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今天的人們,乘坐飛機、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或者飛在銀川平原的上空,或者行駛在寬闊的高速公路上,眼前的銀川平原是那樣美麗,九曲黃河緩緩流滴,綠洲農田整齊得像刀切一樣,引水渠道縱橫交錯,把乳汁般的黃河之水引到銀川平原的每個角落,灌溉著大河兩岸的每一寸土地,孕育著豐收的喜悅和希望。讓人們不禁感嘆,這裡的農業文明如此發達,絲毫也不比江南水鄉遜色。你知道是誰開鑿了這麼多引黃溝渠?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走進古代,去探索銀川農業文明的輝煌歷史吧!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中國文明史的第一章,稱為先秦,即夏、商、週三代,歷時2000多年。其中東周戰國間,又是經歷200多年諸候紛爭的動盪時期。在這段歷史時期,銀川地區一直是遊牧民族的家園,銀川平原仍然保持著原始的沒有開發的狀態。雖然戰國時期秦惠文王巡遊北河,曾到過銀川平原地區,但華夏文明還沒有正式在這裡生根發芽,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銀川平原才迎來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始皇贏政起兵掃平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大帝國,並在全國各地實施郡、縣兩級地方行政管理形式,成為中國曆代政權廷續了2000多年的基本行政管理方式。秦朝時期,今寧夏全境大多隸屬於北地郡,在今寧夏境內有烏氏、朝那、涇陽、購衍、富平等5縣,銀川平原基本上屬於富平縣管轄。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秦朝建立初期,銀川平原還被遊牧民族佔據著,並沒有劃入大秦王朝的版圖。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夢想長生不老,便派了很多的方士,四處尋找仙山和長生不老之藥,可是一個叫盧生的方士卻帶回來一個壞消息。盧生偶然在民間得到一本古書,書中赫然記錄著一段讓秦始皇心驚肉跳的話:“亡秦者胡也”。是誰居然敢滅亡強大的秦王朝?在當時,確實有一個被稱為胡人的包奴民族是秦王朝的勁敵。匈奴民族就像草原上的雄鷹、沙漠裡的狼群一般桀驁不馴。根據這本奇書的記載,胡人會在不遠的將來消滅秦朝,這無疑是秦始皇的一塊心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事關江山社稷和自家命運,秦始皇必須出兵征服匈奴。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出兵的決心已定,誰能統率秦軍去攻打匈奴呢?秦始皇考慮良久,決定派他最寵信的大將蒙恬掛帥出征。提起蒙恬,可算家世顯赫,戰功累累。蒙恬的先祖是齊國人,祖父蒙驁,屢建大功,官至上卿。父親蒙武,擔任秦國的裨將軍。蒙恬初任獄官,後廕襲將軍,因率部攻打齊國大獲全勝,被秦始皇重用,讓他擔任內史,治理關中京畿重地,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蒙恬的弟弟蒙毅,位至上卿,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高官。兄弟兩人與秦始皇形影不離,好像左右手一樣。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匈奴雄據北方,從東北的遼東半島到西部的祁連山脈,都是其控制的地盤。從哪裡出兵好呢?秦始皇把目光投向了一塊叫河南地的地方。河南地,就是今天寧夏與內蒙古境內黃河南岸的河套地區。在秦朝打算佔領河套地區之前,秦朝與匈奴的邊界在今六盤山一帶。六盤山是防禦匈奴的一道天然屏障,一旦失守,匈奴鐵騎可以沿著涇水河谷長驅直入關中平原,直接威脅到秦王朝的京畿重地。秦都咸陽到六盤山的直線距離僅數百里,匈奴鐵騎一晝夜就可以到達咸陽城下,這塊戰略重地無疑是秦王朝致命的軟肋。所以蒙恬必然要把今銀川平原的黃河一線作為重點經營,使之成為秦長城第一道藩籬和京城的北門鎖匙。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進攻河南地!把匈奴人趕到黃河以北去!”秦始皇給蒙恬下達了這樣的戰略命令。歷經掃平諸侯列國大小戰爭考驗的30萬秦軍在蒙恬的指揮下,浩浩蕩蕩地殺向那塊肥沃富饒的河套平原。匈奴人顯然不是秦軍的對手,他們在蒙恬的進攻下,潰不成軍,倉皇而逃。蒙恬大軍在短短一年內就把匈奴人趕出了河套,佔了今銀川平原以北地區以及陝北榆林,內蒙古包頭、五原一帶廣大地區。第二年又北渡黃河,佔領了陰山、大青山下的大片草原。匈奴人遠遠地逃向漠北。包括今銀川平原在內的河套地區,頭一次成為中央王朝直接管轄的地域。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為了鞏固這片新佔領的肥沃土地,秦始皇沿著黃河修建了44座新縣城,把當時關中以東的貧民,大約有70多萬人遷移到這裡,一方面開荒種田,一方面充實邊防力量,打擊殘餘的匈奴勢力。銀川這樣有黃河天險的地區,完全可以依據地利,以黃河為天塹進行防守,於是秦軍便在寧夏黃河東岸南北兩處修築了兩軍事要塞—神泉障和渾懷障。神泉障在今吳忠市牛首山下,也就是今天吳忠市利通區和青銅峽市峽口鎮一帶。渾懷障在今銀川市黃河東岸,也就是今天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境內。有了這兩個堅固的堡壘,寧夏平原被牢牢地控制在秦軍手中。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為了防止匈奴再次南下入侵,秦始皇下令在北方沿邊地區修築萬里長城。同時,派數十萬大軍常年駐守長城沿線的軍事要塞中,從面保障了帝國北方的安全。但是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常年在外駐守作戰,軍需供應成為巨大的問題。從內地遠道運輸顯然不是長久之策,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河套地區移民電田,就地解決。這就把電墾開發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併成了秦王朝的當務之急。“河南地”土地肥沃,黃河水量豐沛,又便於開渠引水,滿足灌溉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下,秦王朝進行全國大動員,舉一國之力開始組織大規模移民去開發這片嶄新的土地。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秦始皇下令全國的罪犯、貧苦農民、小商小販等社會底層百姓,到河套地區去開墾新的荒地。一方面供應軍糧,一方面充實邊境人口,既解決了糧源和兵源,又加強了防禦力量,真是一舉三得。包括銀川平原在內的河套地區掀開了第一次大開發的序幕,寧夏引黃灌區的第一個縣級政權——富平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立的。

在新移民的辛勤耕作下,銀川平原肥沃的田野上長出了成片的穀物,收穫了大量的糧食。嚐到甜頭的秦始皇,在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再次大規模地向河套地區移民。據史書記載,“遷北河、榆中三萬家”,估計在10萬人以上。其中的北河,就是指銀川平原河東灌區一帶。為了表彰移民的開發功績,安撫移民的思鄉情緒,秦始皇還下令所有遷到新灌區的農民,全部賜爵一級。什麼是賜爵呢?秦王朝從商鞅變法起,就鼓勵百姓和軍隊努力耕種和作戰。

戰士在戰場上殺死一名敵兵,就會賜爵一級,農民耕種糧食,上繳國庫數量多的,也會得到賜爵的封賞,不論出身貴賤,都可以憑功勞得到封爵的待遇,犯罪的人也可以用爵位來抵消罪行。在這樣的政策鼓勵下,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莫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肥沃的銀川平原也成了農業發達的經濟區,面貌為之一新,原來的低注溼地被開墾為水田,黃河水被一條條引水渠道引向無邊的沃野。新移民們漸漸愛上了新的家園,人們稱這片“河南地”的沃野為“新秦中”,意味著這片土地能與關中“八百里秦川”媲美。至今銀川平原還有一條古老的大幹渠,名為秦渠,應該就是秦始皇時期所修建的,這也是寧夏引黃灌溉的開端。

不可一世的始皇最終沒能找到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仙藥,於公元前210年病死在出巡的路上。秦帝國隨之走向了末路。他的小兒子胡亥,夥同權臣趙高一起,偽造詔書,逼迫秦始皇長子、太子扶蘇自殺。為佔領和開發河套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蒙恬,也在宮廷內鬥中蒙冤而死。秦始皇死後僅僅一年,國內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強大的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開發河南地

原來守衛河套地區的秦朝大軍成為秦王朝的最後一支近衛軍,蒙恬死後,這支軍隊的指揮權由秦朝名將王翦的孫子王離統領。秦二世胡亥已經顧不得再去守衛這片新開闢的富饒土地了,令王離統領著原來守衛北邊寧夏等地的河套大軍奔赴東方戰場,去迎擊六國王室後裔的造反軍隊,一度打得六國軍隊潰不成軍,但是在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的進攻下,這支秦王朝的鐵軍終於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王離被俘,副將涉間、蘇角被殺。

曾經馳騁在北方大地上的秦朝大軍悲劇般地畫上了句號。在這樣的局面下,匈奴人乘機重返河套。在楚漢相爭時,匈奴民族也迎來了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冒頓單于建立了足以和秦帝國相抗衡的遊牧帝國。河套新灌區的移民在匈奴騎兵的驅趕下,扶老攜幼,趕著耕牛,逃回關中和原來的山東六國等地。

郵箱:m147096988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