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起来没有社交需求和表达欲的人,如何找寻情绪平衡?

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好像没有社交需求和表达欲,他们是怎么找寻情绪平衡的?

很不幸,我就是这种人。

我是一个作者,近来逐渐意识到我不会成为一个好作者。因为好的作者都会接受时代的讯息,并回馈之或激昂或消颓的观点,在他们的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我没有表达的欲望,这就意味着,我写了一篇小说,读者却不懂我在表达什么,因为我什么都没表达。这对一个作者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

在消极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极其尖锐的观点在暗处支撑着。像是站在一个偏僻夹角眺望生活,看见了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人也不会记念。从此心生厌倦,不瞎操半点心。

例如:当我试图陷入细微的问题时,就会想起宇宙的大,人类的小,时间的长,人生的短,从而觉得纠结得完全没有意义。

再例如:有些人看清人类的种族意义是繁衍后代,从而决定不生孩子,不关心后代,酷酷地走向灭亡。

近两年,我妈频繁地问我一个问题:如果你结婚,没有一个同学朋友过来贺喜,会不会很尴尬?然后提起一个个儿时玩伴的名字,鼓励我去与他们修缮已断裂多年的朋友关系。


我没有朋友,并不是交不到朋友。这世界上的人这么多,社交app这么多,艺术展、讲座、沙龙这么多,只要脸皮厚那么一点儿,交朋友和炮友都很便利。

我不交朋友,也不是讨厌交往,而是绝大多数交往是拘束且无用的。我只期待一种社交,可以理想化地称之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百年酒馆》里是这么说的:你在一家店里,也许正在看洋葱的价格,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你们视线交汇,事情就发生了。但这种事情你控制不了,所以才叫做坠入爱河。

除此之外,与人吃饭,终归不如一人食自在;巩固社交对象上位,终归不如升华自我实用。有些事情明明可以一个人做,为什么要约人一起做呢?是真的喜欢这个人?还是不想一个人呆着?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种选择。

人类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喜欢在口头上给自己披上虚假的外衣,但真正的自我会在在选择时显露出来。社交时面对一个或几个人,独处时面对的是自己和整个世界,两者之间,我选择后者。


对我而言,独处就是接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得如下,各位可以用来参考:

一,别觉得/认为自己孤独。从微博的热门语录上,从网易云的评论里,从深夜的朋友圈中,有一个词频繁出现着,那就是孤独。这个时代对孤独有着独特的理解,仿佛孤独有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并且很容易得到,就像上帝拥有光一样,你说你孤独,于是你就孤独了。

二,别为打发时间而做某种事。为了度过一个下午而看书,和看完一本书后天刚擦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你以为你打发掉了时间,实际上损耗的是你自己。

三,别沉溺于自己的过去。人回顾历史时,开的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若用这种思维回顾个人的历史,得到的只有无尽的懊恼和羞愧。

四,独处并不代表关上与人交流的大门。看书是跟作者的交流,听live是跟音乐人的交流,上网是跟亿万网民的交流,走在路上是跟世界的交流,只是完成这些事时,你是孤身一人而已。

五,认清自己的选择。我妈再问我结婚时没有朋友贺喜会不会尴尬,我的回答是:只要新娘来了,就不尴尬。新娘并不为她的到来而重要,她本身就很重要。认清这一点,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