會有辦法的。

“總會有辦法的”,這句話看似簡單,裡面包含了買房人多少無奈,房價再高、日子再難熬,也要堅持,因為房子代表的不僅是一個住所,還有孩子的教育、老人的醫療、年輕人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