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狙击手之所以会让步兵恐惧,一方面在其的枪法精准,另外一方面就在于他们一般是不会给敌人发现的机会,杀人于暗处.这里就将浅显的介绍下狙击手的野外伪装技巧,揭开狙击手神秘的面纱.


一、伪装的原理。

这里主要说的是对视觉上的伪装,也就是所谓的光学伪装,利用欺骗人眼的方法,使得敌人分不出你跟四周的景物有区别,进而达到伪装的目的。 下面介绍最常用的方法,迷彩。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图一中步兵状目标颜色尽管与背景色近似,但借着浑圆的头盔,笔直的枪管形状等特征,仍可轻易辨认出来。 图二面积大小不一的色块,扰乱来外形轮廓,使远方敌人难以识别 。图三进一步扭曲和改变外形,产生的形状与敌人预期的步兵轮廓不同,进一步增加隐蔽效果。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迷彩不仅限于应用在陆军,其实,早在一战和二战中,各国海军已经在较劲脑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军舰隐身。只是与现代军舰强调雷达隐身不同的是,当时的军舰更强调光学隐身,也就是迷彩。一战期间,英国海军模仿斑马的毛色发明了著名的黑白条纹迷彩,这种迷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随着现代海军侦察手段不断进步,条纹迷彩变得毫无用处。灰白色涂装几乎成为各国海军的标配,力图混淆在海天一色的环境中。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同样,伪装迷彩也广泛用于空军,虽然现代雷达功能强大。但是最基本的光学隐身,迷惑肉眼,迷彩伪装有时还是起很大作用的。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言归正传,我们回到正题。左边图为美国陆军野战服的迷彩图案.专用于亚热带雨林地区,首次适用于越南战争.除了自然环境里常见的绿色和褐色以外,团中掺入了少许黑色来营造虚假的阴影,提高伪装性。但随着科技发展,敌人普遍在侦查中采用夜视仪、红外线设备等,这图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要求,正面临淘汰。右边为德军的野战迷彩,其设计是针对欧洲郊野的环境。尽管出现于二战末期,但由于图案中没有黑色成分,较许多战后才应用的伪装图案,有更好的红外线隐蔽效果。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各国军方都会针对作战部队可能遇上的自然环境,设计出多款迷彩图案. A 法军 B德军 C英军 D美军(都是沙漠地带专用迷彩)E德军斑点迷彩 F锯齿迷彩 G奥地利早期迷彩 H英军 I俄罗斯 J法国。


二、伪装的方法 。

头部的伪装 。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眼睛长在头上,正因如此,狙击手在隐蔽行动中,还是要不时的从掩体后方伸出头来观察四周的情况,导致头成了身体上最容易被察觉的部分,这里介绍如何伪装头部,使得被发现的几率下降。

1. 防弹头盔 。这是普通士兵的标准装备,戴着的确是可以提高中弹后的存活几率,但是狙击手只在与普通士兵混编行军中才会佩戴,为了使敌人分辨不出他们(狙击手)与普通士兵的区别。毕竟狙击手隐蔽行动中不被发现下的存活几率是最大的。

2.头巾 。橄榄绿的三角巾包在头上的会使头的轮廓表露无疑,隐蔽效果真的不敢恭维。

3 .棒球帽。 棒球帽是军警人员最爱戴的便帽,前面的帽檐可以在佩戴者的脸上形成阴影,使五官不致那么容易识别,但帽子任然无法隐蔽头部的形状。

4 .毛线帽。 在寒带地区,特种部队才会佩戴这种冒险编织成的帽子,它的设计作用是轻便御寒,没有什么隐蔽效果。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5.丛林软帽。一顶与身上野战服团颜色相同的丛林软帽,是狙击手用作头部伪装的首选,那可以揉皱的帽行与帽檐能有效的隐蔽头部形状。阳光下帽檐的阴影也足以遮盖整个头部,帽子上也有许多带环便以捆绑隐蔽物。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二. 伪装油彩 。伪装油彩如果使用的得当,得到的结果是伪装网的外部伪装所无法比拟的,往往狙击手在观察敌情时,首先暴露的就是头部(脸部)。以下就教大家如何涂抹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1 脸部油彩的涂抹 。眼睛在看东西时,因为习惯了光线投射在凹凸面上形成光暗效果,往往把平面上深沉的颜色误认为凹陷面的阴影;浅色的地方则被看成是凸出的部分,脸部迷彩的涂抹原理正是基于此原理来产生视觉干扰蒙蔽敌人的眼睛。 在这里要提到的是,油彩是要长时间待在脸上的,经过汗水的冲刷,免不了掉色,应该时不时的与同伴互相补画对方脸上的迷彩。眼窝、耳蜗、眉心和鼻子下放等凹陷位置,可涂上较浅的颜色,鼻尖、前额、下颚与两颊等凸出部分则涂上较深沉的颜色,与光线在脸上造成的高光与阴影效果刚好相反。

涂抹范围要给予一些容易忽略的部分,比如眼帘、耳背和颈部。 有一点要留意,切忌将脸上的油彩涂成左右对称的图案,因为类似的色彩组合在大自然中是不常见的,必然会引起敌人的注意。 东方人五官较扁平,可采用斑纹行图案。眼球是无法涂上油彩来作隐蔽的,当面孔上加上掩护色后,相比较之下,眼白更加容易惹来注意。补救的方法是在眼睛上下或左右涂上一些白点,打破双眼眼白的对称性。远看上去就像阳光晒在叶子上形成的反光。当手上没有油彩颜料时,木炭灰烬和湿泥均可作代用品。

2 手部油彩的涂抹。 因与周围环境相仿,并且在带上手套之前涂抹,虽然行动的时候是带着手套的,但是也有时会应为种种原因除去手套,这时候手上的油彩就能发挥隐蔽的效果。 (注意的是 手会出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时不时的脱去手套查看手上油彩的效果 并且保持最佳状态)

3 关于鞋子的选择。 不能选择黑色的(那样会败露行踪) 也不能选择鞋底是黑色的(那样跟穿黑色鞋子没区别) 要选择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最好是跟自身的伪装服颜色相近的)且鞋底与鞋面一色。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伪装服(又称吉利服 Ghillie),产生于200年前的苏格兰猎场看守员Ghillie suit,他为了埋伏起来监视非法狩猎者的活动,制作了一件成功的伪装服,并且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情报, 现今的吉利服大体分为三种,使用的场合、环境也不相同。

种类: 连身工衣 衣裤分开 遮雨斗篷(伪装布) 选择的方法如下: 先考虑隐蔽身体范围的大小。再考虑潜伏区的气候,环境因素。

1.连身工衣 。以一体式连身工作服制成的伪装服可给予全身隐蔽,也能防止虫蚁等爬进伪装服里,缺点是全身隐蔽物的重量集中在肩膀上,给伏地爬行增加一定阻力。

2 .衣裤分开。衣裤分开的伪装服较为灵活。狙击手藏匿于据点,许多时候只需要给头部及上身作隐蔽,衣裤分开的款式可让下身保持灵活,减少累赘的感觉。

3. 遮雨斗篷(伪装布)。 遮雨斗篷形式的伪装服最适合狙击手披挂着蜷缩在据点里,可以完全隐没人体的轮廓。最大的优点就是轻便,使用灵活。

狙击手野外伪装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狙击手第一生存法则就是不被发现。各军队为了提高自己收集情报的效率,往往会派出一个或一对狙击手,然后隐身高处,以作为防御据点。同时,狙击手亦会利用单筒或双筒望远镜来确认目标,又以类似电话听筒的收音机装置,来支持情报工作的运作。另外,狙击手使用伪装,非寻常的接近途径和频繁而缓慢的移动来蒙蔽敌人,从而使其免于敌方的精确反击。有些狙击手可在少于90米的距离内狙杀目标而不被发现。可见伪装对于狙击手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