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4號線體量最大地鐵站進入施工關鍵階段

驕陽似火的6月,南寧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那洪立交站現場井然有序,機器轟鳴,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這標誌著那洪立交站已進入車站主體結構基坑土方開挖關鍵階段。

南寧4號線體量最大地鐵站進入施工關鍵階段

那洪立交站及市政立交效果圖

那洪立交站為4、5號線換乘站,採用“L”型通道換乘,共設7個出入口、4個風亭和1個下沉廣場,五象壯錦立交工程二期同步實施。其中4號線車站總長256米,為地下三層結構,5號線車站總長314米,為地下兩層結構。車站主體基坑深度29.5米,土方總量38.3萬方,結構鋼筋量3.56萬噸,混凝土量20萬方,工程量相當於4座標準地鐵車站。那洪立交站因初步設計變更相對先期開工站點晚開工1年。自2017年10月全面開工以來,參建各方同心協力,克服徵地拆遷難度大,管線錯綜複雜、交通疏解影響大等困難,確保現場施工按節點工期穩步推進。2018年3月中旬圍護結構封閉,2018年5月初開始主體結構基坑土方開挖,整個施工過程嚴格執行軌道集團公司“六專”制度,精細化管理,確保施工安全、質量。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5萬餘土方開挖。

那洪立交站工程體量大,結構複雜,任務緊,外部影響因素大,施工組織難。在方案設計階段,針對項目重難點,多方研究論證,進行技術攻關,採用“連續牆+混凝土內支撐”支護方案,採取4、5號線兩座車站同期圍擋、同坑建設;多方徵詢意見,合理規劃交通疏解和管線遷改,減少徵借地,避免管線二次遷改,實現4、5號線同期圍擋施工。

施工階段,超前謀劃,科學合理規劃施工場地,加大人機料投入,通過旋挖鑽引孔與成槽機組合施工,高峰期投入6臺成槽機4臺大型吊機,提前完成硬質泥岩層地下連續牆施工;通過馬道坡下基坑、臺階搗土及垂直抓土等多種方式組合開挖基坑,提高雨季開挖出土效率;通過採用三角架單側鋁模,提高主體結構施工效率和實體質量。

進入施工階段以來,現場積極響應政府“保衛藍天”號召,落實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公司提出的“四化一綠”,努力實現“零汙水排放”,打造一片新時期軌道建設新形象。標準化施工,建立重要結構樣板區,為施工安全、質量保駕護航;裝配化施工,鋁模板用於混凝支撐施工,輕便快捷,工序轉換快,既保證質量又縮短時間;規範化管理,項目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組織架構完整,確保管理的科學合理;信息化施工,基坑從圍護結構施工階段開始,引入施工監測和第三方同步對基坑和周邊建構築物及管線等實施監測,信息化指導施工;利用BIM技術模擬場地佈置和開挖施工組織設計,提前瞭解施工過程,為高效安全的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科學地指導施工,同時利用;

綠色環保施工,施工現場規範設置洗車槽和噴淋系統,有效減少渣土車帶泥上路和控制揚塵。創造性的設置汙水水淨化回收利用系統,通過石英砂初級預處理,高精石英砂二次處理,椰殼活性炭三級處理,最後淨化的水質可直接用於灑水澆花、場地內噴淋降塵、文明施工用水等,現場工地用水排放進行100%處理後再回收利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在南寧地鐵施工現場屬於首創。

南寧4號線體量最大地鐵站進入施工關鍵階段

採用明礬初步反應沉澱

南寧4號線體量最大地鐵站進入施工關鍵階段

建築汙水淨化回收再利用系統

南寧4號線體量最大地鐵站進入施工關鍵階段

高空噴淋有效降塵降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