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在《夏夜叹》里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飞翔。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

小虫子们就像是夏天的精灵,它们一定在你我的童年里飞过,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年在草丛里捕捉到的红蜻蜓?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老规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虫”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想搞明白这个字,我们还需要一起认识“虫”字的几个小伙伴,所以,这回我们要说说“虫”、“虺”(huǐ)、“它”、“蟲”、“豸”(zhì)这五个字。你肯定纳闷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五个字为什么要放在一块说,其实,这五个字的关联可大着呢!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图片依次为“虫”字的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字形

先来说说“虫”。在我们的简化字里,“虫”用来表示昆虫之意,而实际上,这个字的本义可不是昆虫。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说文解字注》卷十三【虫部】解释如下:

一名(fù)。

‖ 尔雅释鱼。蝮、虫。今本虫作虺。

博三寸。首大如擘指。

‖ 擘指、大指也。郭云。此自一种蛇。人自名为蝮虺。

象其卧形。

‖ 虫篆象卧而曲尾形。它篆下云虫也。象冤曲垂尾形。

释义:虫是指,也就是蝮蛇,现在虫的本字写作“虺”。这种蝮蛇的头部像人的大拇指一样大,“虫”是象形字,表示蝮蛇卧而弯曲尾巴的形状。“它”字的字形是表示弯曲身体垂着尾巴的形状。

虺(huǐ)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图片依次为“虺”字的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字形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章太炎曾经教授说文解字这门课程,其学生学者朱希祖在笔记中记录了章太炎在课上对于“虫”与“虺”字的讲解:

虫,大蛇也。古借为虺;虺,守宫也。虫,今之土骨蛇。一切动物皆著虫旁者,以古无房室,草居野处,所患者虫,故无佗即无蛇也,于是以蛇表一切动物。

释义:“虫”字是指大蛇。“虺”字本义是壁虎、蜥蜴,古人假借其表示蝮蛇。“虫”是指土骨蛇。一切表示动物的字都用虫字旁,是因为古代没有房屋,人们在野外草居,所担忧的就是蛇,所以说古文中讲“无佗”就是“无蛇”的意思,后来就延伸为用“蛇”字来表示一切动物。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图片依次为“它”字的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字形

我们现在用“它”字作第三人称代词,通常用来指代动物等,那么,“它”是如何演变成今义的呢?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在《说文解字注》卷十三【它部】中解释如下:

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chuí)尾形。

‖ 各本作垂。今正。者、艸木华叶也。引申为凡物下之称。垂者远边。非其义。冤曲者、其体。垂尾者、其末。……象其上冤曲而下垂尾。故长。诎(qū)尾谓之虫。垂尾谓之它。

释义:“”字各本都写作“垂”字,现在校正过来。“”的意思是像草木的花叶那样下垂,引申为事物下垂的意思。而“垂”字是指远边,不是下垂的意思。“它”的古文字字形,弯曲的是主体,下垂的尾巴是末端,象征其上面弯曲、下面垂尾的形状,所以很长。尾巴弯曲的就叫做“虫”,尾巴下垂的就叫做“它”。

上古艸(cǎo)凥(jū)患它。故相問無它乎。

‖ 上古者、谓神农以前也。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

释义:上古时期,即神农以前的时代,人们见面会相互问:“没有它吧?”这就像后来人们见面说“别来无恙”一个含义。

正如章太炎讲“虺”字时告诉大家的,古人在外草居,需要防范蛇,后来用“蛇”字泛指一切动物,而“它”是“蛇”的本字,所以“它”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第三人称代词。许慎说“它,从虫而长”,现在我们俗语里把“蛇”叫做“长虫”,就可以验证这几个字的关系。

蟲豸(zhì)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图片依次为“蟲”字的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字形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图片依次为“豸”字的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字形

说了半天,现在我们才进入正题,讲到真正表示虫子的这个字——蟲。前面那几个字的本义一定已经刷新了你的认知,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蟲”这个字又有何玄机。

没有虫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七月里,我们一起来聊“虫”

《说文解字注》卷十三【蟲部】解释如下:

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zhì)。

‖ 蟲者、蠕动之总名。……豸者、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伺杀形也。本谓有足之蟲。因凡蟲无足者其行但见长脊豸豸然、故得假借豸名。今人俗语云蟲豸。

释义:有足的叫做蟲,无足的叫做豸。“蟲”是蠕动的动物的总名,“豸”是指长脊的兽,行动起来身体拉长,想伺机捕杀猎物的形状。本来说有足的叫做“蟲”,因为凡是没有足的动物行动起来都是身体拉长的样子,所以就用“豸”这个字来表示。现在人们俗语说“蟲豸”,即指“虫子”。

从三虫。

‖ 人三为众。虫三为蟲。蟲犹众也。

释义:三个人为“众”,三个虫为“蟲”,“蟲”字也有“众”的意思。

所以,总而言之,“虫”与“蟲”不相同,“它”与“蛇”却有渊源,不得不说,文字学真的很奇妙。今夜,再听到夏季的虫鸣时,它们在你心里一定有了更多情致。

下期预告:蜉蝣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